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王子 作品

第一百九十九章:投降的一律砍了!

此言一出,一位脾气暴躁的将军立刻站了出来,大声反驳道。

“和解?亏你说得出口!我们印度帝国的军队向来英勇善战,怎能轻易向大明低头?这简直是懦夫的行径!”

文臣不甘示弱,涨红了脸说道:“将军,如今大明军队势如破竹,我们已经连失关口。”

“战争只会让更多的百姓受苦,国家的损失也会越来越大。和解是为了保存实力,日后再图发展。”

将军气得吹胡子瞪眼,指着文臣的鼻子骂道:“你懂什么军事!战场上的事情你根本不了解。”

“我们只是一时大意才让大明军队钻了空子,只要重新整合兵力,我们一定能反败为胜。”

文臣冷笑一声,说道。

“将军,你说得倒是轻巧。可如今国内已经骚乱不断,百姓们都对战争感到恐惧。再这样打下去,只怕还没等到与大明军队决战,国内就先乱起来了。”

其他文臣也纷纷附和:“是啊,将军,我们不能只考虑军事上的胜负,也要顾及国家的稳定和百姓的安危。”

将军们听了,更加愤怒,另一位将军大声吼道。

“你们这些文臣,只知道纸上谈兵。要是按照你们的意思去和解,我们印度帝国的尊严何在?以后还怎么在其他国家面前立足?”

文臣们也毫不退缩,一位年长的文臣说道:“尊严固然重要,但如果国家都没了,尊严又有何用?我们应该以国家和百姓的利益为重,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所谓的尊严。”

双方你一言我一语,争吵得不可开交,宫殿内的气氛变得异常紧张。

国王坐在王座上,看着

他猛地一拍王座,大声吼道:“都给我安静!成何体统!”

众人这才安静下来,纷纷低下头。国王扫视着众人,说道。

“和解?绝不可能!我印度帝国岂会向大明低头!那些将军们,你们说说,该如何挽回这局面?”

将军们面面相觑,其中一位年长的将军鼓起勇气说道。

“陛下,这次是我们的失误。我们会重新整合兵力,制定更严密的作战计划,下次一定能击败大明军队。”

然而,又有几位文臣站了出来,再次提出和解的提议。

“陛下,战争只会让百姓受苦,如今国内已经骚乱不断。与大明和解,我们还能保留一定的实力,日后再图发展。”

一位文臣恳切地说道。

国王愤怒地扫视着这些文臣,大声说道:“你们这些胆小鬼!只知道求和。我印度帝国的尊严不容践踏,我要再次整合兵力,主动出击,击破大明军队的进攻!”

他的声音充满了决绝和威严。

在印度帝国的大街小巷,百姓们都在谈论着关口被攻破的消息。

集市上原本热闹的景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愁云惨雾。

人们的脸上写满了紧张和害怕,仿佛末日即将来临。

朱柏和沐春的心理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他们派人在印度境内散发传单,宣传大明军队的强大和仁慈,告诉百姓们只要投降或者支持和解,就能免受战争的苦难。

这些传单如同雪花一般,飘落在印度的各个角落。

一位老妇人坐在自家门口,手里拿着一张传单,眼中满是忧虑。

她对旁边的邻居说道:“这战争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啊?我的儿子还在军队里,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也许和解是个好办法,至少能让我们过上安稳的日子。”

邻居点了点头,说道。

“是啊,我也听说大明军队不会伤害百姓。现在国内这么乱,再打下去,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在一些村庄里,百姓们聚集在一起,讨论着投降与和解的事情。

“我们不能再让孩子们去打仗送死了,投降吧,也许能有一条活路。”

一位村民大声说道,得到了很多人的响应。

然而,也有一些人对投降和和解持反对意见。

“我们是印度人,怎么能向大明投降呢?这是对我们国家的背叛!”一位年轻人愤怒地说道。

于是,民间也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投降与和解,另一派则坚决反对。

双方争论不休,使得整个印度帝国的局势更加混乱。

国王不顾文臣们的反对,坚定地决定再次整合兵力,主动出击。他召集了所有的将军,在宫殿内召开了军事会议。

“诸位将军,这次我们要制定一个详细的作战计划,务必要击败大明军队。我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重新训练士兵,准备武器和粮草。”

国王严肃地说道。

将军们纷纷领命,开始着手准备。

他们在全国各地招募士兵,训练新兵,同时加强对现有军队的训练。

武器工匠们日夜赶工,打造着锋利的刀剑和坚固的盾牌。

粮草官们四处征集粮草,确保军队有足够的物资供应。

在训练场上,士兵们喊着口号,进行着艰苦的训练。

他们的汗水湿透了衣衫,但没有人喊累。

将军们在一旁严厉地监督着,不时地纠正士兵们的动作。

“你们要记住,我们是印度帝国的勇士,我们要为了国家的尊严而战!”

一位将军大声喊道。

然而,在这紧张的备战过程中,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一些士兵对战争感到恐惧,他们私下里议论着投降和和解的事情。

“这战争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我们真的能打赢大明军队吗?”

一位士兵小声地说道。

这些言论被将军们听到后,他们立刻进行了严厉的镇压。

“谁敢再提投降和和解,军法处置!”将军们大声吼道。

在印度帝国积极备战的同时,朱柏和沐春也没有闲着。

他们密切关注着印度帝国的动向,同时继续开展心理战。

“印度国王如此固执,不肯和解,那我们就用武力让他屈服。”朱柏对沐春说道。

沐春点了点头,说道:“没错。不过,我们也要注意印度帝国的民间动向。现在民间有很多人支持投降和和解,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分化他们的内部力量。”

于是,他们派人深入印度帝国的民间,与那些支持投降和和解的百姓取得联系,鼓励他们继续发声,给国王施加压力。

在印度王宫内,国王虽然表面上坚定地要主动出击,但内心也有一丝担忧。

他知道,这次战争的胜负关系到印度帝国的生死存亡。

“希望将军们能制定出一个好的作战计划,这次一定要击败大明军队。”

国王在心中暗自祈祷。

而那些主张和解的文臣们,并没有放弃。他们在私下里商议着,试图寻找机会再次说服国王。

“国王陛下如此固执,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国家走向灭亡。我们要想办法让他改变主意。”一位文臣说道。

印度帝国的局势如同暴风雨前的海面,表面上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一场大战即将来临,而印度帝国的命运,也将在这场战争中得到最终的裁决。

金碧辉煌的大明宫殿内,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下一片片斑驳光影。

宫殿的立柱上缠绕着金色的龙纹,在光芒的映照下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

殿内铺着光洁的大理石地面,倒映出宫殿的奢华与威严。

朱允熥端坐在龙椅之上,身着明黄色的龙袍,袍上绣着精致的云纹和金龙图案,头戴冕旒,神情庄重而威严。

他的眼神深邃而锐利,仿佛能洞察一切。在他下方,是一排排整齐的朝臣,他们身着朝服,静静地站立着,等待着即将到来的外交会面。

今日,朱允熥决定接见黑羊王朝、白羊王朝和奥斯曼帝国的使者。

这三个国家在中亚和西亚地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与大明的交往也日益频繁。

朱允熥心中有着自已的谋划,他希望通过与这些国家的合作和贸易,扩大大明的影响力,同时也为大明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

首先被引入殿中的是黑羊王朝的使者。使者身着华丽的长袍,头戴精致的帽子,上面镶嵌着各种宝石,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他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宫殿,向朱允熥行了一个大礼。

“陛下,我代表黑羊王朝向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我们黑羊王朝一直对大明的繁荣和强大充满了敬意,希望能与大明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

使者恭敬地说道。

朱允熥微微一笑,说道:“贵国使者远道而来,辛苦了。大明也一直希望能与贵国加强交流与合作。不知贵国在哪些方面有合作的意向呢?”

使者连忙说道:“陛下,我们黑羊王朝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黄金、白银、宝石等。”

“我们希望能与大明开展贸易往来,将这些资源运往大明,同时也希望能从大明进口丝绸、瓷器、茶叶等特产。不过,关于贸易的税率,我们希望能得到一定的优惠。”

朱允熥听后,并没有立刻答复,而是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茶,缓缓说道:“贵国的矿产资源确实是宝贵的财富,大明也有兴趣与贵国进行贸易。”

“但税率一事,关乎我大明的财政收入和贸易政策,需谨慎考量。贵国希望的优惠幅度是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