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尽六月 作品
第二百八十八章 操办婚事
高大壮见高娇娇笑呵呵,好奇询问杜衡捎回来什么口信。
高娇娇肯定不能说实话,就随口说杜衡考试考的不错,照这么下去,将来不仅不用交束脩,或许还能领到助学金。
高大壮等人一听这话也很高兴,纷纷夸赞杜衡是个读书的材料,将来一定前途无量。
听得不想在家里看高春花摆弄嫁妆,跟着来地里帮忙的刘小翠不由直撇嘴。
再有出息又能怎样,难道还能比得上她女婿?
哼,京城侯府那样的高门大户,杜衡这种泥腿子出身的人,跳脚也够不上。
没人注意到刘小翠的小动作,众人说说笑笑,继续开荒。
这些荒地是要用作药田的,杏林堂那边又来催了,稻田里的活儿忙完了,高大壮就带人赶紧开荒。
开荒这种力气活,自然少不了高娇娇。
在斜坡上牵牛犁地很是费力,忙活了半天她也累了,就去田埂上坐着歇会儿。
旁边长着几棵野李子树,树叶缝隙里透出已经指甲盖大小的李子,结的很密,看的人忍不住流口水。
高娇娇踮起脚,想摘一颗尝尝味儿,就听刘一手喊,
“这玩意儿现在很苦,吃了容易拉肚子。”
贪嘴被抓包,高娇娇有点尴尬,嘴硬道,
“我不吃,我就是觉得果子长的太密,想帮忙疏一下果。”
刘一手心知肚明,也不戳破,直接喊高娇娇,
“你陪我去林子里采几朵马蹄包吧,那几朵特别大,我怕自己采不好。”
高娇娇心想,马蹄包能有多大,了不起碗口大,有啥采不好的?
结果跟着刘一手进了林子才发现,他特意留的这几朵马蹄包,每个都有脸盆那么大。
高娇娇也有点不敢上手了,这玩意儿要是不小心碰破了,那不得喷一头?
“你还愣着干嘛?赶紧采了啊,这玩意儿不能再长了,保不齐哪天就自己爆了。”
刘一手自己不敢上手,催起人来倒是不客气的很。
高娇娇瞪了他一眼,想了想,直接采摘肯定不行,只能跟挖人参一样,连着土一起挖出来算了。
但挖出来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一步是怎么把马蹄包完好无损带回去。
高娇娇想了想,让刘一手采摘一些嫩草和大点的树叶,厚厚地铺满背篓,再把马蹄包小心翼翼放进去。
刘一手见马蹄包没有破,很是满意,冲高娇娇竖起大拇指,
“我就知道这活儿非你不可。”
高娇娇翻了个大白眼,啥非她不可,分明是别人都没空,她又是医馆的股东,这种费力不讨好的活儿除了她没人愿意做罢了。
把马蹄包采完,高娇娇见刘一手还不走,还在不远处翻啊翻,便好奇走了过去。
只见一个腐朽木桩底部,长着一簇亮黄色,看着像木耳和蘑菇杂交的奇怪东西,高娇娇忙一把拉起刘一手,
“你不会想采吧,这玩意儿看着就像是有毒的,那么黄。”
“不一定,有的颜色鲜艳的蘑菇也能吃。”
刘一手振振有词道,
“蘑菇这种东西品种非常丰富,咱们对有毒没毒的了解十分浅薄。
以我的经验,只需把蘑菇煮熟,用小汤匙舀半勺汤一点一点的喝。
要是感觉麻口就是有毒,而且是剧毒,赶紧喝淡盐水漱口。
要是没反应就再来半勺,两个半勺后觉得麻口是重毒。
要是喝了两个半勺还没问题,就继续来一勺,两三勺后才觉得麻口是轻毒。
四五勺麻口是微毒,有毒的当然不能吃,但是试过了五勺都没事,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吃了。”
高娇娇嘴角抽了抽,
“你一个大夫居然靠这种法子分辨有毒没毒?你就不能根据医书药经记载判断吗?”
刘一手反问道,
“那医书药经上的记载,不也是先人尝出来的吗?
古有神农尝百草,咱们现在喝两口有毒的蘑菇汤又算得了什么?”
高娇娇........
虽然很有道理,但她胆小怕死,所以这种事就让不怕死的人来吧。
不过,她还是得提醒刘一手一句,
“你这样的,就别成亲了。”
“为啥?”
“免得祸害旁人。”
“啊?”
刘一手不解挠头,他怎么就祸害旁人了?
不过他也没想要成亲啊,他觉得现在的日子很好,不向往媳妇孩子热炕头,那不是他所求。
高娇娇不关心刘一手毕生所求是什么,她只关心医馆什么时候能赚到钱,光指望附近乡民寻医问药,有点难。
对此,刘一手也很无奈,
“我已经按你说的,配制出多子丸和保胎丸了,也免费赠予村中想要生子的妇人,还帮她们调理身子。
在外头行医的时候,也想方设法向旁人透露我们医馆擅长这方面。
可我毕竟是个男子,还过于年轻,年轻妇人若不是十分信任,根本不会来找我,我能怎么办?”
高娇娇叹了口气,还是需要一个契机,把刘一手的名气打出去啊。
杨老大夫年岁大了,老刘大夫腿脚不方便,医馆还是得指望刘一手。
实在不行,不往生子这上头努力了,往跌打损伤上努力努力?
可他们医馆这个位置,主治跌打损伤实在是没有优势,总不能指着城里有钱人断了胳膊伤了腿,大老远跑来找他们医治吧?
别人还没到,死半路上可就糟了。
周围这些穷苦百姓身上,实在赚不到什么钱。
而医馆最赚钱的就是保胎和外伤,还有就是不大能见光的帮男子重振雄风什么的,他们又干不了。
唉,正经路子赚钱就是慢,还是劫富来得快啊。
可他们又不能真去当土匪,愁的高娇娇晚饭都多吃了一碗,撑的难受。
离成亲的日子不到一个月了,姚春香忙的团团转。
婚姻大事,操办起来自然麻烦。
喜服、喜被、喜帐、枕头、枕巾、喜帕等新人身上和新房里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剩下的就是婚宴了。
高长天的意思是既然要办,就要办的风风光光,这可是落户之后的第一次喜宴,一定要让全村父老吃好喝好。
姚春香知道高长天这是存了借喜宴给大家伙鼓劲的意思,虽说已经落户,可大家的心还是没落到实处。
世道混乱,外面还打着仗,天还旱,地里的收成不知道会有多少,大家即便手里有钱,即便日子越过越好,依然心里不安稳。
要不然也不会这么久了都没人张罗婚嫁,要知道两村合并后,村里到了该说亲年岁的姑娘小伙子可不少。
相互打听的人挺多,真定下来的却一个也没有。
究其缘由,还是担心不能在这里安稳长久地生活下去,怕轻易定下,害人害己。
人心不定,哪能扎根?
高长天他们想稳定人心,想借这次喜宴给大家吃个定心丸,姚春香自然要积极配合。
她叫来罗子娘几个商量了一番,又请教了包括老王在内的几个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终于定下了喜宴的菜单,敲定了喜宴的细节。
离成亲不到十天了,姚春香趁着吃饭,跟高长天最后再确定一下宴请宾客的名单。
既然大办,就不能只请村里的人,还要请外头的宾客。
桥下村相熟的人家,刻碑的师傅,岚县杏林堂的胡掌柜,还有打过好几次交道性情豪爽的酒楼掌柜.......
至于人家愿不愿意来,那是人家的事,他们只管把请柬送到了就行。
要是能借着这次喜宴拉近一下彼此的关系,自然最好;若是不能,他们也没什么损失。
除了这些,还有一些细枝末节也需要提前安排好。
成亲当天谁来充当全福人,谁来送亲,谁来迎亲,谁当司仪,谁负责迎客,谁来陪客,谁来送客........
一桩桩一件件,都要事先安排好,才不会事到临头了手忙脚乱。
高娇娇光听他俩说,就头疼不已,不敢想要是让她来操办,她得烦成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