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弯小月 作品
第四百三十二章 赈灾
“那惊寒哥你现在准备怎么办?”
陆惊寒勾唇一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你打算如何做?”苏玉双问道。
“先让他蹦哒一段时间,等到了合适的机会,我自然会收拾他。”陆惊寒的眼睛眯了起来,“不过最近南岭发大灾,我估摸着皇帝也忍不住要对我动手了,我得去南岭躲一躲顺便收复民心,我给你安排了人手我怕他会派人暗杀你!”
苏玉双愣住了,“这么严重吗?”
陆惊寒点点头,“嗯,而且我还需要你在京城帮我筹集粮食银钱。”
“那惊寒哥,那你呢?”
“你先去,待你稳定好局势之后,我会再回京城。”陆惊寒继续劝解道。
“不行!”
“玉双,我不能够陪在你身边,我怕会保护不了你。”
苏玉双犹豫片刻,最终点了点头:“那好吧。”
“你乖,等我解决完皇室的事情,我一定回去找你。”
“好,我等你。”
在苏玉双的帮助下,南岭之灾有了很大的好转。
苏玉双看着他们眼中流露出对陆惊寒的景仰之情,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不枉费她努力了这么长时间,陆惊寒现如今在百姓心中有了好的口碑,赈灾花费的这些银钱也花的值了。
不过治安虽然有了保证,但粮食短缺一事却不是一朝一夕
就能解决的。
现如今南岭那边灾祸严峻,陆惊寒带着大量物资前往,陆临嘉也开放国库往南岭运送物资,皇城的粮食价位跟着上涨,百姓也是苦不堪言。
“也不知是怎么一回事,近日粮食价格虚涨,我总觉得怕是有什么大事发生了。”
“我觉得也是,莫不是要生出战争了?”
听着百姓的议论声,苏玉双的心禁不住提了起来。
南岭灾祸一事自然是不能让百姓知晓的,否则只会引得更多人人心惶惶,皇城若是大乱,陆惊寒那边就更加难以稳定时局。
当务之急必须解决粮食的问题,然而就算她想要筹集粮草,也得有场地发挥才行,毕竟城中这么多百姓,要满足大家需求的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况且筹措粮草一事终归不能太过张扬,一旦闹出太大的动静,要想收场就很难了。
苏玉双正苦恼不已的时候,突然接到了陆惊寒的来信。
陆惊寒虽然正处在鞭长莫及,倒是对灾情的形式了若指掌。
苏玉双正忧心粮食的事,他就来信告诉苏玉双,郊外庄子里有一片田地恰好是他用来种粮食以备不时之需的。
“我远在南岭,尚且无法顾及得上你,那处粮田你先用着,若是还有问题,再书信给我便是,万事有我,莫要一人承担。”
苏玉双看着陆惊寒简单的只言片语,虽说他没有在信中倾诉对她的思念,但他字句里都是掩饰不住对她的关心。
她
心里一暖,想象着陆惊寒此时就在她身边,用无限包容的深情目光看着她,忍不住将信纸贴在脸颊上。
察觉到信纸有异样,她皱了下眉头,立刻把信重新仔细翻看了下,才发现信纸居然内里还夹带了一张纸条。
她小心展开,密密麻麻的字迹跃然纸上。
原来不是陆惊寒吝啬于言语,他只不过是担心信中途生出意外落在别人手里,给她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苏玉双眨了眨眼睛,忍住眼眶里泛起的热意,一字一句读下去。
陆惊寒安排的很周全,他在宫里已经安排了忍受,准备随时接应她。
“等到此事尘埃落定,届时我们就能毫无顾忌的站在一起了。”
光是从陆惊寒深刻的笔锋中,苏玉双都能想象到他在写下这句话时是什么样的神情。
陆惊寒对她的感情,一点也不比她对他的少,只不过是他平时太过隐忍,这些他都用实际行动向她证明了。
苏玉双脸上不自觉泛起甜蜜的笑意,继续往下看。
陆惊寒零星给她讲述在南岭的生活,半点不提及南岭复杂的形式。
然而不用他说,苏玉双都能猜到,他不过是不想让她担心,故意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来转移她的注意。
虽然清楚陆惊寒那边的麻烦恐怕不小,但她也相信陆惊寒的能力。
陆惊寒心心念念要和她白首偕老,定然不可能被南岭困住,他一定很快就会平息南岭的乱局,早日回京。
苏玉双
坚信这一点。
信到最后,陆惊寒倒是破天荒提到了三皇子,话里话外都在讲述他对的满意。
“三皇子虽没有野心,但他素来有大才,且有容人之量和爱民之心,若不是皇上野心昭昭,我倒是觉得他比皇上更适合当皇帝。”
苏玉双看着这句话,心头微动,不自觉攥紧了手上的信纸。
她如果猜的不错,陆惊寒这是……想要放弃皇位?
想到这儿,苏玉双指尖禁不住微微发颤。
信的末尾,陆惊寒只留下简单的一句:“玉双,我愿许你一世一双人。”
苏玉双控制不住,眼泪一下子就哗哗滚落下来,一颗心更是柔软得跟浸泡在水里一样,软的不像话。
从来没有过一个男人,对她许下这样珍贵的誓言,尤其这个人还是陆惊寒。
即便是她刚来到这个世界,也能感受到他蠢蠢欲动的野心。
然而这个身为天之骄子的男人,明明她现在都已经为他把大半的路都铺好了,他自己也谋划到了现在这个地步。
苏玉双嘴上喃喃,禁不住摸了摸脸上的泪水,抽噎两声,又把陆惊寒写的信仔细看了几遍。
每一个字,她都在揣摩他在写的时候是怀着什么样的情绪。
她知道陆惊寒做出这样的决定究竟有多难,所以才更珍惜他的这份情感。
想到陆惊寒写下这句“一生一世一双人”时,板正的脸上流泄出一丝柔情,苏玉双禁不住失笑。
从前陆惊寒在她身边时可说不
出这么肉麻的话来,现如今离得远了,倒是嘴巴甜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