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情绪

鲜虞小猪的惊呼,让在场不少人都投去了目光。衫捌墈书徃 芜错内容

他也被这种眼神看得不自在,干笑两声说:“早几年确实听说商王和快不行了,但没想到居然这么凑巧,成了现在。”

“嗯,确实如此。”宁石戊也是颔首说,“但并不是凑巧,而是必然发生的。

早在西征回来之后,司马府就已经有了研判,商王和存在的意义,是帮助子旬完成过渡。

如今子旬已经剪除了七成反对派,剩下三成反对派,也都造反了。

只要平完他们的叛乱,大邑商的发展就该进入下一个阶段。

如此,你们俩还有时间,但最多两年。

因为接下来的大邑商重头戏是迁都。

子旬想要迁都到殷地,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癸雪生的脸色更难看了。

殷地他知道,就距离上党盆地的门口不远,境内还有多条河流,最关键的还是殷地的位置卡在黄河重镇,能够顺流直接通达仓邑。

因此迁都殷地,能够助大邑商更好控制东面的平原与战场,但同样也会压缩土方与有癸氏的发展空间。

这才是最致命的。

若是他想要上位,就免不了拉拢大邑商。

而这么做,鲜虞小猪一定不会坐视不理,土方内部的反对势力也会对他不满。

正是知道这一切,宁石戊才会肆无忌惮的与他们说现在的局势。

凡是大国举事,须正大光明。

否则就一定会闹出不必要的冲突。

现在的土方,还是土王鹌的名下,那么土方与大邑商之间,就很难有和平可言。

仗是一定要打的。

就算自己不上,想来隔壁的大邑商也会安排人开战。

毕竟任何一个大邑商改朝换代,都需要几场胜利与获益来表示当权者,有能力为所有大邑商贵族带来利益。

凝重的气氛,让凉亭内有点压抑。

“行了,讨论这么多有的没的不累吗?走走走,去田里看看,还是要亲眼看过,才能安心今年的产出。”戴冰甲招呼一声,带着人走了。

宁石戊笑着跟上,两人聊着西边的风土人情,尤其是河套那边的风景,听得宁石戊啧啧说:“此前我坐镇承德的时候,也去过坝上,倒是跟你说的那一种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画面,完全不同的感觉。”

“你那边林子多自然不同。不过河套那边也不是很好。光是冬天的凌汛,就能害了一年的收成。还是得好好改造一番。”

戴冰甲叹了一口气:“又是不知道需要多少劳力的投入。”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兰?兰÷|文*学? )?)免?d·费+{阅?t读-:”宁石戊也是叹息,“地盘大了,需要投入的地方就越来越多了。若不是还有商盟存在,每年通过一些盐铁贸易,进而换来大量的劳力,只怕光靠我们自己生育,都不见得能拼得过消耗。

讲真的,有些时候总觉得辛屈有点急了,扩张这么快,真不怕被针对?

哦对了,还有一件事需要提前跟你通个气。”

宁石戊的话落下,他摆了摆手,左右立刻会意,将周围清场,十步外才能见到人。

“这么正式?”戴冰甲狐疑看着他,“是什么事情?”

“屈命人加强对燕山、太行、阴山周围的山道探查,准备开始修长城了。”

“这……真要修?我们的敌人不是南方吗?”

“他说打基础,为之后做准备。”

“之后?”

宁石戊点了点头:“先修屯寨,十户一屯,十屯一寨,但每个屯要准备一百户的房子,每个寨要准备两千户的基础。”

“这……”

“他选的地方,要么是山谷,要么是河谷,要么就是要塞。修建之后,还得开山与畜牧。我算了一下,按照他发来的规划,真要长城完工,这一条防线,至少能容纳十万户。”

“十万!”戴冰甲摩挲下巴的手都僵住了。

十万户可不是小数目,按照燕国这边的户数安排,至少是五十万到六十万人。

这么多人口,燕国从哪里弄出来?

“等等,他辛屈想干什么?!”戴冰甲猛地脊背生寒,看向宁石戊说,“你是猜到了他想干什么对吧?

五六十万人口,普天之下只有一个地方有。”

“没错,他已经开始绸缪南方的事情了。”宁石戊没有犹豫,直接回答说,“按照他的安排,最多两三年,他必然想办法挑起战火。

咱们都是勋爵,有仗打固然是好事。但时局浑沌,大邑商还在更迭王位,两三年内我们出兵,很可能会导致我们直面大邑商。

这样一来,我们的损失绝对不小。

因此不管胜负,辛屈应该都不会站出来挑动战火。

而他在这个节骨眼安排左右相,就代表了两个丞相,都可能成为他推出来的台前。” “你……方才不还说,他行事还是正大光明吗?”戴冰甲直嘬牙花子,总觉得眼前的家伙,就是在坑他。

“就是因为他要行事正大光明,我才跟你说这个可能。”宁石戊叹了一口气,“等过几天你拜相之后,多多留心一下公文与章程。

地方上的年轻人,现在除了耕种就是训练,除此之外,就剩下结婚生孩子了。

十八岁壮小伙一地,但他们却只能在父辈的阴影之下。

更有一些小伙现在看军功都是眼红的。xa°如(a文_网|`* ?无e错?:内?容+

两年后,十八的小伙二十了,儿女都至少有一个了。

他们很多都是归化人的孩子,虽然是庶民,但家中的土地,大部分都是佃的官田。官田的税赋多少,你比我清楚。

与同乡那些有爵位的比起来,他们在待遇与利益上,全然不如小伙们。

没人想着一直力田。

家宅百亩,奴仆三十,娇妻美妾,封侯拜相,富贵还乡,他们能不渴望?

所以,当他们完成了成长与生育,接下来就是进步。

这仗就算你不打,下边也会逼着咱们打。”

“嘶……辛屈这混蛋,我道他怎么突然放权,感情是推我出来当刀。”戴冰甲哼哼两声,“就他可以躲在后边?我非得找机会拉他出来亮相不可。”

“要是你能让他出来主持,那倒不是件坏事。但问题是,你推不动他。辛屈不想出面,谁人能给他安排事情?方才不是说了,你与姚册,分别代表了勋爵与宗亲,咱们跟姚册尿不到一壶去的。

冲突是必然发生的。

接下来两三年,咱们必须解决的问题不少,但更重要的还是开始筹划控制边塞与南征的名额。

你要有意识的安排。”

戴冰甲呵呵两声,看向远方的麦田说:“但以你对辛屈的了解,他会轻易让我们达成所想吗?争斗的目的是什么?你我是勋爵,但你忘了,下边的勋爵是什么个德行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当首领的,到了地方当封君,他们擅自打杀奴隶的事情又有多少?

接下来,奴隶的所属与擅自打杀的事情,必然会被推上台前。

律法一直没有怎么动用,现在既然大邑商的王位更迭了,那么就代表了大邑商内部要处理事情,我们也有机会处理内部的事情。

娄烦的战场是军功,但至少要等到秋后才能派上用场。

我与姚册的聘相典仪是什么时候?”

“七月十五。”宁石戊回答。

“对,七月十五,中元节。这一天白日祭祖,午后祭鬼,然后封门闭户,由各地庙祝组织游神傩舞,百鬼夜行。”戴冰甲一字一句的说,“他选这个点聘相,顺道祭祖,然后接着游神傩舞,将一切鬼怪驱散,变相在告诉所有人,新的时代来了。

讲真的,这么多年了,他还是老样子。

明明有些时候他是那么不敬鬼神,但偏生他又是最尊敬的那个。”

“……”宁石戊能听出来戴冰甲的怨念,并不是信仰的问题,而是辛屈依旧是那一副将所有人当棋子的臭德行。

他又想起了之前与辛屈的交流。

所有人都没有错,但矛盾还是不断产生与积累。

因为所有人都是制度的代行,但人终究是人。

人心难测,海水难量,谁都不能说自己绝对理智无私。

权力会放大欲望,欲壑难填,当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那又是谁错了?

宁石戊忽然想到了曾经,他向来不管族内的事情,都是在外边游离。

因为他自诩自己的武力与血缘,能够在族内获得足够的话语权。

不管是谁掌权,都绕不开他。

但现在呢?

他好像……已经成了桥梁,或者说掮客,在其中斡旋。

戴冰甲的怨念他要安抚,辛屈那边的消极他也要解释。

“行了,牢骚就不要发了。”宁石戊叹了一口气,收摄了一下情绪,“我们只管为了国家的未来更好而努力便是。辛屈选择的退让,何尝不是已经发现他的所为,正在激化矛盾吗?”

“就怕他是欲扬先抑,罢了,反正就个把月时间。到时候看看就是。”

两人结束了交流,又转身回去,下午过后,戴冰甲带人去了大兴县。

大兴县这边有大小百余屯营,散落在城邑四周,戴冰甲安排他们各自下去休整。

等他们到了屯营,本地的协管身边站着一些穿着华丽的宫人。

他们多白面,褐瞳、湖蓝眼,蜷曲棕发、还有一些是金发。

但已经成了阉人。

这些人都是从西边带回来的奴隶。

很多面相偏于东方的可以不用被阉割,剩下的全给阉了,送入宫中做事。

“奉上命,每人赐钱一百、粮一石、布一匹,以彰君恩。”

这些传旨的宫人,操着流利的官话,说与众人听。

“万岁!”不知从哪边传来的喊声,现场一片欢腾。

没人会拒绝赏赐。

更何况这一次给的最多的是一百钱。

金灿灿的铜钱入手,一串串磕碰一下,叮铃作响:“一百钱,可以买一头牛了吧!”

“是啊!我家里就缺一头牛!我明日就去集市看看,最好是能买一头,然后送回去。”

以现在燕国的铜币发行数量,一百钱的价值绝对不小。

但这么个赏赐,却也是所有远征归来的人都有。

哪怕戴冰甲,他桌上也多了一份。

“将军,此乃君上恩赐。”宫人弯着身体,面相上看倒不是西陲蛮夷,反而是更多呈现混血的仪态。

戴冰甲盯着他看了一会儿说:“君上向来大方,我自然是知道的。回去之后你帮我谢一句。”

“诶。那在下告退。”宫人一句在下,让戴冰甲一愣,“等等。”

“可还有事?”

“你什么内官,几品来着?”

“在下司礼监随堂奉御,正六品。”

“你有俸禄?”

“是,乃是君上单独赐下。不走外廷财库。”

“好,明白了。”戴冰甲挥挥手,便让这人走了。

等他一走,戴冰甲身后的屏风,走出来一名白衣青年,束发带冠,长身长裙,腰上的玉带随着他的动作,珮音琳琅,清脆悦耳:“一个俘虏阉人,侥幸一步登天,居然成了宫前六品奉御,不公平啊!”

戴冰甲看了一眼来人:“让你查的事情查了多少?”

“别总是这么激动。”青年叹了一口气,摸了摸袖袋,取出竹简甩过去,“泽氏动用了全部的力量,在你回来之前,就把能查的全部查了。

如你所想,北伯除了拜相之外,还会正式安排四个机构,其中三个独立于丞相之外的机构。

左右丞相的全称叫做尚书省左右丞相,其他三个独立的机构分别叫做中书省、门下省与御史台。”

“御史台?”戴冰甲一听,立刻看到了御史台的介绍上,“也就是说,之前零碎用来安抚众多巫师的御史官职,现在摇身一变,成了于大司马等诸府官员平齐的正三品要职了?”

“没错。而且,中书省与门下省的权责也不小。中书省长官为内史,与北伯直接沟通,同时拥有起草诏书的权力。

门下省长官为侍中,专门负责给北伯誊写公文与盖印,以及可以封驳丞相上奏的一些政务诏书。

而丞相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诸府上呈机务,左右丞相根据所辖的府衙分门别类,写好处理办法,然后送到中书省。

由中书省审阅之后,依照你们的方案草拟一份诏令,发给北伯。

北伯看完之后,合适的就发门下省盖印,不合适的由门下省封驳退回来给丞相重新商议。

这样一来,北伯就不用这么累了。

但同时,在中书门下之外,还有御史台。

不过你要小心的是,北伯在尚书省埋下不少钉子,尚书省是丞相主管不假,但尚书省的丞相属官,为尚书、侍郎、员外。

尚书负责对接各府长官、侍郎负责对接各司、员外则是加衔,让一些人可以参与尚书省工作。

丞相的权力,可没你想象的那么大。”

戴冰甲翻了翻,接着卷了起来:“不复杂。但能看出来,他在尝试增加官位,安抚更多的人。

你去信姊夫,回头你跟我干活。员外是丞相能够直接加持的。

我久不在中枢,得靠你了,泽洵。”

“行吧。阿兄让我来之前也有交代,听你安排。”青年叹了一口气,“只是我若一直呆在中枢,什么时候才能挣一个士大夫得封一地。”

“会有的。丞相总是需要管军的,总有可以打仗的时候。”戴冰甲安抚两句。(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