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海峡两岸三地大联欢
夜色浸染着乡野,村校斑驳的白墙在月光下泛黄。
木窗框锈迹蜿蜒,栏杆边斜挂的“好好学习”褪了红漆。
刘锦玉和五丰小学校长魏瑞英,就在窗户边一边抽烟一边小声说话。
“还得是华子好抽。”刘锦玉感慨,“感觉比其他烟就是要纯。晚上熬夜抽完了,第二天嗓子不会痒!”
华子的烟气缭绕中,刘锦玉看见校门外虬结的荔枝树影婆娑,白日里晒蔫的阔叶此刻沙沙翻卷。
砖缝间的蟋蟀与蕉叶上的草蝉合鸣,蛙声忽从稻田漏进来,裹着温热晚风掠过石阶,将教室里昏黄的钨丝灯光吹得晃晃悠悠,仿佛旧课本里飘出的叹息。
这种景象,羊城里很难看见。
逸仙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刘锦玉。
此刻也颇有点诗兴大发的感觉。
不过眼前正在和他交谈的魏校长。
只会教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啊哦哦和咦呜咦,还有乘法表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
再说久居乡野,早就看腻了。
可没有刘锦玉这么多感慨。
“我自己倒是觉得。其实十块钱一包的华子,和两毛钱一包的合作牌烟,抽起来没什么不一样。”
“都是烟。”魏瑞英乐呵呵道,“都一样。”
刘锦玉心想,那你倒是把你的华子送给我抽啊。
一箱华子,假设二十条。
一条就算批发价是五十,那一箱也要一千块了。
一千块。
这都赶上刘锦玉一个月的工资、补贴和赚到的外快总和了。
内心略有点小受伤的刘锦玉,不想再和魏老汉谈抽烟这个话题。
刘副台长好奇地指了指身后,空调开的冰冰凉凉的临时宿舍,“魏校长,我们下午来的时候,空调都还没有。是傍晚装的”
刘锦玉作为副台长,在羊城已经是属于条件比较不错的家庭。
他都是今年收入比较稳定一点。才敢咬咬牙,了八千块钱在家里装了台空调。
就这都已经算是敢享受的。
可空调也不敢随时都开,一般也就晚上睡觉,热的真受不了时才会开。
哪里会像这里。
学校的教室看起来那么破,那么破的教室里居然装上了空调。
他刚才已经看过了。
这不大的学校,几乎每个教室、办公室都装上了空调。
看痕迹就知道应该是新装的。可能是今天下午他们来了以后,下去村子里采访时才装上的。
“是下午来装的。”
魏瑞英还是乐呵呵的样子,指腹摩挲着红塔山香烟,“魏子俊说,苦谁都不能苦孩子。穷什么都不能穷教育。空调都是他捐的,十三个教室和办公室装了十三台。”
十三台空调……丢雷楼某,台里的空调加起来都没这么多。
土老板真是有钱。
刘锦玉也不再问这么多空调,一起开起来到时候电费要怎么办。
一定也是被那土老板给包了。
看了看夜色中,略显破旧简朴的学校。刘锦玉好奇魏子俊连空调都捐了。
那怎么不多拿点钱,顺便把学校重新翻盖一遍。
“哦,也有的。魏子俊说让我和我们附近几个村的书记,向上面打报告。”
魏瑞英还是乐呵呵的,夜风吹起他发白的发鬓,“我们打算在几个村子中间,就在五丰山脚下盖新学校。魏子俊还说,到时候小学、初中、高中一起办。”
“魏子俊还说不用上面给钱。他自己拿钱建就好。”
至于说五丰村全体学生免学费。上林村、后溪村等村子的学生免一半。
还有肯来这边教书的老师,工资有额外补贴。
以及学生成绩优秀,能拿到相应奖学金这些事。
刘锦玉没问,魏瑞英自然也就没说。
烟抽完了,魏瑞英不放心地继续在学校里巡视。
十三台空调呢。
一台要七千多块。装下来九万多。
虽然说附近应该没谁有胆子,跑到学校里来偷空调。
这个被抓到了,是真可能被直接打死的。
可这些东西这么贵。魏瑞英作为校长,觉得自己是第一责任人,他是真心放心不下。
哪怕不熬夜守,现在也是警惕的很。
刘锦玉自己,则感慨着土老板真系丟它楼某的有钱。
接着就回屋吹空调了。
目前一共有两间教室改成了临时宿舍。
一间睡女同志,一间睡男同志。省台珠江台和羊城台的男同胞们,自然是住到了一起。
羊城电视台带队的,同样也是位副台长。说起来刘锦玉就略有点不爽。
珠江台是省台,来这边采访拍摄,那属于很正常的范围内的工作。
毕竟是省台嘛。
可羊城电视台你丫就是家地方电视台,平时播的都是羊城的家长里短。
负责的范围也是省城那一小块。
跑来干嘛凑热闹啊
都在羊城混,还是同行。刘锦玉倒是认识对方。
“张台长,没想到连你们也来。”
“刘台长,没办法。上面指定要我们来,不来也不行啊。”
“上面哦,是任务啊。那没办法了。”
“对啊。不过没想到这乡下地方,晚上睡觉居然能有空调。啧啧,这位魏老板那是真有钱啊。”
“确实有钱。他要是没钱,我们现在也不会跑到这地方。”
“……”
两人正用白话,和旁边几个同事交流着呢。
吱呀~
临时宿舍的门突然被推开。
一个今天他们见过的五丰村村民探头进来。
刘锦玉作为里面职位最高的。本来客气的想询问一下。
那个村民,却回头对身后道,“是这里了。几位同志,今晚你们就在这边休息。女同志住右边那间,男同志睡这边。有什么问题,找正中间校长室的校长就行。”
“好的。谢谢这位同志,感谢,咦,居然还有空调”
和里面刚才的对话,用的是正宗的白话不一样。
门口的对话,村民用的是潮式广普。
和村民对话的那人,说的却是一口正宗的京片子。
那魏姓村民也不说给里面的刘锦玉等人,和新来的这几个人介绍一下。
说完以后,对刘锦玉点点头,转身就走了。
足够大,铺了十张上下床的临时宿舍里,顿时是又进来了三个人。
轻轻作响的空调凉风中,刘锦玉礼貌跟对方打招呼,“你好,同志,我是珠江台副台长刘锦玉。这次率队来采访本省新农村建设,请问你们是”
对方是说普通话的。刘锦玉自己自然用上了广府普通话。
对方为首那人明显惊讶了下,随后笑着过来和刘锦玉等人握手。
“同行同行,没想到在这里见到同行。刘台长你好,鄙人陈汉圆。是京城央台的副台长。”
央台,副台长!
陈汉圆的自报家门,让临时宿舍里其余众人忍不住都看向了他。
刘锦玉更是和羊城本地电视台的张副台长对视一眼。
两人心里都“丢雷楼某”一下。
都在想,这么吊的他们两家电视台来就算了。
现在连京城都来人了。
这么离谱的
陈汉圆要是知道这两人心理活动的话。
那他只会乐呵呵的说一点都不离谱
甚至要是可以,老京城人陈汉圆甚至现在就想给魏子俊磕一个。
要是有人质疑陈汉圆这样做,未免太卑躬屈膝。
都td快二十一世纪了。
而且现在是新时代,人民当家作主,不兴以前那一套。
陈汉圆会说:“这事搁你身上,你也乐意给魏总磕几个!”
原因很简单。
陈汉圆和刘锦玉他们不一样。
他不是带人来采访的。
他是带着任务来粤省的。
什么任务
这年头,就算是央视那也是穷的快揭不开锅了。
有多穷
陈汉圆作为副台长,都已经td半年没发津贴、补偿,只发最底薪!
穷得台里有时候连出外勤的车,加油都靠赊欠!
创收创收!
必须创收。
国家给的经费就那么一点点。
再不创收,连工资也发不起。
连国家交代的最基本的工作也完成不了。
所有人都得完蛋!
新台长去年刚上任,就给所有人定了个基调——
创收创收!一切为了创收!
为此,以前的央视广告非常少。
对广告品牌方的要求也很高。
可去年开始,几乎是什么广告都能上央视。
前提是你要给钱。
陈汉圆本次南下,就是想在这边拉广告。
谁叫这边现在才是全国改开的先锋地。
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确实要比内地很多地方好许多。
央台在北方,已经收不到什么新的广告单子。
几个副台长,各自领到的任务,南下想办法接广告单。
陈汉圆排位比较靠前,自然领到了看起来比较简单的来粤省拉广告的任务。
之所以说比较简单,那不是因为粤省已经是全国最富了嘛
可谁能想到。
陈汉圆先是到了省城,了一个多星期却收获寥寥。
没办法,粤省这边,地方台珠江台太强势了。
本地老板生意很多都没做出省。大都只在本省活动。
真要找电视台打广告,当然是找本省最强势的珠江台更合算。
央台虽好,面向全国。可他们绝大部分人的生意,都还没有做出省去呢!
结果陈汉圆就只捞到了几根毛。
连二十万的广告单都没捞到。
陈汉圆只好再次南下,去了特区。
本意是想着特区港商和外商比较多,兴许可以捞几个赚外汇的广告单。
然而让央台和陈汉圆要失望的是,特区比羊城还离谱。
因为特区绝大部分的企业、工厂,现在其实都还是中小型占据更多。
别说让产品走出省里了,很多甚至连自己的品牌都没有。
都是给港商和港货,或者外商、外国货贴牌、代工的。
至于说港岛老板……有心想在央台打广告的,那早就自己找到京城去。
其他的连珠江台的广告都没去打,都在他们自己内部消化了。
陈汉圆在特区,连几根毛都捞不到。
出来这么久,了台里几千块的出差费。最后总共只拿了不到二十一万的广告单。
扣除成本和各种费用税收,估计最多也就只能把他们几个人这次出差的旅费赚回来。
心灰意冷的陈汉圆,本来都准备回转京城。
没想到峰回路转,有家叫五丰速递的公司找上了他们。
说准备找央台打广告,而且单子不会小。
陈汉圆自然是来了精神。
但对方说,这件事要找他们老板谈。
因为是他们老板准备在央台打广告的。
陈汉圆一问,他们说他们的老板现在在乡下。
要陈汉圆自己去谈。
陈汉圆老江湖一个。开始自然是觉得遇到了骗子。
td把人哄到乡下去干什。
有什么老板会住在乡下的
不过因为不好回去交差。
陈汉圆还是发动社会关系,主动调查了一下五丰速递和它背后的老板。
然后……然后自然是屁颠颠的往海陆安这边赶。
并且在今天晚上,见到了那位魏总魏老板。
见到了大老板,老陈还什么开场白都没讲。
大老板就说。
准备投个两千万,在央视打广告。
陈汉圆听完后眼睛都直了。
央视去年新领导上位,开始大力改革。
广告收入从过去一年几千万最多。
疯狂涨到了去年年底的两个多亿。
今年更是有希望突破三个亿以上。
可这些广告收入,那是央视多个频道七八个台,和几百家广告商共同贡献的。
在这之前。
央视接到的最大一单单笔广告收入。
那是唐僧的京城女首富老婆给她家生意打的广告——
每天各台插播三十条十五秒的广告。
一天一共三百三十条广告,持续时间一年。
广告费用三百万。
央台去年两三个亿的广告收入。
那都是这样十几万几十万,了不起一两百万。
一点点攒起来的。
魏大老板倒好,一上来就说要打两千万的。
虽然涉及的品牌有三四个,包括什么快递公司、电瓶车公司和科技公司。
但……这是两千万啊。
一年两千万啊!
这叫副台长如何镇定
直说了,这单陈汉圆要是能顺利拿下。
那他马上就能成为台里的第一大功臣。
接下来几年就算啥都不干。躺在功劳本上,都能比别人多混几年。
所以真不能怪老陈想给大老板磕几个。
他的心情是真的很迫切。
只不过这些,刘锦玉他们不知道而已。
陈汉圆也不会傻乎乎地和刘锦玉他们讲这些。
万一抢生意怎么办再说了,陈汉圆可没忘他在省城和特区的待遇。
一提到广告,那些本地老板都说就算想打广告,都会找珠江台或者本地特区台。
陈汉圆堂堂央台副台长,哪体验过这种情况
他不说。但刘锦玉等人却也是发现央台来的人,并没有带记者和摄影师这种采访用的工具和工具人。
搞得刘锦玉他们反倒好奇起来,好奇央台的人来干嘛。
而陈汉圆和几个本地同行们一聊。
自然也就知道了魏总打算请港岛大明星来老家表演唱歌的事情。
陈汉圆一边在心里感慨,土老板真t有钱真t败家。
嘴上却说:“这个好啊。这个要是做的好一点,是可以拿来做成宣传两地情谊,可以作为海峡两岸三地的重点宣传的!”
刘锦玉心想京城来的人就是不一样。
政治敏感拉满。
他们只想采访明星,采访乡村,搞一搞本省新乡村建设的报告。重点采访报道魏老板造福乡里的事迹,满足一下本省民众们的好奇心理。
这京城来的,直接就想到了这方面的宣传上。
“说是刘德、郭富程、黎鸣这些都会来。”刘锦玉笑着道,“就是不知道会不会有湾湾歌星来。如果主要是请港岛的,可能没有湾湾的来吧。”
陈汉圆还真是刚刚知道的。
刚才他和刘锦玉说的时候。只是随口提。
现在再听刘锦玉讲这些。
陈汉圆自己却越想越觉得似乎这么搞很有搞头。
他几乎是毫不犹豫,起身就往外面走。
好端端的在聊天呢,陈台长突然就往外面跑。
搞的宿舍里的刘锦玉他们有些莫名其妙。
不知道这么晚了,劳碌忙了这么久,这个央台的副台长想出去干嘛。
“陈台长,你这是”刘锦玉站起来好奇问道。
难道想去情。
如今已经不是附近几个村庄的村民来。
而是附近几个镇,甚至隔壁离得比较近的县那边都有人跑过来看热闹。
五丰村此时到处都是人,而听闻此事后。
据说市里的乔市长,直接让城区派出所和市局的干警,还有南旺镇镇上、陆县县里都抽调警力过来。
过来帮忙维持秩序。
当然了,也听说了五丰村和附近几个村子,自己也组建了临时治安队。
让一批年轻人们,出动维持秩序。
这才让人满为患的五丰村,暂时没出什么太大的差错。
“哦,我有点事,出去一下。”陈汉圆乐呵呵的敷衍,说完就跑。
他两个央台同事,也只好对刘锦玉他们笑了笑,随后跟了出去。
而不久后。
陈汉圆很是费了一番功夫。
终于在五丰村村公馆,把长途电话拨打了出去。
向台里和台长,汇报了他揽到巨额的两千万广告单子的同时。
也向台里,汇报了五丰村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事情。
陈汉圆隔着电话,声音又快又急地道:
“台长,要不你向上面反映一下。正值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谈判的关键时刻。要是我们台里,可以进行关于海峡两岸三地相关方面的文娱互动的采访。我们这种随时随地跟随民众呼声的做法,想必上面也是赞同的。”
去年才刚上任的台长羊伟光,听清楚了陈汉圆讲的来龙去脉。
还有陈汉圆的想法后,羊伟光也颇有些心动。
“会不会太仓促。你说后天就举行,时间上太急了。”
羊伟光在电话里说:“还有,如果只是来了港岛的明星,那也算不上两岸三地。”
陈汉圆能听出来台长其实已经心动。
“时间上完全来得及。台里现在就让人准备,明天直接坐飞机。晚上连夜赶车,后天白天应该就能到。后天晚上才进行的。”
“至于说这个歌星属地问题……台长。你要是有想法。那我试试硬着头皮,去找一找魏总不用多,只要能来一个湾湾歌星就够了!”
“而且,台长。我觉得这位魏总是个喜欢热闹的。要不然也不会有他们本地珠江台,甚至羊城本地电视台的人过来采访。”
“如果是这样。那我们把他老家搬上央台,在全国宣传一下。我想魏总老人家一定很高兴。”
“说不定到时候两千万的广告费,就变成了两千五百万,或者三千万……”
“你不用讲了。老陈。”
几乎是立刻,陈汉圆听到了电话那边的羊伟光,毫不犹豫的说,“你去找那位魏总聊一聊。这边我马上派人过去。还有,要是魏总那边没办法找到湾湾明星。那我这边来想办法!你找完了魏总,记得给我打电话,多晚我都等你!”
五丰村这边的陈汉圆。
听见羊伟光这么说,顿时脸上露出了将军得胜般的笑容。
他就知道,一说到广告、创收。
那就是在击打台长的死穴!
百试百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