时间一晃,便过去了半个多月。
这半月里,京城乃至北地,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凌云一道旨意,鼓励商贾与漠北通商。
一车车精美的丝绸、瓷器、茶叶、蜂窝煤被运往草原,换回了大量的牛羊马匹,以及漠北特有的皮毛药材。
这不仅充实了国库,也让参与其中的商贾赚得盆满钵满,更让无数牧民得到了急需的生活物资。
同时,在春耕前夕,工部按照凌云提供的图纸,加班加点打造出了一种名为“曲辕犁”的新式农具。
此犁比起旧犁,更为轻便省力,且能深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种效率。
第一批曲辕犁被迅速分发到京畿周边的农户手中。
商贸流通,农事革新,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就在这一派欣欣向荣之时,仁王行色匆匆地走进了养心殿,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忧虑。
“陛下。”
他对着正在跟几个大臣谈话的凌云躬身行礼。
凌云放下手中的朱笔,抬起头。
“皇伯,何事如此焦急?”
仁王深吸一口气,沉声道:“陛下,京城的粮食……快不够了。”
凌云眉头微蹙,“不够了?”
“是那些粮商又在囤积居奇,刻意抬高粮价吗?”
仁王摇了摇头,脸色凝重。
“并非如此。”
“城中粮商还算安分,并未出现大规模的恶意抬价。”
“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的粮食来源,被切断了。”
他顿了顿,解释道:“以往京城所需的大部分粮食,都是从江南鱼米之乡,经由漕运送来。”
“可如今,那南边的逆贼凌慎,已经下令封锁了所有通往北地的漕运和陆路。”
“严禁江南的粮食和任何货物运往我们这边。”
“江南的粮商百姓,稍有与我们进行商业往来的,便会被处以重罪。”
“如此一来,我们……无粮可收了。”
凌云听完,面色平静,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朕记得,北地也并非不产粮。”
“那些世家大族手中,囤积的粮食应该不少吧?”
仁王脸上露出一丝尴尬和愤懑。
“陛下所言甚是。”
“北地各州府的世家手中,确实有大量存粮。”
“只是……”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咬牙说道:“只是他们的粮价,抬得太高了!”
“如今市面上的粮价,已经被他们抬到了以往正常价格的……五倍!”
“五倍?”
一个文官忍不住失声叫道,声音都在发颤。
“这……这群猪狗不如的世家,他们虽然不是商贾,却比商贾危害更甚。”
“陛下,他们就是趁火打劫,这与发国难财何异?”
“自陛下登基以来,对他们诸多优容,他们就是忘恩负义,狼心狗肺!”
怒骂声此起彼伏,整个养心殿如同炸开了锅。
刘擎天更是怒不可遏的怒骂道:“这群狗娘养的世家门阀,平日里鱼肉百姓,作威作福也就罢了。”
“如今国难当头,不想着为国分忧,竟然还敢囤积居奇,哄抬粮价,想饿死我们北地的军民百姓?”
他霍然朝着凌云单膝跪地,“陛下,臣请旨,直接带兵踏平了那些为富不仁的世家大族!”
“对,刘将军说得对。”
“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他们真以为陛下是好欺负的。”
按照他们对凌云的了解,听到这等消息,定然会龙颜大怒。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
凌云脸上并没有出现预想中的暴怒。
他只是淡淡地“哦”了一声,仿佛听到的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五倍吗?”
凌云的语气听不出喜怒。
他沉默了片刻,然后对仁王吩咐道:“皇伯,你去传朕旨意。”
“请北地各大世家的家主,三日后,来养心殿。”
“朕要亲自与他们谈谈这买粮之事。”
仁王一愣,有些不解。
亲自谈?
难道陛下还想跟他们讨价还价不成?
以那些世家贪婪的本性,恐怕不会轻易松口。
但他不敢多问,连忙躬身领命。
“臣,遵旨。”
……
三日后,养心殿。
来自北地各州的十二位世家家主,齐聚一堂。
待内侍通传后,十二人整理了一下衣冠,走入殿内。
“草民等参见陛下,陛下圣安。”
众人齐齐行礼,声音却显得有些敷衍。
凌云坐在御案后,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众人。
“诸位爱卿,免礼平身。”
待众人站定,凌云并未绕圈子,直接开门见山。
“今日召诸位前来,只为一事。”
“如今京城缺粮,想必
诸位都已知晓。”
“朕欲向诸位购粮,以解京城燃眉之急。”
“诸位开个价吧。”
十二位家主闻言,相互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果然如此的得意。
其中一位年纪最长,来自范阳卢氏的家主上前一步,抚须笑道:“陛下言重了。”
“为陛下分忧,乃我等臣民本分。”
“只是如今这粮食,确实紧俏,我等也是从各处艰难筹措而来,成本颇高,已经达到成本的七倍。”
“陛下若诚心要买,我等也不赚了,愿以五倍市价,售予朝廷。”
“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说完,他便与其他家主一同,好整以暇地看着凌云,等着对方开始讨价还价。
甚至有人已经开始在心中盘算,最多降到四倍半,不能再低了。
然而,凌云的反应,再次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可。”
一个清晰干脆的字,从凌云口中吐出。
他甚至连一丝犹豫都没有,仿佛这五倍的价格,在他眼中根本不值一提。
什么?
答应了?
就这么答应了?
十二位家主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个个瞪大了眼睛,如同见了鬼一般。
范阳卢氏的家主,定了定神,再次确认道:“陛下……此言当真?”
凌云抬眸,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们,“朕,金口玉言。”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不过,朕也有一个条件。”
来了!
众家主心中一凛,果然没这么简单。
他们立刻打起精神,准备迎接凌云的“条件”。
只听凌云缓缓说道:“这批粮食,关乎京城数十万百姓的生计,更关乎北地军民的士气。”
“朕可以答应你们五倍的价格。”
“但,朕要与尔等签下契约文书,文书上写明,诸位必须在七日之内,将约定数量的粮食,悉数运抵京城粮仓。”
“若有延误,导致京城百姓饿了肚子,动摇了军心民意……”
“那么,诸位,便要按照约定总价的十倍,赔偿给朝廷!”
十倍赔偿?
十二位家主先是一愣,随即心中都松了口气。
还以为是什么苛刻的条件,原来只是要求按时送粮。
这有何难?
粮食就在他们各家的粮仓里堆着,七天时间,从北地各州运到京城,绰绰有余。
至于十倍赔偿?
简直是笑话。
只要他们按时把粮食送到,这惩罚条款就形同虚设。
反倒是这份契约,白纸黑字写明了五倍的收购价,等于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没问题!”
“陛下放心,我等定当在七日内,将粮食如数送到!”
“我等愿立契约!”
十二位家主争先恐后地答应下来,生怕凌云反悔。
很快,内侍便准备好了笔墨纸砚,拟好了契约文书。
十二位家主仔细看过,确认无误后,纷纷提笔,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并按下了家族的印鉴。
“好。”
“既然契约已定,朕便静候诸位的佳音了。”
“希望七日之后,朕能在京城粮仓,看到堆积如山的粮草。”
“诸位,可以退下了。”
“草民等告退。”
十二位家主心满意足,揣着即将到手的巨额财富,躬身行礼,喜滋滋地退出了养心殿。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凌云脸上的笑容缓缓收敛。
他对着殿外候着的内侍,淡淡吩咐道:“传,镇东侯,速来见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