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修不修。
终究只能算是小事儿。
城墙固然能锁住天下的人,却难免会显得有些固步自封的嫌疑。
总之。
这事儿若是议论起来,怕是有无数道理。
索性,秦风与庆皇各自退了一步。
“从今往后,除了一些重要的城塞,府库之地外,皆不必再修城墙。”
秦风最终开口。
如今大庆,仍旧处于变化之时,一些关键的战略节点地,未来仍可能会面临盗贼等人的威胁。
毕竟所有人都清楚。
大城里面,有的是富人。
若无城墙保护,那么怕是少不了出现一些连夜截杀大户,逃窜之事儿。
固然锁住了人心。
可某种程度来说,终究也是一种保护。
其实说白了。
还是当下大庆,贫富差距太大的缘故。
哪怕庆皇竭尽全力的在平衡,也根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就比如说在乡下的地主老财,若是进了大城。
会发现自己在乡下,除了宅子大了些,有一群愿意听话的人外。
过的还不如大城内寻常端盘子的百姓!
哪怕是乡下的地主老财,这年头才能逢年过节多吃点好的。
并非所有地主,都是为富不仁的。
其实如今的大庆,大部分地主,除了土地多了一些外,与寻常百姓并无太大的区别。
到了农忙时,照样得下地干活!
但不同的是。
地主在地方乡里,多有声望。
就比如庆皇,哪怕再痛恨贪官污吏,最终也没有杀掉自己乡里的地主。
因为等地位上去了之后,庆皇赫然发现,年少时最为讨厌的地主,从某种程度来说,也是乡间百姓的庇护伞。
都是在那群贪官污吏压榨下的苦命人罢了。
就拥有那么多的土地,那地主一年到头的日子仍旧没那么好过,同样的小心翼翼,强行压制着当地的所有人。
就生怕一人出了问题,最终给全村都招来灾祸。
试问。
有粮有人的地主,在瞧见那般富裕的城市百姓后。
又会不会心生不快,从而转头直接带着全村人成了盗贼?
古往今来,这种事简直不要太多。这也是城墙的必要性。
能封死所有人的心思,不至于出现乱子。
而说的再白一些,不过是贫富差距过大罢了。
甚至秦风觉得,如果自己是地主,怕是都忍不住会抢那些大城的!
因为全村过百户人家,辛辛苦苦种几年的地,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
都未必够在大城内置办一处宅院。
大家都是一个脑袋两个手臂的,凭什么你们过的那么好,剩下的人就不行了。
“广宁城没有城墙,也没有出乱子,说白了只有一件事儿。”
“那就是公平,公平,还是公平!”
秦风很认真。
固然这跟辽地武德过度充沛也有关系。
但就连庆皇,也不得不承认一件事儿。
目前的辽地。
当真很公平。
至少。
数百万辽人,生活差距上固然有所区别,可实际上都相差的不是太大。
如此一来。
辽人上下方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庆皇能坐稳天下,实际上也是因为在卫所兵马中,也基本实现最基础的公平。
哪怕朝廷官员,至少看起来也是公平的。
大家的收入,基本都差不多。
然而架不住的是。
汇聚了天下财政之地的京都。
百姓过的生活就是全天下间最好的生活!
当然,如今是仅次于辽地的。
若是说,大庆普通百姓,一年到头过年能点肉,就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
地主,以及一些大城百姓,一年偶尔能吃上一些肉,多做几件衣服。
而京都的百姓。
则是只要愿意,肯多花点钱,就能割下来一些肉来吃。
能吃到饱,甚至吃到腻!
这点上。
哪怕偏远之地的举人,领着朝廷发的俸禄,怕是都无法做到这般程度!
除非贪腐。
这自然跟庆皇治理的极好有关,甚至整个应天府,百姓过得都相对富足。可从另外一种方面,同样证明了一件事儿。
大庆上下,贫富差距极大极大极大。
反倒是广宁城,因为百姓富足,远远超越了京都,反而让天下人觉得不可思议。
甚至就连范阳城,都是天下闻名的雄城,许多人的向往之地。
范阳城虽然尚不如广宁城、京都城这般富庶。
广宁城是因为辽王在。
京都是汇集了天下财货。
范阳城则是因为辽王治下,如今也称得上公平。
大家基本都一个样子,虽然比不上广宁城生活的百姓。
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而且也如同皮球一般,周边百姓但凡肯出力,也能在范阳城内讨上一份不错的工作,虽与范阳城人相比终究差了些。
但也不会相差太多。
如此一来,倒也不至于心存歹心,冒险去抢范阳城。
庆皇自然也知晓这些,听到秦风的话后,也忍不住点头。
“老六说的不错,古往今来家国想要变强,素来都只有一件事儿要做。”
庆皇目光扫过其他的几个儿子,最后落在了秦雄英的身上。
“那就是均田。”
“可均田说白了,终究还是公平二字。”
“以往田地多寡,是重要的资产,可如今大庆黎民亿万,没有田地的人过多,也无法再如历朝历代一般,用田地来均衡财富。”
“朝廷上下,也一直没想出太好的法子,咱所能够做的,也无非是抑制豪强,这法子跟当年始皇帝迁移天下富户豪强到洛阳,其实没多大差别。”
“都是使用强权抑制罢了,也算不上什么太好的法子。”
秦风也没想到。
在这谨身殿上,庆皇竟然承认了自己的不足。
庆皇此生,功业已经至此,却愿意承认自己仍有不足之处。
这点上,兄弟几人触动都很大。
庆皇最终看向了秦风。
“一城的公平容易,一地的公平也算好做。”
“可要这天下南北,诸多行省,全都公平起来,又该如何去做?”
庆皇望着秦风,又扫过秦樉秦棣、秦博。
最后化作一声叹息。
“咱想尽了办法,也做不来,你们若有办法,大可施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