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濮阳城,丞相府内。
大水已经退去,毕竟当时的决口在第一时间就被曹军发现,曹军也想办法第一时间封堵了缺口。而经过几日的风干,濮阳城外的地面也已经干燥下来。
烛火摇曳中,曹操面色苍白地坐在主位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堂下众谋士分列两侧,空气中弥漫着压抑与凝重。城外不时传来伤兵的呻吟声,更添几分凄凉。
"诸位,"曹操的声音沙哑而低沉,"鸿沟一战,我军折损十万,高览、李通战死,于禁、曹纯被擒。张固虽也伤亡惨重,却仍有余力进逼濮阳。今日召集诸位,就是要商议下一步对策。"
荀彧率先起身,宽大的衣袖微微颤抖:"丞相,当务之急是稳定军心。我军虽败,但濮阳城高池深,粮草尚可支撑三月有余。不如固守待变,同时派人前往河北,催促各地增派援军。"
"文若此言差矣!"程昱猛地站起,花白胡须因激动而抖动,"张固新胜,士气正盛,若一味死守,只会坐以待毙。不如诈败诱敌,在城下设伏,待其攻城时一举歼灭!"
曹操目光微动,手指停在案几上:"仲德此计..."
"不可!"荀攸打断道,面色凝重,"张固麾下贾诩、郭嘉皆善谋略,岂会轻易中计?况且我军新败,士气低落,若伏击不成,濮阳危矣!"
堂内一时陷入沉默。司马懿站在角落,年轻的脸上闪过一丝算计。他缓步上前,拱手道:"丞相,懿有一言。"
曹操抬眼:"仲达但说无妨。"
"张固此战虽胜,却也损耗巨大。其后方新占之地民心未附,若我军佯装撤退,引其深入,再断其粮道,或可反败为胜。"司马懿声音平静,却字字如刀,"更重要的是,必须让刘备出兵。"
许攸突然冷笑:"司马仲达此言,莫非是要丞相放弃濮阳?刘备狼子野心,岂会真心相助?"
司马懿不慌不忙:"正因刘备心怀鬼胎,才更应拉他下水。张固若灭丞相,下一个必是刘备。此乃唇亡齿寒之理,刘备不会不懂。"
曹操眼中精光一闪,手指又开始了有节奏的敲击。沮授见状,连忙补充:"仲达所言极是。刘备屯兵洛阳已久,坐观成败。如今丞相新败,他必生异心。不如主动邀其共击张固,许以重利。"
"重利?"许攸嗤笑,"刘备想要的是整个中原!给他什么?兖州?还是河北?"
争论再起,谋士们各执己见。曹操闭目倾听,脑海中却浮现出鸿沟战场上堆积如山的尸体。忽然,他猛地睁眼,敲击声戛然而止。
"够了!"
堂内瞬间安静。曹操缓缓站起,身形虽瘦削却气势逼人:"诸位所言皆有道理,但眼下最紧要的,是如何让刘备出兵。"他目光如炬,扫过众人,"刘备若再坐视不理,待张固灭我,他必步后尘!我借他洛阳,就是为的今日!他不想出兵都不行!"
荀彧眉头紧锁:"丞相之意是..."
"我要让刘备不得不战!"曹操一拳砸在案几上,茶盏跳动,"诸位可有良策?"
程昱捋须沉吟:"不如散布谣言,称张固已与刘备密约,共分中原。张固必生怀疑,张固的注意力也会分散一些!"
荀攸摇头:"此计太过明显。不如派细作潜入洛阳,制造张固军袭击刘备边境的假象。"
司马懿忽然道:"丞相,可还记得当年吕布如何被我们与张固联手所灭?"
曹操眼中闪过一丝恍然:"你是说..."
"刘备最怕重蹈吕布覆辙。"司马懿微笑,"若让他觉得丞相已与张固暗中勾结,欲先灭刘备..."
许攸拍案叫绝:"妙计!刘备必然会生出疑虑,前来打探,若我们模棱两可,他必会选择先发制人!"
曹操来回踱步,突然停下:"不止如此。我要双管齐下——一面派能言善辩之士出使洛阳,晓以利害;一面佯装溃败,让刘备以为我即将撤往河北。他若想分一杯羹,就必须立刻出兵!"
"丞相英明!"众谋士齐声道。
曹操坐回主位,神色渐趋平静:"文若,你负责草拟给刘备的国书,言辞要谦卑,暗示我愿以兖州相让;仲德,你安排细作在洛阳散布张固欲吞并汉中的谣言;公达,你亲自监督,做出我军准备北撤的假象..."
一道道命令有条不紊地下达。谋士们领命而去,最后只剩司马懿一人留在堂内。
"仲达还有何事?"曹操抬眼问道。
司马懿深施一礼:"丞相,刘备非易与之辈。即便中计出兵,也必会首鼠两端。懿建议,同时准备应对刘备可能的背叛。"
曹操冷笑:"我岂会不知?刘备若敢临阵倒戈..."他忽然压低声音,"我已在黎阳秘密集结三万精兵,由曹仁统领。一旦有变,大军进入河内渡河,将当年本初的路线再走一遍!如此可断刘备归路!"
司马懿的双眼突然瞪大,流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同时心中涌起一股对曹操的深深钦佩之情。司马懿不禁感叹道:“丞相真是深谋远虑啊,懿实在是佩服至极!”
曹操微微一笑,显得颇为自信。他随意地挥了挥手,示意司马懿可以去执行所派事务去了。
随后,曹操用一种严肃而沉稳的语气说道:“去吧,告诉许褚,要加强城防,尤其是对粮仓的防守。如今濮阳内还有我军大量的粮草辎重,张固如果得知我的计谋,必定会不顾一切地猛攻。”
司马懿恭敬地躬身施礼,然后转身快步离去。随着他的身影消失在门口,大堂内顿时变得空荡荡的,只剩下曹操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里。
大堂内的烛火摇曳着,将曹操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投射在墙壁上,仿佛他的身影也在随着烛光的晃动而微微颤抖。曹操默默地凝视着那卷被他放在案几上的竹简,那是细作从张固的营中截获的军报。
"张固啊张固,"曹操喃喃自语,"你以为胜券在握,却不知这乱世之中,胜负往往在一念之间..."
他忽然剧烈咳嗽起来,帕子上沾染了点点血迹。曹操盯着那刺目的红色,眼中闪过一丝阴霾,但随即被更强烈的斗志取代。
"来人!"他高声唤道。
侍卫匆忙入内:"丞相有何吩咐?"
"去请满宠满伯宁,就说有要事相商。"曹操顿了顿,"另外,准备一份厚礼——把上次缴获的那对白玉璧取来。"
侍卫领命而去。曹操望向门外漆黑的夜空,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知道,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而刘备,将成为他反败为胜的关键棋子。
与此同时,濮阳城外的军营中,士兵们正在收拾行装。按照计划,他们将在三日后"北撤"。几个将领低声交谈着,不时望向洛阳方向。
"听说洛阳的刘备已经集结大军,随时可能出兵。"
"哼,那个伪君子,终于坐不住了?"
"小声点!丞相说了,这次要靠他救命呢..."
夜风掠过军营,吹散了低语,却吹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紧张与期待。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这看似平静的夜晚酝酿。
次日清晨,一支华丽的使团队伍从濮阳西门出发,向着洛阳方向疾驰而去。为首的正是以辩才着称的满宠,他怀中揣着曹操亲笔所书的密信,以及那对价值连城的白玉璧。
同一时刻,几队轻骑兵悄然离开濮阳,他们扮作商旅、农夫,目的地同样是洛阳。每个人都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在刘备的地盘上,播下猜疑与恐惧的种子。
曹操站在城楼上,目送这些人远去。身后,荀彧低声道:"丞相,此计若成,天下局势必将逆转。"
"文若,"曹操没有回头,"你说刘备会中计吗?"
荀彧沉吟片刻:"刘备虽伪善,却不愚蠢。但他更清楚,若丞相败亡,下一个就是他。所以..."
"所以他明知是计,也会出兵。"曹操接话道,眼中闪烁着冷酷的光芒,"这就是阳谋的妙处——让他不得不按我的棋路走!"
荀彧低头沉思道:“可是丞相,无论如何接下来咱们都要小心行事!可不能赶走一头狼,又引来一只虎!”
曹操微微点头,目光坚定:“文若放心,我自会谨慎。且待满宠他们到了洛阳,看刘备作何反应。”
此时,一名斥候快马奔来,在城下高声道:“丞相,张固营中似有异动,部分兵力开始向我军防线靠近。”
曹操神色一凛,随即冷静道:“传我命令,按计划佯装慌乱,做出准备北撤之态,但不可乱了阵脚。”
荀彧担忧道:“丞相,张固若识破我们之计,强攻濮阳,这可如何是好?”
曹操冷笑一声:“张固若如此,正中我下怀。他若攻濮阳,刘备必然更坚信我们已与张固勾结,或者认为我们会逃往河北!如此刘备定会加快出兵。届时,我军内外夹击,张固必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