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尽六月 作品

第二百九十八章 收拾烂摊子

第二百九十八章 收拾烂摊子

牙行处理这种犯错被卖的恶奴多了去了,见马嬷嬷年纪大长得难看还是个哑巴,主家又不差钱,只要求卖的越远越高。·l_o*v*e!y+u,e~d?u,.,o·r′g¢

便大手一挥,把马嬷嬷卖给了距离府城一百多里的黑煤矿。

黑煤矿上管得严,人只要进去,根本出不来。

那里的男人跟牲口没啥两样,半点也不挑,只要是个女的,不管年纪大小丑或者美,都抢着要。

白天洗衣做饭,晚上暖床铺被,会不会说话无所谓。

马嬷嬷口不能言,手脚还被绑着,根本找不到任何机会跟知府衙门那边通风报信,就被送出了城。

杜家福以为发卖了马嬷嬷,控制住了乔香柳,就能高枕无忧,安心变卖家财准备跑路了。

却不知乔香柳虽然昏迷不能动弹,但并非完全没有意识。

她知道自己被灌了蒙汗药,知道马嬷嬷被毒哑卖掉,知道再这么下去,自己只有死路一条。

可她动弹不得,大部分时候都毫无意识,只能默默在心里祈祷表姐能从天而降,救她于水火。

杜家福更加不知道,他的所作所为知府夫人都了若指掌,之所以不出手,是想等他们父子狗急跳墙,等乔香柳吃尽苦头看清真相。

除了知府夫人,凌母也察觉到了杜家的不对劲,她感觉要出大事了。

不敢再替儿子隐瞒,把凌十三拜托她盯着杜家的事告诉了凌父。+w`d?s,c¢w¨.·n¢e_t^

凌父深知儿子的习性,觉得凌十三不会只让凌母帮忙盯着,自己什么也不做,就连夜赶到了九川书院,亲自审问了一番。

凌十三骨头软,扛不住亲爹威逼利诱,把他们私下干的那些事告诉了凌父。

凌父被这几个小子的胆大包天吓到了,狠狠骂了凌十三一通。

这帮黄毛小子想的真是简单,就凭小桃红能坐稳春香院头牌这么多年,她就绝对不是一个会被这帮小子轻易算计的女人。

说不好人家早就识破了他们的打算,只是顺水推舟想从春香院脱身呢。

杜家真闹出什么乱子来,知府夫人不查也就罢了,只要查,早晚能查到他们几个身上。

那个乔氏若是没事还好,若真有什么不好,只怕知府夫人连这几个黄毛小子也要怪罪上了。

可儿子是亲生的,即便做事实在鲁莽蠢笨,他这个当爹的,也只能帮忙收拾烂摊子。

好在他在岚县也认识一些三教九流的朋友,只要做的仔细些,应该能帮他们几个掩饰成少年人的争风吃醋吧。

凌父自去找人帮忙,凌十三被骂的也忍不住担心了起来,跟杜衡嘀嘀咕咕了一通,决定还是趁着这次放假回家,赶紧给高娇娇也通个气。

石楼村,高娇娇和高长天等人正在商量如何抗旱。

今年的天实在是太旱了,自从入夏以来,就下过一场雨,还是毛毛雨,地皮都没打湿就停了,根本没什么用。`1.5\1′x_s.w\.,c,o~m?

河水水位持续下降,地里的庄稼全靠浇水才能活下来。

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挑水,一直忙到天黑才回,为了那一亩三分地,磨破了肩膀,磨烂了草鞋,也不知道能收几斤粮。

有些家底薄劳动力不足的,都不想再浇地了,再雇人浇地,地里的收成可能还不够人工钱。

高娇娇也被浇地搞的烦不胜烦,这么热的天,十天半个月不浇一次地,庄稼就得干死。

一浇三四天,过个七八天,又得去浇,感觉一天到晚啥都没干,就剩下浇地了。

就这,庄稼长的也不尽人意,高娇娇都恨不得干脆直接拿钱去城里买粮食了。

看天种地实在是太难了!

可高长天他们说,地要是不好好打理,损失的可不是一季的粮食。

更何况世道这么乱,谁能保证城里一直都会有粮食卖。

只有自己手里有粮,才能安稳过日子。

高娇娇觉得他们说的也有道理,但问题是,河里就那么点水,地就是那么高,只能用独轮车推着水桶上去浇,根本没别的办法啊。

他们再商量,难道还能商量出花来?

高长天也知道这事很难,可再难也得想办法啊。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大家聚一起说一说,保不齐谁就会有法子呢。

高娇娇想了又想,想出一个不算是办法的办法——烧山求雨!

从古至今,人们对抗天灾的方式有很多种,不管是君王还是百姓,都会通过各种仪式来祈求神灵的保佑。

烧山求雨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的仪式,在干旱时期,通过这种方式来祈求上天降雨,缓解旱情。

高娇娇肯定不可能指望神灵保佑,她记得讲评三国中有人提到过火烧上方谷的原理。

说诸葛亮的一把火,改变了上方谷的热力环流方向,使得谷底大量气流上升,随着高度上升温度降低,水汽容易凝结。

而柴草燃烧产生的大量烟尘随

着空气上升到高空,为水汽凝结提供了理想的凝结核,从而加速了水汽的凝结。

最终导致倾盆大雨浇灭了上方谷的大火,所以烧山求雨其实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或许他们可以试一试。

只是,天这么旱,山中草木比较干,一个弄不好,没求来雨,反倒引来山林大火可就不妙了。

高娇娇说出这个法子,本来是指望朱钰他们来解决一下如何烧山,怎么烧才能求到雨,还不会引发山林大火。

结果万万没想到,他们一听求雨想到的却是盖庙。

朱钰说的特别有理有据,

“凡有村者,必有庙,不论是土地还是财神,亦或是送子娘娘观音庙,总是要有的。

咱们又是外头来的,想在这里长长久久安稳下去,自然是要拜一拜当地的神仙。

保不齐如今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咱们不知礼数,惹的神仙不满也不一定。”

高长天等人纷纷点头,觉得正是这个道理。

高长天还十分自责道,

“我竟未曾想到这个,实在是我的疏漏,盖庙要用的砖瓦石料,全由我家来出。”

“这怎么行,主要还是我的不是,是我没早些想到此事,没能早些提醒你们。”

老王比高长天还自责,他住在这里这么久了,居然没发现这个问题。

难怪以前的石楼村会被屠,说不定就是得罪了神仙,才降下的惩罚啊。

其他人也纷纷表示这不是高长天的责任,大家都有责任,恨不得当场就凑齐银钱,立刻动工给神仙塑金身请进庙里来。

高娇娇看的目瞪口呆,不是,怎么就扯到这上头来了啊?

咱们能不能相信科学啊?

朱钰表示,什么磕血还是磕糖他不懂,但他很清楚,盖庙不一定能求来雨,却一定能求来心安。

寻常百姓毕生所求不过是吃饱穿暖身心安稳,比起里正县令朝廷,他们更信神灵。

哪怕这个神不一定能保佑他们,但只要有,他们就有地方磕头烧香跪拜,就不至于走投无路。

所以盖庙很有必要,最好还是让各家各户都出一点钱,这样盖出来的庙才能更灵验。

高娇娇彻底无语了,敢情这是搞心态啊。

那她家大操大办弄喜宴算什么?

朱钰扇了扇扇子,勾唇一笑,

“算你家有钱。”

高娇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