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王子 作品

第二百一十九章:现在就开始准备!

此言一出,殿中顿时议论纷纷。一些年轻的大臣支持出兵,他们挥舞着手臂,大声说道:“对,出兵!给朝鲜一个教训!”

而一些年长的大臣则担心战争的后果,主张谨慎行事,他们皱着眉头,摇头说道:“不可鲁莽行事,战争的危害太大了。”

朱允熥看着大臣们争论不休,心中也在权衡利弊。

他深知出兵朝鲜并非小事,一旦开战,就没有回头路。但朝鲜的拒绝和挑衅,又让他咽不下这口气。

他缓缓走到宫殿中央,目光扫视着众人,说道:“诸位爱卿所言都有道理。”

“朕也明白战争的危害,但朝鲜如此不识大体,若不采取行动,朕难以向天下交代。朕若退缩,不仅会让朝鲜更加嚣张,也会让周边国家轻视我大明。”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朕决定,先按照杨士奇所说,加强边境防御,派遣细作了解朝鲜情况。同时,让兵部做好出兵的准备,调配粮草、武器,训练士兵。”

“若朝鲜依旧执迷不悟,朕必将出兵,收复朝鲜半岛,让他们知道冒犯我大明的后果。”

大臣们纷纷跪地说道:“陛下英明!”

商议结束后,大臣们各自回去执行任务。杨溥负责协调各方资源,为可能的战争做好后勤保障。他来到兵部,与官员们详细商讨粮草的储备和运输问题。

他皱着眉头,仔细查看地图,说道:“朝鲜地势复杂,运输粮草不易,我们要提前规划好路线,确保粮草能够及时供应。”

官员们纷纷点头,表示会全力以赴。

杨士奇则着手安排细作潜入朝鲜。

他找来经验丰富的情报人员,严肃地说道:“此次任务至关重要,你们要想尽办法了解朝鲜的军事部署、将领情况以及百姓的态度。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暴露身份。”

情报人员们领命而去,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杨荣协助朱允熥制定战略计划。他们在书房中,对着地图反复研究,杨荣说道。

“陛下,若出兵,我们可以先派海军封锁朝鲜的海岸线,切断他们的海上补给。然后陆军分两路进攻,一路从正面吸引敌军注意力,另一路从侧面迂回包抄。”

朱允熥点头表示赞同,说道:“此计甚好,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在印度那片广袤而炽热的大地上,烈日高悬,无情地炙烤着大地,扬起的沙尘弥漫在空气中,使得视野变得模糊不清。

朱柏和沐春站在一处视野极佳的高地上,他们的身影在风沙中显得格外坚毅。

朱柏身着一身黑色的铠甲,铠甲上的纹路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他皱着眉头,眼神坚定而锐利,紧紧地盯着远方那座坚固的关口。

这座关口是进入印度内陆的重要屏障,地势险要,两侧是陡峭的山峰,中间仅有一条狭窄的通道,易守难攻。

“沐将军,此关乃我军前进之阻碍,必须拿下。”朱柏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沐春同样身着戎装,他微微点头,目光在关口周围逡巡,思索着对策:“朱将军所言极是。不过此关地势险要,敌军必定重兵把守,我们需制定周密的战术。”

两人俯下身,仔细研究着摊开在地上的地图。朱柏指着地图上的各个关键位置,分析道。

“敌军在关口设有坚固的城墙和防御工事,正面强攻必然损失惨重。我们可以采用分兵合击的战术,我率领火枪队从正面进攻,吸引敌军的注意力。

你则带领火炮队和骑兵从侧面迂回,寻找机会突破敌军防线。”

沐春看着地图,眼中闪过一丝赞同:“此计甚好。我会带领部队沿着这条隐蔽的山路迂回至敌军侧翼,待你正面开火吸引敌军后,我便下令火炮队轰击,为骑兵冲锋创造条件。”

随着一声令下,朱柏带领着火枪队迅速向前推进。

士兵们步伐整齐,手中的火枪在阳光下闪耀着金属的光泽。他们一边前进,一边高呼口号,士气高昂。

烈日下,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的眼神中却透露出坚定和无畏。

当接近关口时,敌军发现了他们的行动,顿时箭如雨下。

密密麻麻的箭矢如同黑色的雨点般从城墙上倾泻而下,在半空中划过一道道弧线。

朱柏大声喊道:“盾牌手在前,火枪手上前射击!”

盾牌手们迅速组成一道坚实的防线,他们将盾牌高高举起,紧密相连,挡住了敌军的箭矢。

箭矢纷纷撞击在盾牌上,发出“砰砰”的声响。

火枪队则趁机上前,他们单膝跪地,将火枪架在盾牌的边缘,瞄准敌军,扣动扳机。“砰砰”的枪声在战场上回荡,硝烟弥漫开来。

一颗颗子弹呼啸着飞向敌军,敌军纷纷倒地,发出痛苦的惨叫。然而,敌军也不甘示弱,他们凭借着关口的坚固工事,顽强抵抗。

他们用投石机和弩炮向朱柏的部队发射石块和弩箭,巨大的石块带着呼啸的风声砸向地面,溅起阵阵尘土;锋利的弩箭则如毒蛇般射向士兵们,给朱柏的部队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一名年轻的士兵被一块石块击中,摔倒在地。他痛苦地呻吟着,鲜血从伤口处不断涌出。

旁边的战友见状,迅速将他扶起,简单地包扎了一下伤口,然后又投入到战斗中。

朱柏看着眼前的场景,心中一阵心疼,但他知道此时不能有丝毫的退缩,他大声喊道:“将士们,坚持住!胜利就在前方!”

与此同时,沐春带领着火炮队和骑兵从侧面迂回。

他们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进,小心翼翼地避开敌军的巡逻队。

山路两旁是茂密的树林和陡峭的悬崖,稍有不慎就会坠入深渊。

士兵们紧紧地抓住缰绳,控制着马匹的步伐,艰难地前行。

当接近敌军的侧翼时,沐春下令火炮队准备开火。

火炮手们迅速将火炮架好,他们熟练地装填弹药,调整火炮的角度。

沐春站在一旁,眼神紧紧地盯着敌军的阵地,等待着最佳的时机。

“开火!”

随着沐春一声令下,一门门火炮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炮弹如雨点般落在敌军的阵地上。

顿时,敌军阵地上硝烟弥漫,惨叫连连。巨大的爆炸将敌军的防御工事炸得粉碎,石块和残骸四处飞溅。

敌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乱了阵脚,他们纷纷四处逃窜,惊慌失措。

沐春抓住时机,带领骑兵发起冲锋。

骑兵们挥舞着长刀,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军。他们的战马嘶鸣着,马蹄声如雷般响彻大地。

在骑兵的冲击下,敌军的防线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骑兵们在敌军中横冲直撞,杀得敌军丢盔弃甲。

一名骑兵挥舞着长刀,砍向一名敌军士兵,敌军士兵来不及反应,便被砍倒在地。

另一名骑兵则用长枪刺穿了一名敌军的胸膛,敌军士兵惨叫一声,倒在地上。

然而,敌军并没有完全溃败。

他们很快组织起了反击,一些精锐的士兵组成了敢死队,向沐春的骑兵队冲来。

他们手持长刀和盾牌,不顾生死地冲向骑兵。

骑兵们与敢死队展开了激烈的近身搏斗,刀光剑影,血肉横飞。

一名骑兵被敌军的长刀砍中了手臂,鲜血直流,但他仍然紧紧地握住缰绳,用另一只手挥舞着长刀,继续战斗。

沐春看到局势有些僵持,他大声喊道:“火炮队,继续轰击敌军后方,打乱他们的增援!”

火炮队再次开火,炮弹准确地落在敌军的后方,将敌军的增援部队炸得七零八落。

敌军的敢死队失去了后援,逐渐陷入了困境。

朱柏在正面看到敌军的注意力被沐春吸引,他趁机下令火枪队发起新一轮的攻击。

火枪队再次向前推进,他们一边射击,一边向前冲锋,逐渐逼近关口。

在朱柏和沐春的前后夹击下,敌军渐渐抵挡不住。

他们的防线被彻底撕开,士兵们纷纷溃逃。朱柏和沐春乘胜追击,一举攻下了这座关口。

当他们的旗帜在关口上飘扬时,士兵们欢呼雀跃,庆祝着胜利。

朱柏和沐春站在关口上,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

这场战斗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战场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士兵们的尸体,鲜血染红了大地。

消息传到印度国内,顿时引起了一片恐慌。首都的街道上,人们奔走相告,脸上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商店纷纷关门,人们开始囤积粮食和生活用品,以备不时之需。

在王宫之中,大臣们和将军们聚集在一起,忧心忡忡地商议着对策。

宫殿内气氛压抑,烛火在微风中摇曳,仿佛也在为国家的命运而颤抖。

一位大臣站起身来,他的脸上写满了忧虑:“陛下,如今敌军已经攻下了重要关口,我军节节败退,首都危在旦夕。臣以为,陛下应该先搬离首都,以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