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提前庆祝中秋节,中午吃了月饼还包了饺子,炒了一桌子菜,桌上有鱼有肉,在这个年代已经算是很奢侈了,当然苏念没让高婶她们全买,她知道对方生活不容易,她买了大部分菜。
吃完饭以后,苏念听到高婶念叨,现在好多厂子效益不行,说不定什么时候,她们工厂也要倒了。
她心思一动,“婶子,我记得你们那是是做棉被的吧,也算是纺织的一种,你有没有想过跟我一样,以后开个店啊。”
高婶愣了一下,然后哈哈大笑,“大妹子,你可别开玩笑了,你什么年纪我什么年纪啊。”
“你还年轻,能闯能拼,我都四十多岁的人,我大女儿结婚早孩子都有了。”
在这个年代,四十五岁已经算是大龄了,高婶的女儿都23岁有一个两岁的孩子了。
“做唠唠的人了,也就是在厂子里混口饭吃,没事的时候看看孩子,哪里还能出去闯。”
高婶做饭很好吃,而且这张嘴能说会道的,人也有眼力见,苏念觉得有点可惜,她毕竟是重生的人,从不觉得45这个年纪有多大,后世还有60岁的阿姨自驾游呢。
“我觉得您不老,我就是觉得您做饭厨艺这么好,不开店可惜了,”她夸赞了几句,惹得高婶哈哈大笑。
“还是我们念念会说话,我这做饭的水平哪能跟大厨比啊,撑死比一般的好点,而且我也不会做什么。”
苏念摇摇头,认真的夸赞了几句,“别的不说,就您做的饺子那真是一绝,您要是开店卖水饺,我绝对第一个支持。”
“当然了,李婶做的葱花饼也很香,配上胡辣汤绝了,比那些早餐店卖的好吃多了。”
比起高婶,李婶倒是有兴趣的多,“真的吗?念念你说我这水平推个小车去摆摊怎么样,有没有人买。”
“别说,我也觉得外面卖的东西不怎么样,还不如我做的呢,就那么一小块饼,成本撑死一两毛,还卖五毛钱一个,真够贵的。”
她脸上满是自信,“不然我去开店吧,刚好在家闲着没事。”
跟高婶不一样,李婶没怎么上过班,她家里有两套房没事收收租,另外帮人家做点零活,家里的老头子是个木工赚的也还可以,平时俩人收入反正够花,也能存点。
她家就一个女儿,不像高婶一儿一女。
以前有人说李婶为什么不再要个儿子,李婶也都立刻怼回去,“要什么儿子,我有女儿就够了。”
“别说养儿防老了,看看你们的老人吧,有几个是指望儿子的,还不是老了以后欺负闺女心软,去找闺女。”
她掐着腰,把那些好事的全都怼回去了。
“不是,你还真想折腾啊,”高婶夹着月饼,咬了两口含糊不清的说道,“你现在日子不挺好,又不需要给儿子买房娶媳妇,你没事折腾什么。”
两家的男人在另外一桌喝酒,高叔听到后跟着附和:“就是,好端端摆摊干嘛,你又不像我有个儿子要养。”
“老李啊,你怎么不说话,你快劝劝你家老婆子。”
李叔只是乐呵呵的喝酒,连连摆手:“随她去,随她去,来来来喝酒喝酒。”
男人不说话,李婶来了兴致,“念念啊,来你说说,摆摊怎么个摆法,我看街上很多人推着三轮卖吃的,你说我要不要也这样。”
“你别说,我早就有这想法了,这不是一直没实施,看到念念开店后,我蠢蠢欲动,一直想问问你呢,刚好今天你在,快跟我说说。”
说完后她还用胳膊肘捅了捅高婶,“你来不,一起啊,卖早餐起早点而已,你反正八点才去厂子里上班,那个点早餐摊都收工了。”
一般来讲卖早餐的都是在五点到八点之间,她们提前一天准备好东西,早点五点出门就行,到八点收工不耽误上班。
高婶心思一动,随即摇摇头,“不行,我早上还要给老高做饭,顺便帮着闺女看看外孙,晚上也要带孩子哪里有空准备这些啊。”
“要我说你也真是,你有空想这些,不如赶紧催催你家兰兰,兰兰都22了吧也不着急,我们老大20就结婚了。”
她们说话的时候,苏念默默吃饭没说话,她只是随口一提,也没想过改变她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