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雾缭绕、终年被氤氲湿气笼罩的山椒镇,总有说不尽的诡谲之事。镇外蜿蜒的山道上,布满青苔的石板路延伸向深山,路边歪斜的指路牌早已褪色,“生人勿近”四个字被藤蔓缠绕,透着股说不出的阴森。老一辈人常说,山椒镇背靠的千仞山,藏着些不该被世人知晓的秘密。
镇上有个名叫阿青的年轻书生,父母早亡,靠着族人接济,在镇西一间破旧的茅草屋里读书,一心盼着能考取功名,摆脱这穷苦日子。一日,阿青听闻邻村有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家中藏书无数,便决定前去借阅。
为了抄近路,阿青选择了那条鲜有人走的山间小道。时值深秋,山风裹挟着枯叶呼啸而过,四周寂静得可怕,唯有他踩在落叶上的“沙沙”声。行至半山腰,天色突然暗了下来,乌云密布,豆大的雨点砸落。阿青慌忙寻找避雨之处,忽见前方有一座古宅,朱漆剥落的大门半掩着,门内透出微弱的光。
他顾不上多想,冲进宅门。庭院内荒草丛生,几株枯树在风雨中摇晃,树影在墙上投射出狰狞的轮廓。穿过庭院,阿青来到一间亮着灯的屋子前,轻轻叩门。门缓缓打开,一位身着素衣的老妇人出现在门口。老妇人面容慈祥,眼神却深邃得让人捉摸不透。
“年轻人,快进来躲躲雨吧。”老妇人的声音轻柔,仿佛带着某种魔力。阿青道过谢,走进屋内。屋内陈设古朴,墙上挂着一幅幅奇异的画卷,画中皆是些面目狰狞的鬼怪,或是在啃食活人,或是在山间游荡,看得阿青心中发毛。
老妇人端来热茶,与阿青攀谈起来。交谈中,阿青得知老妇人独居于此,儿子外出经商多年未归。雨越下越大,老妇人热情地留阿青过夜。阿青推脱不过,便在客房住下。
夜半时分,阿青被一阵怪异的声响惊醒。他屏住呼吸,悄悄起身,循声来到隔壁房间。透过门缝,屋内的景象让他瞳孔骤缩:老妇人正对着一面铜镜,双手在脸上不停撕扯,那张慈祥的面容竟如面皮般被揭下,露出底下青面獠牙、布满血丝的恐怖面容。她的头发无风自动,嘴里发出阵阵怪笑。
阿青吓得浑身发抖,想要逃离,却发现双脚像被钉住一般。就在这时,老妇人突然转头,那双血红色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阴森森地说:“小书生,既然来了,就别走了吧。”话音刚落,阿青只觉一阵天旋地转,失去了意识。
当阿青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身处一间昏暗的地窖。四周堆满了坛坛罐罐,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腐臭味。角落里,蜷缩着几个衣衫褴褛的人,个个目光呆滞,形如傀儡。阿青想要呼救,却发现喉咙发不出任何声音。
老妇人的身影缓缓出现在地窖入口,她恢复了慈祥的模样,手中端着一碗散发着诡异绿光的汤。“喝了这汤,你们就不会再受苦了。”老妇人笑着说。众人如同被施了魔法,机械地接过汤一饮而尽。阿青惊恐地看着他们的身体渐渐变得透明,最后化作一缕青烟,被老妇人吸入体内。
阿青拼命挣扎,却无济于事。千钧一发之际,地窖的墙壁突然传来“轰隆”一声巨响,一道金光闪过,一位白发道士破墙而入。道士手持桃木剑,口中念念有词:“妖孽,休要作恶!”
老妇人见道士到来,面目瞬间变得狰狞,化作一团黑雾扑向道士。道士挥舞桃木剑,口中喝道:“天地玄宗,万炁本根!”桃木剑上金光大盛,与黑雾激烈缠斗。经过一番恶战,道士最终将老妇人制服,她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化作一缕青烟消散在空中。
道士救下阿青,告诉他,这老妇人本是山中修炼千年的恶鬼,专以吸食活人精气为生,已经害了不少路过的行人。道士在古宅中搜寻一番,找到了破解阿青禁制的方法。阿青恢复自由后,连忙跪地拜谢道士救命之恩。
“年轻人,这山椒镇周边邪祟众多,你日后定要小心。”道士说完,便化作一道金光消失不见。阿青心有余悸地离开古宅,此时雨过天晴,可他却感觉后背发凉,仿佛那恶鬼的眼睛,还在暗处死死盯着自己。
回到山椒镇后,阿青将自己的遭遇告诉了乡亲们。起初,大家都不信,直到有人在那座古宅中发现了累累白骨,才相信阿青所言非虚。自那以后,山椒镇的人更加忌讳那条山路,而关于那座古宅和恶鬼的传说,也在镇上传得越来越邪乎。
然而,这只是山椒镇众多诡异事件中的一件。此后,镇里又陆续发生了许多怪事:有人在深夜听到深山里传来婴儿的啼哭,循声而去却不见踪影;还有人在河边洗衣服时,被一双冰凉的手拖入水中,等被救起时,已神志不清......这些离奇的事件,都被镇里人记录下来,久而久之,便成了《山椒异闻录》,警示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莫要轻易涉足那充满未知与危险的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