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九碗送别酒
次日裴衍准备起程回京城,朝阳初升,为白水关的城墙镀上一层金边,关外临时搭建的营帐前,阿史那早已命人摆好了送别酒席。
裴衍一袭玄色常服走出营帐,看到眼前的场景不禁一怔,九张小几排成一列,每张几上放着一个不同材质的酒碗——陶碗、木碗、铜碗、银碗、金碗、玉碗、角碗、石碗、革碗,在晨光下熠熠生辉。
“这是...……”裴衍挑眉看向阿史那。
阿史那今日特意穿上了拓跋部皇子的正式礼服,棕红卷发束以金环,腰间配着一把弯刀,他右手抚胸,行了一个标准的草原礼:“陛下,这是我们草原最隆重的九碗送别酒,请允许我为您践行。”
墨渊在一旁低声道:“陛下,时辰不早了,还要赶路...……”
裴衍擡手制止他,眼中泛起温和的笑意:“既是阿史那的好意,朕岂能辜负?”
阿史那眼睛一亮,立刻走到第一张几前,双手捧起陶碗:“第一碗,陶土烧制,取自大地,愿陛下脚踏山河,江山永固!”
裴衍接过陶碗,一饮而尽,酒是草原特有的马奶酒,醇厚中带着微酸。
“第二碗,桦木雕成,象征生命,愿陛下如青松挺立,万岁长青!”阿史那递上木碗。
裴衍再次饮尽,脸上已泛起淡淡红晕。
“第三碗,青铜铸造,历经火炼,愿陛下战无不胜,势如破竹。”
九碗酒,九种祝福,当裴衍饮到第五碗金碗时,轻轻摇头:“阿史那,朕不胜酒力,余下的心领了。”
阿史那咧嘴一笑:“陛下能饮五碗,已是给足面子,按照草原规矩,剩下的我替您喝!”
说罢,他端起第六只玉碗,仰头饮尽:“第六碗,白玉无瑕,愿陛下心如明镜,洞察万里!”
墨渊看得目瞪口呆,他刚才阻拦也是因为裴衍不胜酒力,可没想到……,裴衍却忍不住轻笑出声,
当最后一碗革制酒器中的酒被阿史那一饮而尽,他的脸已经红得像秋天的枫叶,但眼睛却亮得惊人。
“裴..…….裴兄!”酒劲上来,阿史那连敬称都忘了,一把抓住裴衍的手,“我有礼物送你!”
他从怀中掏出一把精致的匕首,鞘上镶嵌着七颗不同颜色的宝石:“红宝石代表拓跋,蓝宝石是鲜卑,黑曜石是铁勒...北方七部,永结盟好!”
裴衍接过匕首,只觉入手沉甸甸的。他郑重地将其佩在腰间,然后从袖中取出一枚白玉佩:“朕也有礼物给你。”
玉佩上刻着“永和”二字,背面是大魏与拓跋部的疆域简图。
“这..…….”阿史那捧着玉佩,一时语塞。
“收下吧。”裴衍温声道,“见此玉如见朕,若边境有事,可凭此玉直入长安见朕。”
阿史那突然单膝跪地,将玉佩贴在额头:“我阿史那·拓跋对长生天起誓,只要我一息尚存,定保边境太平!”
裴衍扶他起来,发现阿史那的眼眶竟有些发红,他只是感叹:人生际遇,实在奇妙。
“陛下,该启程了。”墨渊轻声提醒。
裴衍点头,最后环视了一圈边境。永和市的轮廓已经清晰可见,早起的商队正排着队等待入市;远处的草原上,牧人赶着羊群缓缓移动;更远的地方,是曾经血流成河的落日原,如今绿草如茵...
“阿史那。”裴衍翻身上马,突然道,“明年秋分,朕会再来。”
阿史那仰头望着马背上的裴衍,晨光为这位大魏皇帝勾勒出一道金边,恍如神祇。他重重点头:“我等着!带您去看草原最美的落日!”
裴衍微笑,一夹马腹,骏马长嘶,扬起一片尘土,墨渊率领亲卫紧随其后,队伍如一条长龙,向着远方迤逦而去。
阿史那站在原地,直到队伍消失在视野中,他低头看了看手中的玉佩,阳光透过“永和”二字,在地上投下清晰的影子。
“来人!”他突然高声喊道:“备马!去永和市巡视!”
侍从牵来骏马,阿史那翻身上马,向着与裴衍相反的方向驰去,风吹起他的衣袍,腰间佩剑与玉佩相撞,发出清脆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