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得知大印国出事之后,带给陈仲德的,几乎是毁灭性的心理打击。
大印国被灭,足以能证明,欧地已经全线被燕军给占领了。
不然的话,北境战场中,怎么会出现那么多的欧地士兵呢?
杨枫在欧地战事还没有完全结束的情况下,就直接对大印国动手,攻心就是其中一个原因。
任是谁,都会认为,肯定是欧地之战结束了,杨枫才会对大印国下手。
这么一来,带给陈仲德和杨钦的压力,绝对是无穷无尽的。
退路,一点都没有了。
挡得住,还能再活几天。
挡不住的话,那就只能是死路一条了。
但现在陈仲德还是有那么一丝希望的,就是第一拨印军在大吴国的南部海岸登陆失败。
只要印军无法在大吴国登陆,燕军就无法做到两面夹击。
毕竟,大吴国往西,是崇山峻岭,是无人居住的区域。
欧地的兵马,想要参与到北境之战,要么是从西域进入北境,要么是从大印国往北,在大吴国的南部海岸登陆。
所以,只要不让印军在大吴国的南部海岸登陆,这一场北境之战就只会是硬对硬的碰撞。
大吴国和大楚国虽然处于下风,但至少败亡的速度为零,或者很慢。
陈仲德得知了印军在南部海岸线登陆失败的消息,登时惊出一身冷汗。
陈仲德立即下旨,对主将进行嘉奖,同时又下令调拨一部分战斗机过去,全力封锁南部海岸线和东部海岸线,绝对不能让印军有任何的漏洞可钻。
防守海岸线,在目前这个时代,战斗机是最好的手段。
没办法,攻和守,一面倒呗。
虽说,印军的第一次试探性登陆失败,但陈仲德确实是害怕极了。
曾经的五国联盟,因为大斯国的灭亡而成为了四国联盟。
曾经的四国联盟,又因为燕军进攻欧地,变成了三国联盟。
而曾经的三国联盟,更因为大印国的灭亡而又变成了两国联盟。
陈仲德心里明白,杨枫接下来要灭的国家,一定是大吴国。
只有灭掉大吴国,杨枫才能全面包围大楚国,然后再步步逼近,将大楚国进行蚕食,从心灵上将杨钦按在地上不停地摩擦。
陈仲德下旨之后,依然还不太放心,于是就摆驾往南,亲自去视察一下南部和东部的海岸线,务必要做到万无一失。
在陈仲德摆驾之前,派人前往大楚国江城,将这个消息也送给了杨钦。
杨钦的主要精力都在北境战场上,对大印国的关注度已经减弱,就比陈仲德慢一步得到消息,而且是从陈仲德处得到的。
这个消息,让杨钦震惊之极,当场就呆住了,好久没有反应过来。
杨钦明白,欧地和大印国先后被燕军占领,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杨钦是一只秋后的蚂蚱,再也蹦跶不了几天了。
萧奇峰微微一叹;“大势已去,大势已去啊。”
“大楚国,大吴国,将再无机会翻盘。”
“燕王杨枫,果然厉害,下得一手好棋。”“以燕州本土抵挡三国联军的猛烈攻击,然后突袭欧地,再骗袭大印国,真是好手段啊,我萧奇峰不及也。”
萧奇峰虽然不甘心,虽然很想为萧岳山报仇,但却已经不再可能了。
现在,萧奇峰还不知道陈仲德的美人计还在筹备中。
美人,已经选好了,正在秘密训练中。
可杨钦忽然想到一件事情,就有点蛋疼了。
这件事情,陈仲德也已经想到了。
杨枫在哪里?
至少,杨枫没有在北境,也没有在西域。
因为大楚国和大吴国这两国的细作从北境和西域带来的消息,好久没有杨枫的消息了。
从燕王府好不容易打探出来的消息,杨枫自从决定亲征西域之后,就再也没有回过燕王府了。
甭管杨枫是在欧地,还是在大印国,没多大的区别啊,因为陈仲德的美人刺客没办法去欧地或者大印国去啊。
如果,在北境战事结束之前,杨枫一直不回北境,刺杀怎么进行?
到那个时候,大吴国没了,陈仲德死了,美人刺客还会再行刺杨枫吗?
尤其是陈仲德,最蛋疼的就是他。
别的事,都好说,唯独这事,陈仲德着急,又控制不住。
他没办法将杨枫从欧地,或者大印国,赶到北境去送死吧。
所以,对于陈仲德,目前最最重要的,不是北境之战的情况,而是绝对不能让印军在大吴国登陆成功。
不然的话,陈仲德只怕是看不到美人刺客的成功,就得先一步去黄泉路上等着杨枫。
陈仲德慌忙向太子陈叔睿问计,但陈叔睿哪里能想出来什么好计啊。
在绝对的实力跟前,任何的阴谋诡计都是发挥不了决定性作用的。
同样,杨钦也慌忙向太子杨松和萧奇峰问计。
纵然如杨松和萧奇峰这样的智谋之士,如今也只能是暗暗摇头,一时确实想不出什么化解之策。
杨松和萧奇峰想到了一个防守之计,其实跟陈仲德想到的是一致的,那就是绝对不能让燕军在大吴国的海岸线登陆。
然后,杨钦又建议封锁消息,绝对不能让北境的印军得知大印国发生的事情。
不过呢,这事确实不好瞒,因为大印国本土已经好久没有派人跟他们联系了。
所以,这支兵马的主将隐约觉得不对劲,便让人前往大吴国,请吴皇陈仲德派人前往大印国,问问是什么情况。
陈仲德呢,每次都是一口答应下来,但却并没有再派人前往。
派什么啊,派多少就会死多少,没用。
有句话说得好,越是怕什么,就越是来什么。
杨钦建议封锁大印国被灭的消息,陈仲德当然不会反对。
可是,陈仲德和杨钦想要封锁消息,但杨枫不愿意啊。
三十万印军,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战事,已经损耗了近十万,剩下二十万出头。
二十万出头的印军,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这二十万印军如果能撤离北境战场,或者成为杨枫手中的一把利器,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所以,杨枫就想出了一个计策,最起码能祸乱三国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