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京唐 作品

第454章 果然再怎么世上最好的皇玛法,也抵不过人家亲阿玛

    啊这……

    福晋跟宋氏不明白皇上的考量,但却记得自家王爷的叮咛嘱咐:不管小家伙心里叭叭了什么惊世骇俗之言,都一五一十地转达给皇上,切莫擅作主张。

    否则小家伙童言无忌肯定没事,她们被发现欺君却很可能得逝。

    借着给太后请安为由入宫的四福晋乌拉那拉氏不敢怠慢,如实转达。

    康熙整个皇帝都有些紧张:“确定小家伙说的不是皇玛法,而是直唤朕年号了?”

    四福晋恭敬行礼:“事关重大,儿媳不敢有丝毫隐瞒。”

    其实也知道这事儿九成九真,但还免不了抱着一丝丝侥幸的康熙闭了闭眼。他身边的大阿哥赶紧给倒了杯茶:“皇阿玛别紧张,这其实也不是坏事。”

    “毕竟您就是再怎么怕露馅,也没打量着让一切都按历史上的进程进行。”

    至少心心念念着打准噶尔的他不会再去揽脏活儿,而笑死,他这个大千岁不倒,八爷党的核心人物八爷根本就窜不起来。

    再想达到历史上公推太子时群臣皆选八阿哥的盛况,怕不是得皇阿玛亲自下旨。

    “本来儿子还担心这一点会引起小家伙怀疑,现在她先入为主,认定了您偏心,许多事情倒是能简单许多。”

    康熙一个眼刀子射过去:“滚滚滚,这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情,还用你废话?现在……”

    现在他老人家最担忧的是小孙女因为这事儿恼了他这个皇玛法,直接让他步老四的后尘。

    可实际上,小公主对他的偏心早有了解,也早有准备。

    自然不以为意。

    她现在只是想包袱款一款,追到直隶永平府去。

    跟阿玛好好待一段儿,也好循循善诱,让他早日放弃某些愚蠢的想法。

    深刻认识到有一种额娘有真不如没有。

    比如永和宫那位。

    可惜她不管如何撒娇,康熙也依旧岿然不动。还反过来长吁短叹,日常瞧着早先二阿哥帮他理政时坐的位置。

    总是欲言又止。

    吓得小公主立即什么心思都没了,安安分分留在他的身边当小开心果。生怕自己前脚出宫,后脚人家爷俩就执手相看泪眼了。

    [为了最大程度上帮助阿玛,帮他掌握第一手信息,本公主也是特别努力。希望他能感念爱女的这份用心,早早歇了跟德嫔娘娘涛声依旧的糟糕想法。]

    [别好不容易才从泥潭里挣扎出来,自己又贱兮兮躺回去……]

    一想想这个可能,小公主就有些怒不可遏。

    心里不停回想着正史、野史中,德妃的种种不堪,给雍正带来的无限掣肘与羞辱。

    连着几天下来,远在直隶的四阿哥怎样不晓得,但全程旁听的十四要破防了啊!

    从这不可能,不会的,是小家伙对额娘有偏见……

    到亲手掐灭自己心中期盼的小火苗,早早下了再不试图缓和额娘跟四哥关系的决定。

    转而大赞皇阿玛英明。

    也……

    也更加确定自己算是连最后一丝丝希望都没了,否则,他额娘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得变成托合齐。

    不知不觉之间就被皇阿玛下令壮烈了。

    虽然额娘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爱他,但也确实护着他平安长大,给了他其余许多兄弟都未曾拥有过的疼宠与尊荣。

    那么,不管让他如何回报,便也是应该的。

    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康熙也轻叹了声,到底摁下了让德嫔即刻去死的念头。

    日常在乖乖好孙女的陪伴下处理朝廷琐事,并时不时附和她,跟她一起吐槽老四的不靠谱。

    然后被随机一句话坑出新世界大门。

    真·用血淋淋的教训给不孝子们总结出二点经验:一,小公主不喜欢德妃,尤其不喜欢老四被改了玉牒之后,还与德妃藕断丝连。

    啊呸!

    是明知道德妃不配,还贱皮子似的想要凑上去当人家好大儿。

    二,小公主虽然很讨厌自家阿玛这一点,但却不接受任何人跟着一起批判。否则但凡哪句话说错了,那就等着吧!

    被科普的所有人表面上谢皇阿玛提点,皇阿玛辛苦了。

    实际上却有点想问:这么简单明了的事情,该不会只有您知道吧?

    古人云,疏不间亲啊!

    您再怎么世界上最最好的皇玛法,也敌不过人家亲老子不是?

    但是这点招踢指数太高,没人敢冒头而已。

    比起倭子省来,他们到底还是欠缺了些许胆量。

    咳咳。

    本来吧,倭子省被收拾得老老实实,已经跪得很利索了。可架不住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呀。

    尤其听说大清老皇帝废了自己培养多年的太子,现在东宫出缺,所有皇子都眼珠子发绿的想要当新太子后。一个个的就笃定了十四他们不会再回来,正是他们顺势而起,带着倭子国重新辉煌的时候。

    无独有偶,正被大清日渐逼近水泥路困扰得夜不能寐的策旺阿拉布坦听说康熙废太子了后,眼睛也倏然亮了起来。

    直接就不犹豫了好吗?

    打!

    趁着大清内乱,陷于新太子之争时打过去。抢回原本属于他们的喀尔喀蒙古,再继续向东挺进。尽可能多占点,顶好挥师南下,恢复祖上荣光。

    消息传来,康熙出离愤怒:“朕就说那倭子国最是反复无常,其人甚卑贱,不知世上有恩谊,只一味慑于武威,果然是不能给他们些许好颜色。”

    对对对。

    所有在京皇子齐齐点头,您说的都对。彩虹屁连拍,恭维声不断。

    之后么?

    自然就是争相请缨,誓要为大清浴血奋战,不负皇阿玛多年培养与天下百姓一直以来奉养之恩。

    大千岁跟十四阿哥甚至就谁更适合率军出征的问题进行了一次友好切磋。

    七阿哥说自己当年从征过,有相关经验。

    十二阿哥则表示正因为没有经验,才需要好好锻炼积累经验。

    就连被关咸安宫的前太子现二阿哥都写了封见者伤心、闻者流泪的长信,恳请皇父给个机会,让他好好歹歹的,能用生平所学为皇父、为大清做点什么。

    乌那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