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问题,是时候解决了。”
朱允熥喃喃自语道,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他深知,朝鲜半岛地理位置重要,若能将其纳入大明版图,不仅能扩大大明的疆域,还能增强大明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让大明的威严远播四方。
想到此处,朱允熥猛地一拍桌子,“砰”的一声巨响在宫殿内回荡。
他大声说道:“来人,传杨溥、杨士奇和杨荣等大臣进宫商议国事!”
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太监领命而去,脚步匆匆,衣摆随风飘动。
不一会儿,杨溥、杨士奇和杨荣等大臣匆匆赶来。他们身着朝服,神色恭敬,脚步沉稳地走进宫殿。
看到朱允熥后,他们整齐地跪地行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整齐而响亮。
朱允熥摆了摆手,说道:“平身吧。今日召你们前来,是要商议朝鲜半岛的问题。如今新战舰已经建成,我们有足够的实力解决这个搁置已久的难题了。”
他的目光扫视着大臣们,眼神中充满了自信和期待。
大臣们听后,纷纷挺直了身子,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宫殿内的气氛也随之变得紧张起来,仿佛空气都凝固了一般。
朱允熥看着大臣们,说道:“朕认为,我们可以直接武力占领朝鲜半岛。有了新战舰,我们的海军实力大增,陆军也训练有素,拿下朝鲜半岛不在话下。”
他的语气坚定,充满了霸气。
杨荣率先开口,他微微皱眉,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他向前迈了一步,恭敬地说道:“陛下,武力占领固然能够迅速解决问题,但也会带来诸多隐患。”
“朝鲜半岛与我大明接壤,若我们贸然发动战争,可能会引起当地百姓的反抗,导致局势动荡不安。”
“而且,战争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对我大明的国力也是一种消耗。”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深思熟虑。
朱允熥听后,脸色微微一变,眉头皱得更紧了。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悦,说道:“难道就任由朝鲜半岛游离于我大明之外吗?”
“他们表面上对我大明称臣,实际上却心怀鬼胎,时常在边境挑起事端。”
“前些日子,他们还扣押了我大明的商船,这简直是对我大明的挑衅!”他越说越激动,双手紧握成拳。
杨士奇也上前一步,他的神情温和而坚定,说道:“陛下息怒。臣理解陛下的心情,但武力并非唯一的解决办法。”
“我们可以先尝试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若朝鲜方面拒不合作,再考虑动用武力也不迟。”
“毕竟,战争一旦爆发,受苦的还是百姓。我们应该以仁义为本,让朝鲜百姓感受到我大明的恩泽。”
朱允熥有些不悦地说道:“和平的方式?他们会轻易答应并入我大明吗?这么多年来,我们对他们仁至义尽,他们却不知感恩。”
“他们仗着有一些地势之利,就敢在我大明面前如此放肆。朕实在是忍无可忍!”
他猛地站起身来,在龙椅前走来走去,显得十分焦躁。
杨溥上前一步,说道:“陛下,朝鲜方面或许有他们自已的顾虑。我们可以先派使者过去,向他们说明并入我大明的好处。”
”我大明地大物博,文化昌盛,若朝鲜并入我大明,他们可以享受我大明的庇护,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而且,我们可以承诺保留他们的一些自治权,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自已的文化和习俗。这样既能显示我大明的大度,又能让朝鲜方面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朱允熥陷入了沉思,他停下脚步,双手抱臂,眼神中透露出犹豫。过了一会儿,他说道:“派使者过去,他们要是拒绝怎么办?”
“到时候岂不是让我大明颜面尽失?而且,他们要是趁机加强防御,我们再出兵就会更加困难。”
杨荣说道:“陛下,若他们拒绝,我们也有了充分的理由动用武力。”
“而且,在使者前往朝鲜之前,我们可以做好军事准备,一旦谈判破裂,立即出兵。这样既能显示我大明的诚意,又能让朝鲜方面知道我们的决心。”
“同时,我们可以派遣一些细作潜入朝鲜,了解他们的军事部署和民心所向,做到知已知彼。”
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发表着自已的看法。
宫殿内的气氛变得热烈起来,大家都在为如何解决朝鲜半岛的问题出谋划策。
朱允熥听着大臣们的讨论,心中的想法也逐渐清晰起来。
他缓缓坐回龙椅上,说道:“好吧,朕就采纳你们的建议,先派使者过去说明朝鲜应该并入大明。但使者一定要选好,必须是能言善辩、有胆有识之人。”
杨士奇说道:“陛下放心,臣认为可以选派礼部侍郎李大人前往。”
“他学识渊博,口才出众,曾经多次出使周边国家,有着丰富的外交经验。而且,他为人正直,忠诚于陛下,定能不辱使命。”
朱允熥点了点头,说道:“好,就派李大人前往。同时,让兵部做好军事准备,以防万一。”
“朕要让朝鲜方面知道,我大明既有和平解决问题的诚意,也有动用武力的决心。”
大臣们纷纷跪地说道:“遵旨!陛下英明!”
商议结束后,大臣们各自回去准备。
杨溥、杨士奇和杨荣等人聚在一起,继续讨论着使者出使的细节。
杨荣说道:“此次使者出使,责任重大。我们要为李大人准备一份详细的方案,让他清楚地知道如何与朝鲜方面谈判。”
“方案中要详细列出并入我大明的好处,如贸易往来、文化交流、军事保护等,让朝鲜方面能够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杨士奇说道:“没错,我们还要考虑到朝鲜方面可能提出的问题和要求,提前想好应对之策。”
“比如,他们可能会担心失去自已的独立性,我们要向他们解释清楚自治权的范围和保障措施。”
杨溥说道:“而且,我们要为李大人准备一些礼物,以显示我大明的友好和诚意。可以挑选一些珍贵的丝绸、瓷器和茶叶等,这些都是朝鲜方面所喜爱的物品。”
在大明都城那巍峨壮丽的宫殿中,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如金色丝线般洒落在光洁的地面上。
朱允熥端坐在龙椅之上,龙袍上的金线在光影中闪烁,彰显着无上的威严。
他目光深邃,扫视着下方整装待发的使者,声音沉稳而有力地说道:“你此次前往朝鲜,身负重任。”
“务必向他们清晰阐明朕的意思,让他们明白并入我大明,于他们而言是百利而无一害。若他们能顺应大势,和平并入,朕自会论功行赏,保朝鲜上下安稳富足。”
使者单膝跪地,额头触地,恭敬地回应道:“陛下放心,臣定当不辱使命,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朝鲜君臣,为我大明开疆拓土、四海归心贡献绵薄之力。即便前路荆棘满布,臣也万死不辞。”
使者起身,带着一队身着整齐、精神抖擞的随从,怀揣着朱允熥的旨意,跨上骏马。
马蹄声嗒嗒作响,他们浩浩荡荡地离开了都城。
一路上,使者骑在马上,脑海中不断构思着说服朝鲜君臣的言辞,心中满是使命感。
他想象着自已成功说服朝鲜国王和大臣,凯旋而归时,接受朱允熥嘉奖、众人敬仰的荣耀场景,嘴角不禁微微上扬。
而在大明的朝堂上,大臣们围坐在一起,低声讨论着此次使者出使之事。
杨溥轻抚着胡须,忧心忡忡地说道:“希望此次使者能顺利说服朝鲜方面,避免一场战争。战争一起,生灵涂炭,百姓受苦啊。”
杨士奇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说道:“是啊,和平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对我大明和朝鲜百姓都是好事。但朝鲜方面向来倔强,不知此次使者能否成功。”
杨荣则自信满满地说道:“我等只需静待佳音。使者能言善辩,且我大明国力昌盛,朝鲜若能并入,实乃他们的福气,他们没理由拒绝。”
在朝鲜的王宫,宫殿建筑风格独特,红墙绿瓦在阳光下显得古朴而庄重。
宫殿内,朝鲜国王正坐在王座上,王座由檀木雕琢而成,上面镶嵌着宝石,散发着神秘的光芒。国王身着华丽的服饰,眉头紧锁,与大臣们商议着国内的事务。
宫殿内弥漫着一股严肃的气氛,大臣们表情凝重,各抒已见,争论声此起彼伏。
突然,一名侍卫匆匆走进宫殿,单膝跪地,大声禀报:“陛下,大明使者求见。”
朝鲜国王微微皱眉,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悦,说道:“宣。”
使者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宫殿,他的眼神中透露出自信和从容。
他走到宫殿中央,向朝鲜国王行了一个大礼,说道:“陛下,在下奉大明皇帝朱允熥陛下之命,前来传达陛下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