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颠屁颠的许星君 作品

第290章 蒸汽船

徐灏一声令下,一个宦官跑到金明池岸边,手里挥着一面红旗。

船上也有人手持红旗,跟着那宦官挥了挥,示意收到。

不一会这船上的烟囱“突突”的喷起了黑烟,一开始还略淡,到后来越发浓重。

随着黑烟的喷薄,船开始缓缓开动。

岸边围观的众臣大惊失色,从延州就跟着徐灏,一路走来的人还好一些。

那些后周旧臣们面面相觑,有人揉了揉眼睛,看着船尾翻起的水花,分明没有船桨划动的痕迹。

他们抬头看看天空,又伸手感受了一下风向,万般纳闷,这条船是怎么在无风的天气里,自己动起来的,还是越跑越快。

这个时候的“金明池”,还没有成为皇家园林,甚至名字都没有,“金明池”这个名字,是太平兴国年间,赵二取的。

所以这里并不禁止百姓进来,现在池边就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离得皇帝和众臣远远的,惊呼声此起彼伏。

王诚带着老婆和两个孩子,也挤在人群中看这西洋景。

当日他卖花,得了四十几文钱,虽然不多,但是花是自家园子里的,并不要什么本钱,所以他还是赚的。

他拿着这些钱回了家,怕妻子担心,并没说遇到兵马之事,妻子见他果然拿钱回来,开始的时候还是满意的。

不过几天之后,又官家的人来村里,拿着一张告示念,说是军队进城前后,有扰民者,都可以去官府告状,只要证据确凿,官府就会管,而且,若有百姓家的财物,因为战争受损的,也可以去官府登记,都会赔偿。

但是村里人没有一个人相信,祖宗几千年的遭遇,让他们宁愿相信这世界上有鬼,也不信官府那一张嘴,官府能赔钱?做什么春秋大梦,去了容易,想出来可就难了。

大家似乎商量好了一般,谁也没有去官府登记,不过一点钱财,若是因为这个丢了性命,那可不值得。

直到有一天,住在村西头破庙里的二麻子,真的去了官府.......

回来的时候,虽然依然是破衣烂衫,但是得意洋洋的从怀里拿出的黄澄澄的铜钱,却不是假的。

村里立刻沸腾了,原来官府真的会赔钱?

二麻子这个人,无父无母,无家无业,吃百家饭长大,平日以帮村里人做做短工为生。

住在村口的破庙里,那破庙已经上百年了,早就坍塌得不成样子,连遮风挡雨都勉强,所以他绝无可能有什么背景后台,唯一可能的,就是官府这一次是讲信用的。

事情发展到这里,已经有人信了,几千年养成的占小便宜的习性,让村里的几个明明没有损失的人,也纷纷号称自己“有东西损坏”

几个人结伴壮着胆,去了县衙,没想到午后回来的时候,个个都能掏出一把铜钱。

王诚媳妇眼热得不行,强逼着丈夫,让他也去。

不过王诚老实了一辈子,坚决不去,催得急了,只是蹲在地上,喃喃的说:“俺没啥损失嘞,就只是那箩筐瘪了,已经修好了,不敢占人家便宜..........”

妻子大为光火,几天不让他上炕,也不让他碰,连吃饭都不做他的份。

老实巴交的王诚,被逼得没有办法,只好哆哆嗦嗦的去了县衙。

他是一大早走的,一路上慢慢吞吞,走到县衙已经是中午了。

看着大门紧闭的县衙,这应该是午间休息了,王诚打心眼里松了一口气,走过去找了一处墙角蹲下,从怀里摸出一个馍馍,默默吃了起来。

吃完去附近人家讨了一碗水喝了,蹲在墙角继续等着。

正是夏天,这个角落有墙挡住了阴影,微风阵阵、浮云片片、鸣蝉切切,真是个好天气,王诚嘴角勾起,眼皮打架,靠在墙上渐渐睡了过去。

“哗啦”一声,惊醒了熟睡的王诚,他打了个哈欠,揉了揉眼睛,从墙角探头一张。

只见县衙大门已经打开,门前上百个百姓,挤成一片,虽然人多,但是对于官府的畏惧,让他们也不敢大声喧哗,只是挤来挤去。

大门里冲出七八个衙役,抡起水火棒,作势要打,驱赶着众百姓排成队伍。

王诚急忙跑出来,也排进了队伍里。

他听着周围百姓的小声议论,这才知道,这些人都是来“报损的”,王诚心里颇有点不自然,暗想自己是不是有些过分了?唉,多怪自家那个臭婆娘........

也不知排了多久,终于轮到他了。

有衙役带着他进了一个小屋子,屋子里有桌子,后面坐着一个书吏模样之人。

“你叫什么名字”那书吏看了看王诚,低下头,悬笔等着。

王诚不敢怠慢,进门没几步便停下,叉手唱个肥喏:“回官人的话,小人名叫王诚,家住白湾村”

书吏头也不抬,手中的笔沙沙动着,把情况记录下来。

王诚见他态度不冷不热,心里有点忐忑起来,内心深处对于官府的畏惧翻涌上来,忽然有一种掉头就跑的冲动。

“你损失了什么东西?可有证人?”正在害怕,耳边听得书吏的问话。

“证人?”王诚心里暗暗纳闷,没听回来的人说要证人啊。

好半天没听到王诚回话,那书吏抬起头看了看,冷笑一声道:“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有什么不好说的么?”

王诚急忙又是一礼:“官人容禀.......”

他把当日卖花之事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最后说道:“小人听那魏小娘子,叫那个大官人做侯爷..........小人见识短,实在不知是什么侯爷......官人见谅........”

说着弯下腰去,又是一礼。

书吏手里的笔一顿,涉及到了孟公爷,这事看来是真的,当下态度就和气了几分。

“那你损失财物价值几何?”

王诚心里默默想了想,弯腰一礼道:“不敢欺瞒官人,损失了杏花十几朵,担子........一副,若论损失,大概有五.............十文钱”声音比蚊子还小,像极偷了官家的钱。

书吏扑哧一笑:“到底是五文还是十文?”

“是.......五十文”王诚咬牙报了一个“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