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开见月 作品

第253章 武力犁地

“不错。”没人发现,几百米的天空之中有一道身影双脚前后交错踩着一柄只有三尺长的飞剑悬浮上方,颇为满意的看着下方的这一幕。

赫然是长青。

没有打扰这些小家伙们练功,虽然说小家伙有点过分,毕竟长青也就大这些人几岁。

但是阅历,思想高度,长青只怕当这些人的爷爷都足够了。

第一次扎马步,断断续续的扎满了半个时辰,也就是一个小时,很多人腿酸疼得都快站不起来了。

壮虎说结束的时候,很多人想站起身,但是双腿一软,直接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喘息,满脸流汗,女孩子们也是香汗淋漓。

但是这些大多出生农家的女孩子们,她们的坚韧不比男孩子差多少,没有几个因为锻炼的辛苦而流泪的,即便流泪也是咬着牙坚持。

因为她们知道,这可能是改变人生命运的唯一机会!

让众人休息了半炷香的时间,壮虎又开始教导他们八卦拳中的静功,也就是打坐冥想,呼吸吐纳。

壮虎站在演武台上,双手叉腰,目光扫过台下汗流浃背的弟子们。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地说道:“现在,我要教你们如何呼吸吐纳,感知天地灵气。这是踏入炼气境界的关键一步,都给我打起精神来!”

他盘腿坐下,示意众人也照做。弟子们纷纷模仿他的姿势,有的因为腿酸而龇牙咧嘴,但还是努力坐直了身体。

“首先,闭上眼睛,放松全身。”壮虎的声音变得低沉而舒缓:“想象自己像一棵树,根扎在大地,枝叶伸向天空。”

他缓缓吸气,胸膛微微鼓起,继续说道:“吸气时,想象天地间的灵气从你的头顶百会穴进入,顺着脊柱向下流动,直到丹田。”

他的手指轻轻点在自己的腹部,“丹田就在这里,是储存真气的地方。”

“呼气时,想象体内的浊气从脚底的涌泉穴排出,回归大地。”他的呼吸节奏缓慢而均匀,仿佛在引导一种无形的能量流动。

“记住,呼吸要深、长、细、匀。”壮虎强调道:“不要着急,灵气就像清晨的雾气,需要耐心才能捕捉到它的存在。”

台下,弟子们紧闭双眼,努力按照他的指示去做。

铁柱皱紧眉头,全神贯注地感受着自己的呼吸,但除了心跳和血液流动的声音,他什么也没察觉到。

春芽的睫毛微微颤动,她想象自己站在一片田野中,微风拂过她的发梢,可那种传说中的灵气依然遥不可及。

本来他父亲不同意她来练武的,女孩子抛头露面和一群男人混在一起不好。

但是村长劝他说:“若是能被那位长青大人看中,你家春芽不是就土鸡变凤凰了,即便不被哪位大人看中,在武馆中也可能被那些富贵人家子弟看上,那也是好事啊。”

他父亲被这么一劝,顿时打开了思路,然后就同意了。

壮虎睁开眼睛,看到弟子们一脸困惑,笑了笑说道:“别灰心,第一天就能感受到灵气的人万中无一。当年我花了整整半月,才第一次捕捉到一丝灵气的波动。”

他站起身,走到弟子们中间,逐一检查他们的姿势:“肩膀放松,不要绷得太紧。”

他轻轻拍了拍一个少年的肩膀:“对,就是这样,保持呼吸的节奏。”

走到春芽身边时,他注意到她的呼吸格外平稳,赞许地点了点头:“不错,你的呼吸吐纳很自然,坚持下去,迟早会有收获。”

回到台上,壮虎总结道:“今天的呼吸吐纳就到这里。回去后,你们可以继续练习,但不要过度,以免走火入魔。记住,武道修行讲究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

弟子们睁开眼,有的揉着发麻的腿,有的还在回味刚才的感觉。虽然没有人感受到灵气,但他们的眼中都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壮虎看着他们,心中暗想:这些小家伙,或许有一天,真的能成为赤岭县的栋梁之才。

“解散!”他大手一挥:“明天同一时间,继续练习!”

弟子们纷纷起身,三三两两地离开演武场,讨论着今天的收获。尽管第一天无人成功,但他们对未来的修行充满了希望。

刚开始每天到武馆学习时间只花费一个上午,平常也不耽误那些帮助家里务农的弟子们干家务,务农种地。

等渐渐马步,静功,都有一定成就入门了,就可以开始重点教导八卦拳,马步,静功,这些回家也能练。

如果有不会认字的,武馆内还有扫盲私塾班,中午留下多学习一个时辰的认字。

整个赤岭县,开始了一场习武热潮。

一开始,大家没有绝对什么变化,渐渐的过了一个月,很多人就发现自己更加有力气了,人更精神了,干活都更有力更快了。

有的气血澎湃,力气多得无处发泄的小伙子,甚至都想把自己家耕地的牛给踹开了,然后自己套上牛枷去耕上二亩地!

这不是笑话,还真有人这么干了!

而且还不少。

不是每家每户都有牛的,很多人家没有牛都是租借别人家的牛,或者村里集体的牛,轮流用牛。

在武馆练武了两多月的李铁蛋,看着自己家的地,对旁边抽旱烟的老爹道:“爹,大伯家的牛还有两天才能借给我们,不如我在前面拉着犁,您在后面把着犁把?”

老李头没好气道:“你个傻小子,你能拉动?别把自己累坏了身子!”

李铁蛋嘿嘿笑道:“试试嘛,不行就算了,我在武馆也学了一个学期了,现在感觉浑身都有用不完的力气。”

老李头想了想,笑道:“行,那老子就看看我这二两五钱银子有没有打水漂!”

说干就干,反正也没卵事做,父子二人拿着农具就去地里。

李铁蛋将粗麻绳套在肩头,绳结深深勒进晒得黝黑的皮肉里。

他弯腰拾起地上的牛轭,榆木制成的沉重农具在他手中轻若无物。

少年咧嘴一笑,露出两排洁白不太整齐的牙齿:“爹,您就瞧好吧!”

“让你看看如今我的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