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南唐故土

乾隆眼睛瞪的老大,怒意上涌不断拍着桌子!

“什么叫做这简直就是我!”

“这本来就是我!”

“后人这意思是瞧不起朕的文采,觉得朕的才气不如李煜吗?”

乾隆气的吹胡子瞪眼,如果说别的他可能也就忍了,但说他文采不行,他真的忍不了一点!

“朕这一生所作诗作何其多也,简直就是信手拈来!”

和珅腆着脸笑道,“陛下说的极是,陛下所作少说也有一两万首,出口成章,大笔一挥文气跃然于纸上。”

“纵观古今帝王才子,又有谁比的上陛下。”

乾隆嘴角扬起一抹微笑,还得是和珅啊,这话真是说到他的心坎里了。

这后世之人不学无术,自然识不得他的佳作。

龙颜大悦之下,乾隆拿起印章,在身后那副快雪时晴帖上又盖下了一个章。

【痛,太痛了!便是时过千年,后人依然能够感受到他的无奈落寞,这便是文字的力量】

【自古文无第一,但李煜千古第一词帝的称号却无人反对】

【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李煜身为阶下囚那几年写的】

追评:“当时的李煜真有一种龙场悟道的感觉了,要是没有这份经历,他纵有千种才情,也无法这般平铺直叙的道出这种忧愁。”

追评:“你这么一说让我想到了杜甫,还有李清照也是的,仔细看一下他们早期的作品都是比较欢快的,到了后期经历了大变故,才都变的沉重起来。”

【做个词人真绝世,可怜生在帝王家】

追评:“但正因为生在帝王家,又有亡国经历,才给我们后人留下了这般的好词。”

追评:“个人的不幸导致了诗家的大幸。”

追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太有画面感了,闭上眼睛就好像真的看到了李煜一般。”

【以后各位有什么愁绪的话,都稍微看开一点,再愁还能愁的过李煜不成,国亡了,老婆被人拉走了】

【李煜的词不能多读,容易抑郁,有一种隔着玻璃看时世间,插着管子忆人生的灰暗。伸手乱抓虚空,也制止不了下坠的无力感】

李煜苦笑的看着天幕。

如果可以的话他也不想这么忧愁啊。

关键是根本忍不住,眼前所见到的所有事情,都在不断勾动他的回忆。

我忍不住,我真的忍不住啊!

天幕前的古人们神色莫名的看着天幕。

亡国君主也不是没有,像五代十国中亡国的多了去了。

但能被人记下来的根本寥寥无几。

一句五代十国就全部概括了过去。

但李煜却凭着自己的才情,名留千史不说,还能让后人为他共情叹息。

这一刻许多人似乎找到了奋斗的方向了!

写诗,必须写诗!

对于那些衣食无忧,又有点追求的人而言,他们已经脱离了一般的低级趣味。

而名留青史则就是他们最大的追求了。

现在这么来看,诗词这一道或许是一条捷径也说不定。

就在许多人思虑的时候,天幕上画面再次出现了变化。

【这里埋葬了一个词人,从国主到囚徒,从风花雪月到悲凉,他在这里走完了他的一生】

画面中,一座墓碑出现在所有人眼前,上刻南唐后主李煜之墓。

而在墓碑前的石桌上密密麻麻的摆放了许多东西。

【今年的清明节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坐落在洛阳北邙山的李煜墓,在这段时间有许多游客自发的前来祭拜】

【有人拿着自己亲手写的信笺用绳子穿上挂在了旁边的树上,也有许多人在石桌前摆放了许多的美酒】

【更加令人动容的是,有人不远千里从南京带来了南唐故土,还有人带来了南唐水】

镜头近距离落在墓碑前的石桌之上,只见上面大大小小摆满了各种不同的酒瓶,其中还有一些玻璃罐中装着满满的土,以及一些写着南唐水的瓶装水。

天幕前许多古人呼吸忍不住一滞,好似跨越了千年的时间,也体会到了后人的这份浪漫,同时也是独属于华夏人的浪漫!

老年住在茅草屋中的杜甫,见到那罐子南唐故土的时候,眼泪刷的一下就流了下来。

因为天幕的出现,这段日子他的生活已经比以前好了许多,没有那般的穷困潦倒了。

不时就有人寻到这里,许下了高官俸禄让他出山。

不过全部被他推辞了。

到了他这般年纪再为了名利出去又有什么意思。

倒不如每日粗茶淡饭,再跟着看一下那后世的繁华,听听后人说的那些俏皮话。

临老了还能如此,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李煜看着天幕,心中一阵酸涩再也忍不住泪如雨下,哭着哭着却又忍不住笑了出来。

心情一时间复杂到了极点。

“我李煜何德何能,竟然让后人如此厚爱啊!”

“我不过一亡国之君,治国上也无任何建树,惭愧,实在是惭愧!”

在高兴过后,李煜顿时感觉无比的惶恐。

他感觉自己配不上后人的这份喜爱,能值的后人过千年不仅没有忘记他,还千里迢迢去他的墓前祭拜。

忽然一道声音传来。

“被后人偏爱至此,你现在肯定十分得意吧!”

闻声李煜转过头,只见赵光义带着一群人出现在眼前,顿时他的脸色就冷了下来。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与你有什么瓜葛?”

赵光义眉头一挑,“几日不见,朕倒不知道你原来这般硬气了。”

“废话那么多做什么,要杀便杀就是!”

李煜冷哼一声,他窝囊了一辈子,这一刻再也窝囊不起来了。

不就是一条命吗?何足道哉!

能被后人如此厚爱,他李煜这辈子无憾矣!

赵光义被李煜的话一噎,嘴巴动了动,脸色森然了起来。

“你放心,朕不会杀你,朕要留着你这条命,好好看看朕是如何将大宋治理的国泰民安的!”

“你就在这里好好看看朕的雄才伟略,每日活在忧愁叹息中吧,亡国之君!”

赵光义此刻没了杀李煜的心了。

他想写就尽管写,免得后人死抓着他不放。

他赵光义也是要脸的好不好!

等着吧,只要朕将这大宋治理的不输那盛唐,朕倒要看看后人还会不会在言语上如此刻薄于朕!

简直是岂有此理!

什么绝命毒师。

欺人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