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国的疆土,彻底被杨枫占领。
至此,大会国这个名字也彻底消失于欧地之中。
而欧地其余各国联盟,也已经完成,更是已经陈兵在大发国和大会国的边境,准备好了抵御杨枫接下来的进攻。
大奥国那边,战事依然胶着。
而且呢,双方基本上处在熄火的状态,燕军不怎么进攻了,奥军也乐得如此。
杨枫要放弃欧地?
当然不是。
杨枫暂停战事,却暗中派人在欧地各国散播着仁政的好处。
等呗,等欧地各国的民心生变,也就是欧地决战的时刻了。
杨枫现在是打算全力灭掉大印国,然后再派出大印国的士兵前往欧地的战场上,以绝对性的人数优势压倒欧地各国。
耗损欧地和大印国的人口,就是让双方打起来,让燕军撤离这个战场。
难道欧地人和大印国人,以及西域人都看不出来吗?
当然能看出。
但是,也看你怎么忽悠了。
杨桐可以对参与灭印的欧军说,燕军的主力在北境战场。
露丝将军也可以对参与欧地之战的欧军说,燕军的主力在北境战场。
而在北境战场,尉迟海和高雏凤也可以对这里的西域军和欧军说,燕军的主力在大印国战场。
消息不对等的情况下,没有人会怀疑。
欧地的战事,在大会国被彻底灭掉之后,基本上彻底进入了停战期。
只有一股股暗涌,在欧地各国在悄悄地蔓延着。
大印国这边,普陀十二世跟阿鲁什公主聊过之后,就加快了撤离的步伐。
十几万兵马,从大印城出发,快速向南。
而南部海港处,在普陀十二世的圣旨到达之后,一艘艘战舰和运输船也开始快速集结。
普陀十二世一行,是最晚出发的。
临走之前,普陀十二世将皇帝大印交给了阿鲁什公主,微微一叹:“阿鲁什,朕离开之后,大概一个月能到达南部海岸。”
“也就是说,一个月后,你就可以举国投降了。”
阿鲁什公主摸着皇帝大印,抿了抿嘴,点头道:“儿臣明白,父皇放心去便是。”
普陀十二世望着阿鲁什公主,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她的秀发:“阿鲁什,此一别,或许你我再无相见之日。”
“朕,或许会葬身大海,或许会死于异地……”
不等普陀十二世把话说完,阿鲁什公主就已经是泪流满面,不停地摇头:“不会的,父皇,您一定不会有事的。”
“父皇是大印国的皇帝,是受普陀佛庇护的,任何时候都能化危为安的。”
“儿臣坚信,父皇一定能顺利到达那个大陆,然后成功占领那个大陆的,在那里安居乐业的。”普陀十二世点了点头:“这是朕最好的打算啊。”
“如果真能这样,朕能在那个大陆安度余生,此生足矣。”
“知道此事的人,只有朕和你两个人,朕没有告诉过第三个人。”
“不然的话,一旦燕王杨枫得知此事,只怕是不会放过朕,会赶尽杀绝的。”
“所以,朕对那些贵族们说的是,要离开大印国,前往北境避难。”
“等下海之后,朕再告诉他们,就说北境之战已经结束,大楚国和大吴国败了,只能逃亡一个叫西美的大陆,他们也就说不出什么来了。”
阿鲁什公主感激之极,赶忙表态:“父皇放心,儿臣绝不会将此事告诉任何的人的,包括玛雅在内。”
普陀十二世点了点头:“朕若是信不过你,就不会把此事告诉你了。”
“好了,时间不早了,朕该出发了,阿鲁什你保重吧。”
“那个燕王杨枫,虽然是朕的对手,甚至于把朕逼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但他确实是一个可以依托的男人。”
说着,普陀十二世苦笑一声:“日后,就算杨枫对你不好,朕也不会知道,更不可能帮你出气,只能是你一个人忍受了。”
阿鲁什公主想说杨枫对燕王府的女人都很好,但话到嘴边,没说出来。
这话说出来的话,阿鲁什担心会引起普陀十二世的怀疑,怀疑她会不会保守西进的秘密。
不然的话,一旦普陀十二世起了疑心,或许就会把她也带着。
那样一来,普陀十二世将阿鲁什带在身边,就未必对她待见了。
相比起来,留在大印国,等着投降杨枫,确实是阿鲁什公主生命最好的归宿了。
阿鲁什公主微微一叹:“父皇放心,不管燕王殿下对儿臣如何,儿臣始终是父皇的女儿,终生对父皇忠心不二。”
普陀十二世点了点头,心中更加宽慰,便没再说什么。
大印城的城头,南城墙之上,阿鲁什公主端着皇帝大印站着,望着普陀十二世的皇帝车驾缓缓离开,一路向南。
等车驾全部离开大印城,等普陀十二世一行渐渐远去,直到消失不见,阿鲁什公主这才缓缓收回目光。
阿鲁什公主低下头,望着手里的皇帝大印,微微一叹。
一个月的时间,大印国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
大印城这边的消息,自然瞒不过杨桐。
在仁政之下,效忠杨枫的大印人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用大印人当细作,探查大印城的情报,实在是太适合也不过了。
杨桐得到情报之后,立即就跟云翼商议此事。
云翼摸着胡须,眯着眼睛:“普陀十二世近二十万兵马南下,几乎是抽空了大印城的兵马,看来是准备逃离大印国了。”
杨桐嘿了一声:“普陀十二世还能逃到哪里去,无非是北境罢了。”
“北境战场,多了普陀十二世的这二十万兵马,也不可能会影响到北境战局的。”
云翼双眉微皱,轻轻摇头:“若是普陀十二世真的要去北境,最好的办法不是往南,而是往北。”
“只要能突破我军的北部防线,从大印国北海港去北境,不管是时间,还是距离,都是最好的方案。”
“从南而去,显然不是最优方案,而且风险极大。”
“所以,我怀疑,普陀十二世的目标,未必是北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