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借太子的势

是她!

陈川心中暗骂一声。

该死!

一不小心着了这女贼的道儿!

陈川记起刚才被撞到的一瞬间,似乎有人在自己身上摸索。

但只是一瞬间!

陈川咬咬牙。

动作快,目标明确,绝对是个惯犯!

偷到他头上了!

这东西在小偷手里只不过是个普通的珠宝。

可在自己手里……

是镇南侯的印信!

是自己目前能争取到的最大外援……也是用来撬动河东郡这潭死水的关键!

必须找回来!

他猛地抬头,目光扫过街道泱泱人海。

找?

怎么找?

河东郡城这么大,无异于大海捞针!

陈川只觉得一股无力感涌上心头。

没有印信,刚才和王郡守那番试探,就成了空谈。

他虽说是钦差,可所有人都知道。

陈川并不能完全体现皇帝的意志。

某种程度上说,像是定期巡查组。

压迫感不够啊……

若是请动太子,分量自然是够了。

可自己也就失去了操作的空间。

毕竟,陈川来这的目的,可不是给朝廷办事。

而没有镇南侯这块招牌压阵,单凭自己,想让王郡守这只惊弓之鸟吐露实情,对抗根深蒂固的薛家?

难如登天!

他攥了攥拳头,最终还是颓然松开。

罢了,先回客栈再说。

印信的事,急也没用,必须从长计议。

陈川垂头丧气地穿过街道,来到众人下榻的客栈。

客栈不算豪华,但还算干净整洁。

陈川来到二楼,走到太子和夏侯所在的客房外。

房间里,太子赵亦霄正坐在桌边,面前摆着一套简单的茶具。

他捏着一个小巧的茶杯,正细细品味着。

“嗯,这河东郡的茶叶,倒也有几分滋味,虽比不得宫中贡品,却也别有风味。”

太子放下茶杯,脸上带着几分闲适。

夏侯则像个门神一样,站在窗边,微微掀开一角窗帘,警惕地观察着楼下的街道动静。

听到太子的评价,夏侯头也不回地随口应道:“殿下,我又不懂茶,那玩意儿苦不拉几的,有什么好喝的?还不如来碗羊肉汤痛快!”

太子闻言,无奈地摇了摇头,显然对夏侯这粗犷性子早已习惯。

陈川轻轻敲了敲门。

“进来。”里面传来太子略显清朗的声音。

陈川推门而入。

他抬眼看到陈川进来,脸上瞬间露出笑容。

“陈川,你回来了,快坐。”

“谢殿下。”陈川依言在太子对面的椅子上坐下。

“怎么样?”太子身体微微前倾,急切地问道。

“去郡守府可还顺利?河东郡的情况,到底如何?”

陈川定了定神,开始快速思考。

薛家的事情,要不要现在就全盘托出?

告诉太子,这里的郡守形同虚设,真正掌控此地的是一个拥兵自重、掌控盐铁命脉、视朝廷如无物的土皇帝?

他看了一眼太子那张尚显稚嫩,此刻正带着好奇和期待的脸。

不行!

现在说,太冒险了!

一来,自己没有镇南侯的印信作为依仗,空口无凭。

二来,以太子这冲动易怒,却又缺乏城府的性子,万一听了这等惊天秘闻,当场暴怒,不管不顾就要拿薛家开刀,那无异于以卵击石,只会将他们几人全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更何况,那薛家既然敢如此嚣张,必然经营多年,势力盘根错节,绝非轻易能够撼动。

必须徐徐图之。

不过,太子之势或许能借?

陈川斟酌了一下措辞,尽量避重就轻地开口。

“回殿下,臣去郡守府见了王郡守。”

“河东郡的灾情,确实如我们之前所见,比起东边几个郡,情况要好上不少,并未出现大规模的饥荒和流民潮。”

“哦?”

太子闻言,脸上露出些许轻松。

“那便好,如此一来,赈灾的压力也能小一些。”

陈川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不过,据臣了解,以及王郡守所言。河东郡之所以能维持稳定,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本地大族薛家的襄助。”

“薛家?”

太子眉毛一挑,似乎对这个名字有些印象。

“正是。”

陈川点头。

“据说,朝廷粮仓亏空,而薛家却粮食充裕。”

“灾情一出,郡守无能为力。薛家却是开仓放粮,并且将当地的青壮劳力都组织起来,进行生产自救,这才避免了灾情进一步恶化。”

他说完,便不再言语。

只是端起桌上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同时用眼角的余光,悄悄

观察着太子的反应。

他故意将薛家摆在了一个“功臣”的位置上,但又点出了“朝廷粮仓亏空”和“薛家组织劳力”这两个细节。

分明是薛家侵吞田地,少纳税粮。

希望太子能听出这其中的不对劲。

一个地方士族,为什么要开仓放粮?

他们又哪来这么多粮食?

他们又凭什么能“组织”那么多青壮劳力?

这和官府征发徭役有何区别?

就看,太子怎么决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