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玖玖 作品

第871章

大坝竣工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州府,百姓们奔走相,欢欣鼓舞。

这不仅仅是宣告一项工程的完成,对于整个江南地区的百姓们而言,从此都不必再遭受旱涝之灾,这可不谓之为一件大喜事。

“你们听说了吗?咱们那堤坝,真的修成了!”

茶馆里刚添的新茶还冒着热气,穿短打的汉子捧着茶碗,声音激动不已。

邻座的账房先生惊讶道:“真的?这才多久啊?”

前些年不是没有修建过堤岸,但汛期依旧被冲垮了。

“千真万确!”汉子把茶碗往桌上一磕,粗瓷边缘磕出细碎的响,“我今早特意绕去江滩看了,那堤坝高得能挡住半壁山,青石板一块赛过磨盘,缝里连草都钻不进去!”

“这沈大人真是神了!”另外一位戴着斗笠的汉子感慨道,“先前处处出事,都传言说恐怕是要打生桩,多少人提着心呢,没想到沈大人竟然死活不肯,还以为……也不知这回能持续多久!”

这话像粒火星落进干柴堆,满堂茶客顿时炸开了锅。

王掌柜正拎着铜壶添水,见状索性把壶往灶上一搁,拍起了巴掌:“要说这堤坝,我王二麻子看得最真切——那青石板,是从百里外的采石场运来的,每块都过了秤,少一两都不要。那夯土,掺了糯米浆和桐油,硬得能当磨刀石……”

“掌柜的又吹牛,”角落里喝闷酒的老渔夫笑骂,露出缺了颗牙的牙床,“哪有那么结实?”

“吹牛?”王掌柜撸起袖子,露出胳膊上晒脱的皮,“你们去看坝顶那分流口!青石雕的龙嘴,舌头是活动的,水小了能挡,水大了自动翻起来泄洪——这等巧思,我活了四十多年,头回见!”

“何止巧思!”门口突然传来粗声粗气的插话,张铁牛扛着工具箱刚进门,满是老茧的手往桌上一拍,震得茶碗叮当乱响,“那木桩,是沈大人带着我们亲自选的!要选三十年的老松木,削尖了泡在桐油里七七四十九天,再斜着往江底扎三尺深,灌上铁水固根——就是龙王来了,也撼不动!”

“张师傅快讲讲,里头还有啥说道?”茶客们呼啦围过去,连说书先生都把醒木往桌上一放,支棱起耳朵。

张铁牛往嘴里塞了颗炒花生,壳子“咔嚓”咬碎在齿间:“你们可知,最险的那会儿?钱知府他们不满沈大人,暗地里使坏,派了几个流民混进工地。”

“打桩时故意留半截不砸实,砌石时把碎石往缝里塞,夜里还偷偷撬松动过的桩基——要不是沈大人心细如发,每天天不亮就挨个桩子踹三遍,这堤坝早出乱子了!”

“那沈大人咋收拾他们的?”账房先生好奇问道。

“收拾得可痛快了!”张铁牛往地上啐了口花生壳,“沈大人带着我们堵在工棚里,那几个流民手里还攥着撬棍呢!”

“后来沈大人还跑去钱府,把钱知府那些个混账骂得狗血淋头——说‘这堤坝要是垮了,先冲的是你们的乌纱帽’,从那往后,再没人敢动歪心思!”

满堂喝彩声差点掀了屋顶,连灶上的水壶都被震得“呜呜”直叫。

“沈大人真是有骨气啊!”

“这样的好官,打着灯笼都难找!”

“有了这堤坝,今年总算能睡个安稳觉了!”

与此同时,县衙内,钱知府等人的心情正像是被打翻的五味瓶,复杂得难以言说。

“大人,堤坝已然竣工,且那质量,竟好得远远超出了先前的预期。”下属垂手立于一旁,语气里带着几分小心翼翼,向钱知府禀报道,“外面的百姓们,此刻都在四处称颂沈大人的功德呢。”

钱知府整个人瘫坐在太师椅上,眼神有些恍惚。

他实在没料到,沈隽意不仅真的能把这件事做成,还做得这般漂亮,这般彻底,让他连一丝挑刺的余地都找不到。

“大人,那咱们现在该如何是好?”李通判凑近前来,声音压得低低的,带着几分试探问道。

钱知府眉头紧锁,沉思了片刻,突然猛地从椅子上弹了起来,眼神里闪过一丝算计的光芒。

“还能如何?自然是写奏折给朝廷请功啊!”

“请功?”其他几位官员闻言,皆是一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满是不解。

“对,就是请功!”钱知府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这么大的功绩摆在眼前,咱们若是不赶紧上报给朝廷,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这大好机会?”

“可是……可是这功劳,主要还是得算在沈大人头上啊。”有位官员迟疑着,小声提醒道,生怕触怒了钱知府。“咱们这不是抢功劳么?”

“那又如何?”钱知府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语气里带着几分理所当然,“沈大人是钦差没错,但咱们是本地的父母官,是负责协助配合他的。”

“要是没有咱们在旁支持,他能这么顺顺利利地把事情办成吗?”

李通判这才恍然大悟,连忙点头如捣蒜,附和道:“大人说得极是!咱们虽说中间有过些……有些小小的误会,但到了最后,不还是全力支持工程建设嘛。”

“所以,这功劳,咱们自然是有份的!”

“可不是嘛!”钱知府得意地捋了捋下巴上的胡须,眼中满是自得,“而且,沈大人马上就要回京了,日后朝廷若是想了解这工程的具体情况,还不是得问咱们这些守在这儿的地方官?”

其他官员们一听,也纷纷点头称是,脸上的疑虑和忐忑一扫而空。

很快,几个人便忙不迭地围拢到桌前,开始着手写那封奏折,将自己在工程中所谓的“贡献”添油加醋地夸大了好几倍,恨不得把沈隽意的功劳也匀过来一半。

不过,他们心里跟明镜似的,这次工程能成功,最主要还是靠沈隽意。

想要在朝廷面前讨到好处,就必须先跟沈隽意搞好关系,让他在皇上面前多说几句好话。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钱知府就带着其他几位官员,拎着大包小包各种各样的礼品,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沈隽意的住处。

“沈大人!沈大人在吗?”钱知府人还没踏进院门,就扯着嗓子大声招呼起来,那声音里透着一股刻意的热络,“在下钱某,特地前来拜访沈大人!”

沈隽意正在屋里整理这次工程的技术资料,那些图纸、数据密密麻麻,他看得极为专注。

听到外面的动静,眉头不禁微微一蹙,显然有些不悦。

他吩咐下人开门,很快,钱知府一行人便簇拥着涌了进来。

“沈大人,恭喜啊恭喜!”钱知府脸上堆着满满的笑容,热情得有些过分,“您这次可是为百姓立下了大功,真是可喜可贺啊!”

“是啊是啊,沈大人,”李通判也赶紧凑上前,语气里满是阿谀奉承,丝毫没有了前些日子里的针锋相对。

“您这才能,真是让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望尘莫及啊!”

“各位言重了。”沈隽意淡淡地应了一声,起身客气地招呼他们坐下,脸上没什么多余的表情。

“沈大人,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钱知府指了指带来的那些礼物,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都是些本地的特产,不值什么钱,不成敬意,还望您务必收下。”

沈隽意瞥了一眼那些明显价值不菲的礼品,轻轻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各位的心意我领了,但这些东西就不必留下了。”

“沈大人,您这就见外了不是。”另一位官员连忙上前一步,语气急切地说道,“咱们都是同僚,互相支援本就是应该的,您就别推辞了。”

“就是啊,沈大人,”钱知府也跟着殷勤地说道,“您马上就要回京了,我们这些时日里多谢您的指导,也是受益匪浅得很!我们这心里也是真舍不得您走啊!”

沈隽意看着他们这副前倨后恭的嘴脸,心里暗自觉得好笑。

当初是谁百般阻挠工程进展,又是谁在背后说三道四?

如今见工程成功了,就这般迫不及待地跑来套近乎,真是世态炎凉。

“诸位有什么话,不妨直说吧。”沈隽意不想跟他们兜圈子,开门见山地说道,语气里带着一丝疏离。

钱知府等人相互对视了一眼,彼此交换了个眼神,最后还是由钱知府先开了口,语气带着几分小心翼翼。

“实不相瞒,沈大人,我们是想请您回到朝廷之后,在皇上面前为我们美言几句。”

“美言什么?”沈隽意明知故问,眼神平静地看着他。

“就是……就是关于我们这次在工程建设中的事情,”钱知府有些尴尬地搓了搓手,脸上带着几分不自然,“我们虽然中间有些小小的误会,但最后还是全力支持工程建设的,这份心是真的。”

“是啊,沈大人,”李通判也连忙跟着附和,语气恳切,“我们做地方官的,在任上也不容易。要是能得到朝廷的认可,对我们来说,实在是意义重大啊!”

沈隽意沉默了片刻,目光在他们脸上一一扫过,然后才缓缓开口:“我回到京都之后,会如实向朝廷汇报这里的情况。”

听到“如实汇报”这四个字,几位官员的脸色顿时变了,刚才还堆着笑的脸,瞬间垮了下来。

要是沈隽意真的一五一十地都告诉朝廷,那他们之前做的那些小动作、小阻挠,岂不是都要暴露了?

那届时皇上岂不是要拿他们问罪了?

想到此,他们心中就焦急不已。

“沈大人,”钱知府急忙上前一步,语气带着几分急切,“您看,我们虽然一开始有些小小的分歧,但最终还是达成了一致,共同把工程完成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都是以大局为重的人啊!您不能这样啊……我们知道您也是心怀百姓的,也是心胸宽广的人……”

“对,对!”其他人也纷纷附和,七嘴八舌地说道,“沈大人您是个大好人呢!而且,我们最终还是团结合作,一起完成了这项利国利民的伟大工程!”

沈隽意看着他们那副焦急万分的样子,心里觉得有些好笑。

但他也不想在临走之前再生出什么事端,徒增麻烦,于是缓声说道:“我说会如实汇报,自然不会隐瞒什么。但是,我也会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个人在工程中的表现。”

听到这句话,几位官员这才如蒙大赦,暗暗松了口气。

沈隽意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他不会刻意诋毁他们,但也不会刻意美化他们的行为,功过是非,自有公论。

总比给他们落井下石,穿小鞋强,毕竟后头他们也是做了实事的。

“多谢沈大人!多谢沈大人!”钱知府连忙拱手道谢,眉眼弯弯,语气里满是感激,“您真是宽宏大量啊!”

“沈大人,您就是我们为官的楷模啊!”李通判也不忘趁机拍个马屁,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

其他几人自然也是有样学样,一时间屋子里都是此起彼伏的道谢声。

就在这时,楚元化从外面走了进来。

他一看到屋里的情形,尤其是看到钱知府等人那副讨好的嘴脸,脸色顿时沉了下来,眼神里带着明显的不悦。

“楚大人来了,”沈隽意起身迎接,语气平和,“快请坐。”

楚元化冷冷地扫了钱知府等人一眼,那眼神如同寒冰,让钱知府等人心里一凛。

然后他转向沈隽意,语气严肃地说道:“沈大人,我有要事跟您商议。”

钱知府等人察言观色,哪里还不明白楚元化这是不欢迎他们,于是也很识趣地起身,拱手告辞。

“既然楚大人有要事要跟沈大人谈,那我们就不打扰了。沈大人,我们先告辞了。”

“各位慢走。”沈隽意依旧很是客气地将他们送到门口,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

众人也没有办法,朝着他再三地鞠躬,就纷纷结伴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