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没有说话,而是眼眶微微湿润的看着南屿,全都是感激。
南屿也没有想要南江回答自己,揽着南江的手更紧了一些。
该看的都看完了,姐弟三人往回走的时候,南屿又不放心的嘱咐南江。
“我可跟你说,到时候你可千万别掉链子啊!
别三叔一说不行,你马上就站到三叔那边儿去了。
好不容易把三叔给弄来京都了,可不能再让他打退堂鼓。
种地那么累,三叔的腰就是好了,也得养好久才行呢!
地里的事儿还是都只能靠三婶儿,三婶儿一个女人,自己种那么多的地,还不要了她的命!
就算她们手里攥着钱,她们也肯定舍不得花。
赶紧都来京都吧,自己家有挣钱的营生,他们老两口也不用那么累了。”
南江认真的点了点头,心里也没有在动摇了。
两天以后,答应给霍老爷子的四位教官抵达了南屿家。
其实就是南屿直接从空间里兑换出来的村民,加持了个各种教官需要的技能,让人从外面把人给带回来的。
教官一到南屿家,直接就被负责老爷子安全的警卫员给截胡了。
南屿都没跟几个教官说上几句,就被直接给带走了。
南屿无语的看着已经驶离的车子,看向身边老爷子的另一位警卫员,“我说的真的,至于的吗?这么着急?!”
警卫员非常认真的看着南屿,重重的点了点头,说了句“至于”。
南屿还能说什么?他还有什么好说的?!
接下来的几天南栀南江他们都在准备上学需要的东西,也经常来往家和学校旁边的小院儿。
南屿跟着去看了一下,学校旁边的小院儿让南栀给收拾的,还很有书香气呢!
南屿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可给南栀添置的,就从空间里兑换了一个厨娘和一个铁傀儡出来。
厨娘就不用多说,负责南栀南江的饮食。
铁傀儡就负责这个院子的安保,再加上专门保护南栀的两个铁傀儡。
三个铁傀儡保护一个小院儿,绰绰有余了。
离开小院儿之前,南屿嘱咐了一下厨娘,以后就一直跟着南栀。
南栀在小院儿住的时候,厨娘就跟着来小院儿,南栀回家住的时候,厨娘也跟着一起回家,给家里人做饭吃。
给南栀安排完了厨娘,南屿又想起了自己家里。
现在老爷子的警卫都住到了家里,家里吃饭的人就多了。
虽然老爷子的警卫自己在一进院儿的小厨房里做饭吃,但南屿想着,这些人都是保护自己爷爷的,要是爷爷发生了什么事儿,还得指望着这些警卫保护老爷子呢!
南屿不能给这些人发工资,好歹管人家一天三顿好饭吧?!
毕竟保护的可是自己爷爷,是南屿的底气!
从小院儿回到了自己家,南屿就又兑换了两个厨子出来,一个放在一进院儿专门给警卫们做饭,一个负责南屿南屿他们的饭食。
只是这两个厨子来了家里以后,南屿发现吕薇又变的有些战战兢兢的了。
南屿稍微想了一下,就知道吕薇在想什么了。
这天晚上吃饭,南屿特意让吕薇跟大家一起吃饭。
在饭桌上南屿明确的跟吕薇说了,家里的大事儿小事儿都由吕薇管理,只要吕薇不生什么不好的心思,他一辈子都不会让吕薇离开。
吕薇就是他们家的大管家。
而且以后等南屿开始忙了,家里还真的就得让吕薇看着了。
吕薇在家里这么长时间了,南屿也看出吕薇是管家的一把好手,对吕薇的能力也没有任何的怀疑。
也就吕薇自己吓唬自己玩儿。
得了南屿的话,吕薇又恢复了正常,不再乱想了。
不知不觉的,明天就是南栀她们开学的日子了。
不仅是南栀南江,南星和小月亮明天也开学了。
这段儿时间老爷子就回家来看了一趟,又匆匆的离开了,都没跟南屿他们说多长时间的话。
南屿他们知道,老爷子身居高位,事儿肯定多。
这段儿时间肯定是国家有什么大事儿了,才让老爷子忙成这样。
几步路的事儿,老爷子都没有时间回家。
但他们谁也没有问过老爷子什么,都明白,老爷子忙的事儿大部分都是机密,不能说。
南屿吃过晚饭,晃晃悠悠的往沈喻之家走。
这些天沈喻之来南屿家的次数也比较少,南屿知道,沈喻之惦记着他家院子都买回来的事儿。
经过这些天的协商,大部分的人家都愿意拿钱搬走。
也有跟南屿派去协商的人商量换房子的,南屿的人看对方的要求也不过分,就直接同意了。
现在院子里除了沈喻之家,就还剩两家人说什么也不搬走了。
明天沈喻之就开学了,南屿除了想看看沈喻之,就是想问问这两家到底为什么不搬走。
只是南屿溜溜达达的走到沈喻之家的胡同,就看到了沈喻之正一个人坐在自家院子的大门口发呆。
“呦!这是哪家的俊俏小郎君啊?!”南屿调笑的坐到沈喻之的身边。
沈喻之侧头看向南屿,非常勉强的笑了笑。
一看沈喻之这表情,南屿就有点儿懵了。
“咋啦?!出啥事儿了?!”
沈喻之又勉强的笑了笑,非常违心的说了句:“没事儿。”
“你骗傻子呢?!你满脸都写着我有事儿,你却跟我说你没事儿?!”
沈喻之看着南屿,叹了口气,又向南屿来的方向看了看。
南屿身边开始有保镖跟随了,沈喻之是知道的,他只是想确定一下保镖能不能听到两人的对话。
南屿看沈喻之这意思,就对着两个保镖摆了摆手,两个保镖又退远了一些。
南屿自己的战斗力就不可小觑了,还让保镖跟着,完全就是做给别人看的,让老爷子安心的,其实他根本就不需要保镖。
看到保镖退远了,沈喻之又向胡同的两边都看了看,确定胡同里没有人。
沈喻之才又叹了口气,全身泄力的轻靠在了南屿的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