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三幺 作品

第790章 日岛教科书问题

张和平从首都戏剧学院毕业,距今已经过去十年之久。

他当初学的那点灯光专业知识,自从他不指导广告拍摄后,就没了用武之地。

首都戏剧学院的人今天找过来,东拉西扯、含糊其辞说了一阵,最后才说到学校老师工资低、物价大涨,学校不想给国家增添负担云云。

听到这里,张和平明白了,学校遇到了经费问题,找张和平这个知名校友想办法来了。

老院长说得含蓄,张和平也不好直接捐钱。

不然,就成了文化人口中的嗟来之食,老院长他们也不敢接,免得被圈内人笑话。

张和平斟酌了一下,说道:“我之前就在考虑,把咱们的京剧推广出国,让出生在海外的侨胞,以及外国人看看咱们的国粹。”

“如果学院这边愿意组织人手表演,我可以让人安排港岛、东南亚、欧洲各国的戏剧巡演。”

“当然,巡演期间所得外汇收入,会交由学院自行安排。”

巡演!创汇!

这套自食其力的组合拳,立马打动了老院长和在场的老师。

不过,众人的脸色很快就垮了。

“这事恐怕不行!”老院长为难的看着几位学院老师,沉声说道:“去年,魔都京剧院组织青年演员赴镁巡演,结果有30人赖在镁国不回来。”

“我听说,魔都京剧院的相关领导还因为思想教育没做好,因此受到了处分。”

老院长已经退休了,但面前的几位老师还在职。

关键问题是,首都戏剧学院的领导可能会因为魔都京剧院那件事,而拒绝张和平刚才的提议。

不过,张和平只是找个理由给首都戏剧学院捐钱,所以没有去纠结演出地点。

这不,老院长刚提出困难,张和平就改口了,“出国巡演前,咱们可以在国内沿海的经济开放城市先巡演一圈。”

“在国内巡演的过程中,你们把节目单和演员筛选出来。”

“最后,哪怕你们不打算出国巡演,我也可以安排人把你们的演出视频录制成Cd,然后销售到国外去。”

“还是那句话,巡演期间所得收入,以及后续卖Cd所得的利润,都交由学院自行安排。”

老院长听明白了,不管出不出国巡演,张和平都会安排人帮忙,然后把相关收入交给学院,算是变相的帮助学院渡过这个经济困难期。

有心思单纯的老师忍不住问道:“巡演期间的吃住费用,还有场地租赁的费用,以及各城市之间的交通费用怎么办?”

这位女老师说得还算委婉,没有问相关人员的演出费用。

张和平只是笑着看向老院长,老院长心领神会的朝那位女老师说道:“那些事,回去再说。”

老院长说着,又看向张和平,问道:“张和平同学,你看国内巡演先从哪个城市开始?”

张和平笑道:“第一站,定在深城和平职业培训学院怎么样?”

老院长脸上一喜,激动问道:“就是你这两年颁发和平奖的那个学院?”

张和平点头确认,继续说道:“最后一站,定在沈城吧!”

“和平汽车在那边有一个分厂正在修建,沈府的领导想必会卖我一个面子,届时应该会组织人去给你们捧场,为你们这趟国内巡演画一个完美的句号,也为出国巡演做铺垫。”

“至于中途去哪些沿海开放城市演出,你们先回去商量,我到时候安排港岛丽的电视台的人跟你们对接,顺便买下你们的演出播放版权,然后在港岛播出。”

得!

又来一个演出播放版权购买费用,彻底令老院长心安了。

有了这个电视台播放版权费用打底,刚才那位女老师提及的各项费用问题,就算是解决了。

“那就……”老院长看向其他老师,最后把视线定在张和平身上,并伸出右手与张和平的右手握在一起,“谢谢张和平同学对我们学院的支持!”

张和平笑道:“首都戏剧学院是我的母校,我这不算支持,只是报答母校对我的授业之恩。”

众人客套了几句,老院长就要带人回学院复命了。

张和平送别几人之际,不由再次提醒道:“国内外的巡演势在必行,不然年轻人都去追捧流行歌曲、港台电影,就没人传播咱们的戏剧文化了。”

“张和平同学说的是,这也是我们非常担忧的问题。”老院长再次与张和平握手,“当下的年轻人都在追捧迪斯科、机械舞,对我们传统京剧表演鲜有兴趣。”

“你放心,你的提议,我们今晚就连夜开会讨论,最迟明天下午就会有结果。”

语毕,张和平又跟老院长交换了一下手机号码,这才目送他们离去。

等张和平转过身来时,就见两个保镖把阎解放、阎解旷拦在一旁,不许他们靠近张和平。

张和平没有理睬阎解放、阎解旷的来意,直接无视他们的吵嚷,从旁边绕道走了。

他也不是什么人都帮的!

首都戏剧学院是他的母校,当年他读书那会经常逃课,学院领导、老师碍于他是南锣鼓巷街道办副主任,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后让他顺利拿到了毕业证。

于情于理,他都要帮首都戏剧学院。

至于入住谐和医院的那些亲戚……

帮他们是为了让父母心情舒畅,顺便让那些觊觎寿元100药剂的幕后推手得偿所愿。

他们既然想长命百岁,那就让他们去试药好了。

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们就知道长命百岁不是个好词了!

回去的路上,张和平给Atv丽的电视负责人曲周平打了个电话,问了一下第二届全球选秀节目的准备情况。

末了,才把京剧巡演的事,交给曲周平去处理。

至于首都戏剧学院的巡演能不能出国,那就要看学院领导敢不敢冒风险了,毕竟魔都京剧院那件出逃镁国的事,在圈内影响很大!

回到家后,张和平直接略过了刚才跟老张的矛盾,跟小老婆陈淑婷和二女儿张南说了一下,帮首都戏剧学院卖演出录像的事。

大老婆唐欣疑惑问道:“老公,你们不打算卖京剧唱片吗?”

张和平摇头,“给演出视频配上字幕,才能让那些年轻人看懂唱的是什么。”

~

银锭桥边,阎解放、阎解旷这下是彻底死心了!

他们刚才虽然被两个保镖拦住,但想说的话,都朝张和平说出了口,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张和平是真的不理他们,看都懒得看一眼!

阎解成比张和平大6岁,对他们老爹当年做的那些破事门清。

话说,他们母亲查出癌症,张家帮他们获得谐和医院免费试药资格那会,他们家其实是可以跟张家修复关系的。

哪怕不能像最初那般邻里和睦,至少照面还能互相打个招呼。

毕竟,他们两家没有大仇,只是有人做了不地道的事。

可是,张家帮他们阎家节省了那么大笔医疗开支,结果他们不送礼感激不说,之后见着张家人还绕道走,连个招呼都不打了。

不知情的外人见了,还以为张家做了什么不待见阎家的事。

可实际情况却是,阎家承了张家的情,知道要感谢,却计较那点买礼物的钱,索性来了个自欺欺人,不见面就不用感谢!

要不是当初信了许大茂的邪,他们阎家也不至于因为倒卖彩电,而亏了家中所有积蓄。

如果他们阎家当时还有钱,阎解成觉得他爹不至于抠搜成那样,连基本感谢的礼数都要躲避。

瓜子磕完,阎解成拍了拍手上的碎屑,正打算回他家饭馆接他老婆于莉的时候,却见秦淮茹拉着棒梗,向后海北岸走去!

“我去!”阎解成拉起四妹阎解娣,直接站到了阎解娣刚才坐的长条凳上,惊讶的看着对岸的秦淮茹母子,怀疑自己是不是猜错了。

但是,当秦淮茹、棒梗被黑衣保镖挡在张家门外时,阎解成莫名的心安了不少,暗道还好张家也不待见贾家的人。

周围人被阎解成的举动吸引,纷纷顺着他的目光看向斜对岸,却因树枝阻挡,摊贩、游人太多,没看出个所以然。

倒是阎埠贵、阎解娣他们,不用看也知道,阎解成在看张家那边。

阎解娣一边规整客人挑乱的小红旗,一边疑惑问道:“哥,你在看什么?”

阎解成下了凳子,朝没精打采的阎解放、阎解旷说道:“秦淮茹带着棒梗去张家,估计也是为了和平航天公司的高工资去的。”

这个话题,成功吸引了两个兄弟,以及他们的老父亲阎埠贵。

阎解娣听闻此事,二话不说也踩上了长条凳,然后冷笑道:“我还以为他们进去了呢!”

~

张和平在南腊镇的时候,虽然帮秦淮茹取过环,看过她的私密处,但那只是出于医生的职业素养,进行了一场小手术而已,不掺杂任何歪心思。

况且,当时还有南腊镇医院妇科的白云医生打下手。

所以,保镖进来说,有个叫秦淮茹的老女人求见时,张和平只是摆了摆手,没有半点言语。

而能当着唐欣、陈淑婷说出“老女人”三字的保镖队长,自然领会得出张和平不见来人的意思。

随着保镖队长出去,陈淑婷不由轻笑道:“看来以后还要带保镖回来,不为了安全,也要防着一些人不请自来。”

“妈!”唐欣朝马秀珍八卦道:“门外那个秦淮茹,就是你之前说的中院寡妇?”

“除了她,还能是谁!”马秀珍说着,又跟儿媳妇说起了南锣鼓巷95号院的八卦,老生常谈的讲贾家与傻柱、易中海等人的破事。

翌日十一清晨,张和平一早带着家人去大广场看升旗仪式。

因为有电视台在录制升旗仪式,他们没能近距离观看。

升旗仪式结束后,张和平带着家人去吃了个早餐。

确认这边没有游街庆祝活动后,他们才不死心的去其他张灯结彩的地方闲逛,顺路还买了一些刮奖彩票试手气。

结果几百块钱花出去,只中了3张5元,让张家人直呼上当,下次再也不买路边的彩票了!

一张彩票都没刮中的张和平,笑着对一脸不爽的马秀珍、张招娣等人说道:“你们要是能从生意角度分析这种彩票,然后早些年跟风卖彩票,就已经是百万富翁了。”

张和平这话,成功将众人的想法转了个弯,然后开始讨论彩票的制作成本,以及彩票的运作方式。

末了,又提到早些年各地发行的公益彩票,以及前年才发出的,关于加强彩票市场管理的通知。

时至傍晚,首都戏剧学院那边才打来电话,说是上面原则上同意了他们的国内巡演计划。

等巡演节目单报审通过,就可以开始巡演了。

另外,港岛丽的电视台负责人曲周平已经联系过他们,初步聊了一些合作事项。

至此,张和平在首都这边的事,算是告一段落。

至于谐和医院那边,有那个想要戴罪立功的胡辉在,寿元100药剂的试药工作,就能在谐和医院展开,还能吸引住那些别有用心的人。

10月2号早上,张和平带着家人,受邀去了一趟首都戏剧学院,看了几个节目,又跟学院里的新、老院长聊了一些合作细节。

最后,张和平婉拒了学院的宴请,这才在下午坐上回港岛的飞机。

回到港岛的第二天,张和平又开始了挂机大业,进入和平大健康医疗研究院顶楼实验室埋头钻研。

只是他这个计划才刚刚执行一天,就被日岛东都法院的一纸裁决恶心到了。

事情的起因,要追溯到1980年的日岛历史教科书问题上。

当年,有个日岛人在高中历史教科书“新日岛史”编撰中,写下了侵略、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等符合客观历史的用语。

但在送审过程中,遭到了日岛文部省的“审定修改意见”,要求改掉那些客观的用语!

比如,“侵略”改为“进入”!

为此,那个客观编撰“新日岛史”的日岛人,以“违反了宪法保障的表现自由和学问自由”之名,起诉日岛文部省,要求按照客观历史记录,不做修改!

张和平当初去日岛,就日岛教科书这个问题,跟前任铃木町长交换过意见。

对方虽然表面上答应得爽快,但事后却没有任何促进动作。

否则,这个历史教科书的官司,不会在东都地方法院一拖再拖,直到今天才做出初审判决。

陈淑婷见张和平久久不语,不由出声问道:“老公,你看我们要不要借日岛这个教科书事件,对外宣布我们集团放弃赴日二次上市计划?”

“可以!”张和平微微颔首,严肃说道:“顺便让港岛电讯抛售剩余的日岛电信股票,半点不留!”

“另外,和平集团旗下所有公司,对现有的日籍员工、学生、交流学者发起问卷考察,待会我把问卷发到你的电子邮箱。”

“考察分数低于60分的,一律清退,永不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