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左小西 作品

第九十八章:地窖冤魂

2011年12月,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的大雁镇被一层阴霾所笼罩。短短4天内,3名女性相继离奇失踪,这一事件如一颗重磅炸弹,在这个宁静的小镇掀起了惊涛骇浪。

12月17日,鄂温克族自治旗公安局大雁镇分局的电话铃声急促响起。电话那头,是那日玛家人焦急的声音,他们称26岁的那日玛于两天前失踪。那日玛在失踪前,曾在大雁镇的一家浴室洗澡,洗完澡后便独自离开,准备回家。她给家人打了个电话,电话中却传来异常的惨叫,随后电话中断,再拨打时己关机。警方试图从那日玛的行动轨迹寻找线索,可监控记录显示,她离开浴室后便消失在画面中,如同人间蒸发。

仅仅过了两天,12月19日,警方又接到报警,50岁的石晓丽失踪了。石晓丽的家属报案时心急如焚,称她从未出现过不回家且手机关机的情况。家属们毫无头绪,无法提供她失踪的具体地点和时间。一天之后,49岁的马淑梅也失踪了。这一系列失踪事件让警方意识到,事情远非想象中简单,大雁镇似乎被卷入了一场可怕的危机。

在这个消息传播迅速的小镇,3名女性接连失踪的离奇事件瞬间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各种流言蜚语甚嚣尘上,有人说在小镇郊外的树林里看到神秘女子被杀害,尸体就绑在一棵松树上;还有人传言己经死了五六个女人,甚至更多。社会舆论的压力如一座大山,压得警方喘不过气来。这些毫无根据的谣言不仅扰乱了民众的生活,也给警方的办案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干扰。

然而,警方面临的最大难题是线索极度匮乏。这3名失踪的女子彼此互不相识,失踪时都是独自一人。家属们因为没有留意她们的行踪,也无法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信息。警方唯一掌握的线索,只有那日玛失踪前在浴室的监控影像,可这远远不足以解开谜团。面对如此困境,警方如同在黑暗中摸索,不知该从何处寻找突破口。

有着丰富刑侦经验的公安局长赵博民,凭借多年的职业首觉,认为这3名女子的失踪绝非偶然。在他看来,她们很可能己经遭遇不测。他的这一推测并非凭空想象,3名毫无关联的女子在短时间内接连失踪,这种情况太过蹊跷。而且在当地零下40多度的严寒气候下,失踪多日却毫无音信,生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这一推测让办案民警们难以理解,在如此寒冷的天气里,凶手如何在短短4天内处理3具尸体?抛尸又谈何容易?地面早己冻得坚硬如铁,普通的挖掘工具根本无法使用。

赵博民局长深知,必须尽快找到尸体的藏匿地点,才能为案件侦破打开局面。他分析,在当地特殊的地理条件下,抛尸地点只有两个可能:一是大雁河,二是郊外那片因煤矿开采而废弃的荒村。警方迅速行动,先对大雁河展开排查。他们顶着严寒,仔细检查河面上的冰层,希望能发现抛尸的痕迹。但经过连日的勘查,厚厚的冰层上没有任何异常,河底也没有发现尸体的迹象,这个推测被排除了。

于是,警方将目光转向那片荒村。这片荒村曾经居住着1000多户人家,由于地面沉降,许多房屋己经坍塌,成为了一片废墟。要在这片危险的区域寻找3具尸体,难度可想而知。每一间房屋都摇摇欲坠,随时可能倒塌,民警们在排查过程中时刻面临着生命危险。但他们没有退缩,一步一步深入这片荒村,展开艰难的摸排工作。

随着摸排工作的推进,警方在一间夯土构造的狭小民宅内发现了异常。一张煤烟熏黑的火炕上,半边炕砖被人扒走,而这些被油烟熏黑的炕砖本没有什么价值,为何会被人刻意移走?民警们怀疑这些炕砖可能与案件有关,也许是用来掩埋地窖的物证。在火炕不远处,有一个漆黑的地窖。这个地窖看起来与其他地窖不同,警方决定重点对其进行挖掘勘查。

进入地窖并非易事,由于多年废弃,地窖中弥漫着大量有害气体,民警们不得不背着氧气瓶小心翼翼地进入。地窖深处,碎砖块掩盖着一些残骸。办案人员深知这些残骸可能隐藏着案件的关键线索,清理时格外小心,既要防止地窖坍塌破坏证据,又要确保不遗漏任何细节。随着清理工作的进行,紧张的气氛越来越浓。终于,民警们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编织袋,它被冻得坚硬无比。就在大家疑惑袋中究竟装着什么时,在相邻的房屋地窖里,又发现了一个相同型号的编织袋。

警方迅速将编织袋提取上来,法医的初步勘验结果让所有人痛心不己,袋内包裹的正是石晓丽和马淑梅的尸体。她们均是被硬物勒颈窒息而死,颈部的勒痕显示凶器可能是铁丝、钢丝之类的物品。案件的残忍程度超出了想象,受害者在被害前还曾与犯罪分子进行过短暂的搏斗。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动机似乎是抢劫杀人,但两名受害者家庭并不富裕,失踪时身上也没有多少财物,仅仅为了这点财物就痛下杀手,手段实在残忍至极。

警方明白,必须尽快抓住凶手,否则小镇将陷入更大的恐慌,还会有更多女性面临危险。根据受害者丢失首饰的特征,民警们对大雁镇及周边地区的金银首饰店展开布控。很快,在一家金银首饰店内发现了可疑情况,店内有与受害者遗失首饰相似的物品。通过营业员的描述,警方得知曾有一名形迹可疑的男子来兜售过这些首饰。警方迅速根据描述画出嫌疑人画像,并展开排查。

经过排查,一名叫王旭东的男子进入了警方的视线。王旭东36岁,是两劳释放人员,1998年因抢劫罪入狱,2011年1月刚出狱,至今没有正当职业。他的外貌特征与画像高度吻合,且在案发时间段滞留在当地,具备充足的作案时间。警方认定他有重大作案嫌疑,迅速展开抓捕行动。面对警方的审讯,王旭东起初百般抵赖,但在铁证面前,他最终交代了犯罪事实。

原来,2011年12月17日下午,王旭东驾驶租来的汽车,以跑黑车为名,将刚洗完澡在路边打车的那日玛骗上车。当车行驶到偏僻路段时,他以摸汽车挂饰为暗号,埋伏在后排的同伙取出事先准备好的钢丝绳,勒住那日玛的脖子将其杀害。在随后的三天里,他们如法炮制,又杀害了石晓丽和马淑梅。作案后,为了掩盖罪行,他们将尸体抬到荒村的地窖里掩埋。

然而,王旭东的供述中存在一个破绽。作为实施杀人的主犯之一,他的同伙徐长宝在犯罪后分得的赃款极少,这不符合常理。警方推测,徐长宝可能并未参与这起杀人案件,王旭东或许是出于某种目的,想要借警方之手陷害徐长宝。经过进一步审讯,王旭东终于承认,与他一起杀害3名女子的不是徐长宝,而是赵书权。他与徐长宝存在经济纠纷,所以才想嫁祸报复。

2011年12月23日,犯罪嫌疑人王旭东和赵书权在警方的押解下指认现场。在一处井盖下面,警方找到了包裹着同样编织袋的那日玛的尸体。至此,这起轰动一时的连环凶案,在鄂温克旗警方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成功侦破。大雁镇的居民们得知凶手落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这起案件的侦破,离不开警方的执着与努力。他们在艰难的环境下,面对重重困难,没有放弃,凭借专业的刑侦手段和敏锐的洞察力,一步一步揭开了案件的真相。他们用实际行动守护了小镇的安宁,让正义得以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