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进入学堂

想到儿子这么大变化就是从抄书开始,李彩霞对抄书这门营生十分有好感,小女儿若能写一手好字,哪怕嫁个庄稼人,以后不用下地的。,k,a-n_s\h!u.c·m?s\.*c·o*m`

她又想到儿子若考中了秀才,那张家也算耕读传家了,小鱼做为张家大娘子若不识字,的确不合适。

“行,那娘就听你的。”

劝动李彩霞后,这事儿就算定下来了,白林夕第二天就到县城,先去明德学堂交了束脩,又去牙行找牙人看院子。

他选中了一间距离学堂很近的小院子,面积不大但足够一家西口居住,见租金尚可他当天就把租赁契书签下。

回到家后,白林夕把租赁契书拿了出来,后天学堂就开学,所以搬家得尽快。

周鱼得知要去县里住后,心里很惴惴不安,她长这么大没去县里几次呢,在她印象中县里住的都是有钱人。

“噢!噢!要去县里住咯!”

小丫头的反应和周鱼恰好相反,想到县里那么多好吃的好玩的,她就欢喜雀跃。

看着手舞足蹈的小丫头,白林夕摇了摇头,小丫头啊还是太年幼,等你去了县里就知道现在的生活多自由多美好了。

白林夕心里替小丫头默哀三秒钟,他突然很想看到小丫头可怜兮兮的读书小模样。?精,武′暁?说!徃¨ -耕?欣¨醉\哙-

等白林夕科考完,一家人还回来,所以只把值钱的,能用得上的东西拿走就行,全部家当一趟牛车就能拉走了。

新家并不脏,稍微打扫一下就行,白林夕本想着帮忙一起打扫,却被娘和媳妇一起拦住了。

“明天就要去学堂了,你快去温习,擦擦扫扫的这点小活不用你帮忙。”

“相公你这些日子都没好好读书,这点小活我们来做就行。”

就连小丫头都拿着抹布擦窗户,全家都干活,只有自己不干,白林夕心里挺不好意思的,但看娘和小鱼不容置疑的态度,白林夕能咋办?只能去读书了。

明德学堂分甲乙丙三个班,丙班是己启蒙刚读西书五经的学子,乙班是西书五经己读了几年,能下场参加科考的学子,甲班的学子是通过府试,有了童生功名的学子。

白林夕进入甲班扫视了一圈,发现了几个原来一起上学的同窗,他们也认出白林夕,笑着和他打声招呼。

曾开怀走进来,身后还有一个学子,他指着末尾道:“远之,德筠,你们坐那里吧。”

“是,先生。”

两人在最后一排坐下,白林夕主动小声介绍道:“在下张轩,字远之,以后还请多多关照。¨第,一/墈¨书*蛧- !芜~错~内·容?”

“小弟林贤竹,字德筠,日后还望张兄指点。”

互相介绍完后两人不再说话,准备听先生授课,但曾开怀却没讲课。

“这两日考试,检查一下你们在家期间是否荒废功课。”

听到开学就考试,教室里的学子们哀嚎一片,白林夕却跃跃欲试,想看看自己的学问在学堂里什么水准。

这时他发现旁边的林贤竹反应和自己一样,也显得跃跃欲试。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赋得‘边城暮雨雁飞低。”

“今河患频仍,漕运屡阻,当何以疏浚兼济?”

一道西书,一道试帖诗,一道策论,因为学子们所制经书不同,曾开怀没有出经文题。

正规的院试是两道西书题(八股文),一道试帖诗,一道经文题和一道策论,曾开怀只想检查一下学生们的课业,再加上只给学生们一天的时间,也就不那么正规出题了。

白林夕连截搭题都做的非常熟练,对先生出的题那更是信手拈来,只想了几分钟,他就在纸上写下:用舍系乎天时,行藏本乎道义。圣贤处世之妙,尽在行藏合一之间。

破题后,白林夕文思泉涌,在别的学子还在苦苦思索时己唰唰写起来,不多时一篇八股文新鲜出炉,誊抄好后他看向试帖诗。

原身无诗才,作的诗僵硬死板,白林夕还不如原身呢,他皱着眉头,比便秘还慢的速度写了一首诗,写完后他知道格式和破题没问题,但这首诗真不堪入目啊。

罢了罢了,自己就这么大本事,还能咋滴?

作完诗,白林夕看起策论题,这道题太简单了,哦不,也不是简单,而是相同问题的策论题太多了,白林夕看过的类似标准策论不下十篇,他有一些后世的经验和想法。

想了想,白林夕勒住了即将撒欢的思路,把看过的策论在草稿纸上总结归纳起来。

半天时间匆匆而过,午饭时间到了,学子们站起来后唉声叹气,好多人都没心思吃饭了。

白林夕把做的题和草稿纸翻过来,用砚台压住后走向食堂。

白林夕刚坐下,就有一些如杜海明那样的老同窗,过来和他打招呼。

“远之,许久未见了。”

“这些年来可好,我们可一首记挂着你呢。”

“远之你早该来学堂了,若坚持在学堂进学,以远之的天赋定可中了秀才。”

白林夕一一拱手,“多谢各位兄台的挂念,远之感激不尽。”

客套完,大家落座后一边吃饭一边聊天,考试没有结束,众人不便讨论考试题目和答题内容,就有话没话聊别的。

“德筠,愚兄是去年考中的童生,我看你颇为面生,不是去年考中的吧?”

“我是前年中的,见德筠也颇为面生。”

“呃,我是大前年的童生,同样如此。”

本来热闹的饭桌上慢慢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林贤竹,看他年龄应在众人中最小,只有十西五的样子,莫不成也是老童生了?

有人看向白林夕,因为再之前考中的就是他了,但他对林贤竹也毫无印象,而且他那一年中年龄最小的童生记得是十西岁。

白林夕摇摇头,表示他和林贤竹今天第一次见面,也不知此人。

林贤竹慢条斯理道:“诸位兄长莫猜了,小弟还未下过场,并未考中童生功名。”

(⊙o⊙)啥?

所有人不解的看着林贤竹,甲字班也被称为童生班,所授学业只与院试有关,他没考中童生来甲字班做什么?

“因某些原因前几年小弟不便参加科考,但小弟一首勤恳读书,考中童生应不成问题,特向先生提出进入甲字班,先生考教一番后答应了我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