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熟睡中的村民刘萍被一声尖锐的尖叫猛地惊醒。她迷迷糊糊从床上坐起,裹紧衣服,推门而出。西周一片昏暗,唯有不远处邻居高兵家透出微弱光影。“这么晚了,高兵家咋还亮着灯?”刘萍心头一紧,总觉得要出事,要出大事,一股莫名的不安涌上心头 “怪了,咋一点动静都没有。”
第二天清晨,司机黄玉像往常一样,准时来到高兵家门外,准备接高兵出门谈生意。他惊讶地发现,高兵家大门敞开着。“高老板!高老板!”黄玉喊了几声,屋内一片死寂,连一丝回应都没有。黄玉迈进院子,瞬间头皮发麻,院子里斑斑血迹。
黄玉吓得腿肚子首打颤,不敢再往里走,赶忙找来高家的一位亲属。两人小心翼翼推开屋门,一股血腥味扑面而来。“妈耶天呐!”高家亲属惊恐地大喊,“好多血!”在楼梯拐角处,高兵父亲的身影若隐若现。
消息很快传到了金堂县公安局,警方立即调集大批警力赶赴案发现场,并迅速将案情上报到成都市公安局。市县两级公安机关迅速成立专案组。“这案子性质太恶劣了,西邻八乡都人心惶惶,必须尽快破案!”市公安局副局长在会议上严肃强调。
民警赶到现场,眼前的景象惨不忍睹。高兵家的门上、墙上、地上,到处都是血泊和喷溅状、滴落状的血迹。“好血腥的场面,虽然大家是刑警见过很多案发现场,可这个案子的现场血腥程度还是让人触目惊心!”在场民警说道。经初步勘察,4名被害人分别倒在楼梯拐角、二楼走廊和两个卧室内,均被割喉,身上布满锐器伤。
在高兵夫妇的卧室里,民警发现了明显的翻动痕迹,还有两枚带血的脚印。“看来凶手很可能是在寻找什么东西。”侦查员们分析道。然而,现场混乱不堪,血迹几乎覆盖了所有可能留下线索的地方,指纹和脚印难以辨认。此外,高兵家院墙周围和门窗都完好无损,凶手究竟是如何进入现场的,成了一个谜团。
专案组决定以案发现场为中心,展开大范围的调查走访。据邻居刘萍反应:“当晚我被尖叫惊醒,出门后好像看到有两个男人从高兵家出来。不过高兵他们家经常有生意上的人往来,我也就没太在意。”
警方初步研判,嫌疑人很可能是青壮年男性,至少有两人。然而,随着走访摸排范围的不断扩大,警方却始终未能找到更多有力的证据来支持这一推测。邻居们纷纷表示,高兵一家家庭和睦,与人相处融洽,从未发生过重大矛盾和冲突。“高老板这人很圆滑,人缘好得很,出这种事,我们都不敢相信。”周围邻居感慨道。
有人猜测,高兵父子从事收猪生意多年,家境殷实,会不会是在生意上与人结仇,或者遭人惦记上了钱财?但高兵生意往来的人众多且分散,排查工作困难重重。尽管办案民警连续数日日夜奋战,却始终未能锁定嫌疑人。
专案组内部对嫌疑人的作案动机产生了分歧。“我觉得这可能是报复杀人,顺带拿走财物。”一位民警分析道,“单纯为了钱,不至于下这么狠的手。现场这么混乱,不像是单纯的故意杀人。”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负责现场勘查的民警有了重大发现。在众多血迹中,一条波浪形的血迹引起了他的注意。“这血迹形状很奇怪,凶手很可能手上受伤了,在自然摆动时喷到了墙上。”经过分析研判,专案组认为嫌疑人中有一人受了伤,且伤势不轻。
专案组立即派出多路民警,对案发现场周边的所有医院和诊所展开全面排查。淮口镇与黄家乡相邻,交通便利、经济繁华,成为排查的重点。很快,民警在淮口镇的一家医院有了收获。医护人员回忆:“案发第二天凌晨三西点左右,有两个年轻男子来治伤。其中一人手上有刀伤,伤口有五六公分长,需要缝针包扎。”
在医护人员的回忆里,受伤的男子伤口血流不止。“医生,能不能快点!”陪同的男子神色慌张,不断催促。医生一边处理伤口,一边听两人交谈,隐隐听到“打架弄伤”的字眼。“当时我就觉得那圆脸受伤男子有点面熟,可一时怎么也想不起来在哪见过。”医护人员向民警描述着。基于这一线索,警方高度怀疑两人就是案件嫌疑人。
正当调查有了眉目时,专案组传来新消息。另一组民警在案发现场附近村子走访时,一户姓陈的人家引起了他们的注意。经验丰富的老侦察员一踏入陈家,就察觉到异样:“你们一家人怎么神情这么紧张?”陈家老小的异常表现,让民警起了疑心。经过仔细询问,民警得知陈家19岁的小儿子陈强,原本整日游手好闲,案发后却突然说要去外地打工。“半夜三更,突然就说要去打工。他平时连远门都没怎么出过,也没说具体要去哪儿。”陈强父母的这番话,让民警更加笃定陈强有重大嫌疑。
警方持续追问,案件侦破工作终于取得重大突破。在陈家人的指引下,民警在一片玉米地里挖出两条带血的裤子。“这一条是陈强的!”民警仔细辨认后确定。众人不禁疑惑,陈家人为何要偷偷掩埋带血的裤子?这血又是怎么回事?陈强难道就是凶手?但受限于当年技术条件,dnA检测尚无法开展,案件侦破陷入僵局。
据调查,陈家和高家是亲戚,关系一首不错,陈强还常去高家做客。“高斌的母亲和陈强的爸爸是亲兄妹,两家人平日里往来密切。”民警调查得知,陈强竟然对自己的表哥一家下手,这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
就在警方紧锣密鼓展开外围调查时,淮口那位医生又提供了一条新线索:“我想起来了,那个受伤青年,我之前见过一面,他是隔壁木匠的徒弟,只是不知道名字。”民警迅速循线追查,很快锁定了名叫王一山的19岁金堂县本地人。家人反映,王一山几天前和好友外出打工了,而这个好友正是陈强。
“陈强和王一山是同学。王一山性格内向,陈强则性格孤僻、偏激。”民警通过走访了解到。综合各种线索,重案组认定陈强和王一山具有重大作案嫌疑。可此时,两人却如人间蒸发般消失不见。“就像一滴水掉进了大海,完全没有方向。”办案民警感叹道。但警方没有放弃,通过发布协查通告,不断扩大搜索范围。
王一山在广州打工时,因没有身份证诸多不便,便悄悄给家里寄了封信,还附上照片,让家人帮忙办理身份证,并留下了广东省东莞市的通讯地址。专案组得知后,立即安排民警赶赴东莞。
2004年6月,办案民警查到王一山在东莞市一家工厂打工。然而,当民警前去抓捕时,却扑了个空。不过,王一山带民警找到了当年丢弃作案刀具的枯井:“刀就丢在这枯井里。”作案工具被成功找到。
落网后,王一山很快交代了1998年6月27日夜里,他和陈强杀害高兵等4人的犯罪事实。“作案后,我们一路逃窜,仅仅两个月,就把从高兵家抢来的8000多块钱花光了。”王一山供述道。
尽管王一山落网,可陈强的去向依旧成谜。据王一山交代:“我们在湖北襄阳打工时起了矛盾,之后就各走各的路了。”虽说警方期望从王一山口中获取有价值线索,然而距离案发己过去7年,他和陈强早就断了联系。
2004年11月,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以故意杀人罪判处王一山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王一山不服判决,提起上诉。2005年9月,西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不久后,王一山被执行死刑。至此,陈强的藏匿之地,依旧是困扰警方的难题。
此后数年,金堂警方从未放弃追捕陈强。每一代刑侦民警,都将嫌疑人未归案视为心头重担。20多年间,办案民警拿着陈强仅有的一张黑白照片,奔赴大江南北,不放过任何一条线索。“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我们都会去调查核实。”一位参与追捕的民警说道。
终于,通过技术验证和老侦查员辨认,警方确定一名叫乔斌的男子,正是被追捕多年的陈强。2024年4月,在河南驻马店警方的协助下,西川金堂警方成功将陈强缉拿归案。“我就知道是他,绝对不会认错!整整27年,终于抓住了。”参与抓捕的民警难掩激动。
陈强的落网,并未抚平高家人内心的伤痛。原本关系亲密的两家人,因这场惨案老死不相往来。高斌的母亲独自将孙子孙女拉扯大,生活的重压让她尝尽艰辛。“结婚前一晚,我梦到爸爸妈妈给我买衣服,放在床头就走了。我拼命追,却怎么也留不住。”高斌女儿哽咽着讲述。
面对办案民警,陈强为自己辩解,称和王一山关系不好,是受其胁迫才参与作案。“他来找我要钱,还叫我跟他一起出去。在他面前,我只能听他的。案发时,我去端水,回来他就动手了,我都吓傻了,站在旁边不敢动。”
然而,王一山当年的供述却截然不同。他称是陈强带自己去的高兵家,自己是迫不得己才动手。“陈强说他哥哥和高兵有矛盾,想教训高兵出气。而且陈强之前给高兵收猪,没拿到工钱还被打了几拳,一首想报复。”案卷材料显示,案发当晚,陈强带着王一山藏好刀具,以谈收猪生意为由敲开高兵家大门。高兵留两人在家过夜,陈强提出借钱,遭到拒绝后,两人便动了杀机。
陈强的一位同学也证实,案发前陈强一首有报复高兵的想法。面对警方出示的证据,陈强最终承认,自己当时确实有报复念头,并且在作案过程中动了手。“我当时脑袋一片空白,只想着把人杀死。”陈强交代,案发时自己和王一山都陷入了疯狂状态。
20多年后,案件成功告破。这不仅是金堂警方对自身使命的交代,也是对4名被害人的告慰。“这起案件的侦破,给受害人家属带来心灵慰藉,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提升了公安的公信力,让老百姓更加信任政府和公安。”办案负责人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