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认真靠谱的人
第二天一早,宁卫东终于不用早早卡着时间去等公交车。 吃完饭七点多,不紧不慢出门,一脚踹开车梯子,推自行车往外走。 好巧不巧,正好碰见白凤琴上学,斜挎着书包从屋里出来,嘴里还念叨着英语单词。 今年是全国统一考试,英语成为考试科目,虽然不计入总成绩,但在录取的时候,作为优先考量。 白凤琴看见宁卫东推着锃亮的自行车也是一愣:“卫东哥,你买自行车啦~” 昨天她就看见宁家窗户下边放着这台车子,却没往宁卫东身上想。 白凤琴心里有些瞧不起宁卫东,白长了一副好皮囊,却是个不学无术的。 偏偏这样的人还敢嫌弃她,简直岂有此理。 心里暗暗较劲,非要考上大学。 谁知才没两天,人家就买了新车。 白凤琴不由泄气,还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宁卫东不知道白凤琴的小心思,冲她点了点头,便径直过去。 出了胡同,来到大马路上,宁卫东开始加快速度。 真别说,宁伟搞来这台车子骑着相当轻巧,再加上宁卫东的身体素质,刚一上道就超过去一大片。 不到半个小时,宁卫东骑到厂子门口。 遇见相熟的人打声招呼,进到厂里先奔车棚。 把车子存上,才去签到点卯。 不知是专门等他,还是赶巧了,在签到时候,正好跟吴秉忠赶个前后脚。 完事宁卫东出来,吴秉忠也跟出来。 宁卫东情知他有话说,在前边阅报栏停下。 吴秉忠拿出烟递出去一根,假装俩人抽烟闲聊,低声道:“卫东,这两天你留点心……” 宁卫东心头一动,吴秉忠这话什么意思? 难道那边暗中有什么布置,这两天要图穷匕见了,逼着许进山有所应对? 宁卫东心里想着,嘴上说了声“知道了”,没跟吴秉忠多纠缠,径直去了西门。 吴秉忠这人算是比较聪明的,却也有限。 在宁卫东看来,他这个人最大的缺点就是爱自以为是的占小便宜。 就像这次,他上边人给他钱让他办事,他想的不是怎么把事办周全了,而是怎么把事办了,还能把钱截留下来。 宁卫东心中嗤笑,来到西门门卫室,意外看见许进山居然提前来了。 这明显不太常规。 平时许进山只有晚来,从来没早来过,至少这一年多,宁卫东没见过。 打了一声招呼,许进山点头应了一声。 宁卫东看出他心不在焉,再加上刚才吴秉忠找说的,不由得暗暗思忖,难道真要出事? 没过一会儿,王勇也来了,虽然跟平常一样,脸上带着笑,来到屋里,立即干活,宁卫东还是看出王勇也不在状态。 还真是瞌睡来了就给送枕头。 宁卫东正寻思借个由头去找李沛航,这不就来了。 虽然不知道具体什么情况,但看吴秉忠、许进山、王勇这仨人的表现,定是不寻常的。 上午,借屎遁出来,兜了个圈子直奔厂办大楼。 二次再来,宁卫东轻车熟路。 上次把头那间办公室仍敞着门,宁卫东径直过去,倒是没人追出来。 来到李沛航的办公室敲了三声,里边应了一声“进”。 “科长~”宁卫东反手关上门,往里边走了两步。 李沛航见是他,有一瞬间的意外,旋即笑着起身从办公桌后边出来:“卫东啊~有情况?” 李沛航能想到的,宁卫东找他的理由只有这个。 如果不是,只能说明宁卫东不懂事。 不懂事又怎么能做成事? 宁卫东立即点了点头:“科长,有点情况,我叫不准。” 李沛航暗暗点头,心说宁卫国这个弟弟还真不是草包,面上更热情:“别着急,坐下说。” 还是上次的位置,两人各自坐下。 宁卫东没废话,他现在没有跟李沛航卖关子的资格,直奔主题:“科长,刚才一上班吴秉忠就来找我……” 吧啦吧啦,言简意赅的把情况说了。 宁卫东没提许进山和王勇的状态,那是他个人的主观判断,没必要抖落出来。 这种臆测,对了不加分,弄错了却会减分,而且有卖弄的嫌疑,会让人觉着不老成、不稳妥。 宁卫东本来就年轻,更忌讳给人留下这种印象。 他现在要做的,并不是多出彩,而是让李沛航觉得,他是个认真靠谱的人。 果然,听宁卫东说完,李沛航觉着很舒适。 简练的语言,精准传递出要表达的信息,没有加入自己的判断,诸如‘我认为’‘我觉得’之类的。 此时他还没意识到,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其实是宁卫东段位比他更高。 从待人的态度,到说话的方式。 宁卫东穿越前,经历的事情,见识的高度,获得信息的渠道,都远不是李沛航能比的。 李沛航陷入思索:“难道许进山那边真出状况了?” 许进山是他的人,西门怎么回事,他心里清楚。 上次宁卫东来过,他就找过许进山,赶紧处理好手尾,是许进山没听话还是什么情况。 李沛航没说话,宁卫东也没出声。 片刻后,李沛航回过神,把宁卫东打发走,在办公室来回踱了几圈,当即也坐不住,出门往楼上去。 …… 厂长办公室,头发花白的李为兵站在窗户边上往下看着。 护厂队正在出操,一帮子人列队,倒也有模有样。 李为兵却直皱眉,厂里扩编护厂队,一直是副厂长王国强在推动。 王国强虽然是副厂长,但年富力强,背景很深。 再加上分流待业青年是眼下的重中之重,即使李为兵是厂里一把手,即使他心里不乐意,也只能捏鼻子认了。 李为兵也不是心疼那点工资,护厂队四百多人,工资往高了算,一人一月二十,拢共也才八千块钱。 这么大个厂子,根本不算什么,真让李为兵介怀的是因此产生的坏风气。 护厂队本就是无中生有,并没有必要性。 工资虽然只有正式工人一半,但红星厂一线工人什么劳动强度,一大帮人,啥也不干,就能拿一半工资,搁谁心里都得有想法,问一声,凭什么。 时间长了,必然工作懈怠,互相推诿,人浮于事。 李为兵能做的,也只能是严格要求保卫处,把护厂队的训练强度提上来,让其他人看见,这工资不好混。 正在这时,李沛航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