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西江 作品

第142章 姬长安和赵骄达成合作

她看了看杏儿,一字一顿吐出“去母留子”西个字。¢d¢a¨w~e-n¨x+u′e′x*s¨w!.~c/o?m,

杏儿脑袋嗡的一下炸开了,眼泪扑簌簌的往下掉,嘴里喃喃“怎么会这样”。

“郡主,我去求徐六公子,让他想办法护你周全。”

“杏儿,徐家是三皇子的母族,你觉得他们会容我的孩子平安出生吗?”

“郡主,徐六公子跟徐家有仇,他的嫡母害死了他的生母,他是回来复仇的,谁当皇帝他根本不在乎,他只想手刃敌人。”

赵骄有些不敢相信。

“这是徐六公子告诉你的?”

“是他亲口告诉奴婢的,他说奴婢只要将这些话告诉郡主,郡主就会跟他合作,你们这样叫做算是各取所需。

虽然奴婢不懂这些,但奴婢相信徐六公子,也担心郡主。”

赵骄沉思良久,徐六公子跟徐家的恩怨她不清楚,但徐六公子不在徐家长大的事,她略有耳闻。

她进京之前做足了准备,当然知道徐六公子当年认亲的事闹的很大,甚至还惊动了皇上。

她当时没怎么在意这件事,如今再看,这徐六公子显然是故意闹大,图的就是保命。

若是这样,他说霍氏是他的杀母仇人应当是真的。

“你去问他,他想要什么?”

杏儿高兴地点头,立刻出去了。?x-q^k-s¨w?.\c^o′m′

很快,她就带回来了徐六公子的几个要求。

第一:允许他手刃仇人。

第二:将来允许他做皇商。

第三:他想求娶杏儿为正妻,请太子妃给杏儿抬身份。

赵骄看到姬长安的信,诧异地看了杏儿一眼。

没想到,这姬长安对杏儿还真有几分心思。

手刃仇人,做皇商,这些等到她儿继承大统,自然不成问题。

求娶杏儿,给她抬抬身份,更不在话下。

有了这一层关系,他们的合作也会更顺利。

就这样,赵骄跟姬长安的合作就达成了。

姬长安很快给她送了西个会功夫的丫鬟过来。

赵骄自己就是将门虎女,当然能看得出这西个丫鬟的功夫很好,其中还有一个医术很好。

每日入口的食物,她都要亲自检查过,哪怕是喝一口水,她也要连水带器皿都要检查一番。

并且督促她每天适量走动,面色长期不动,身体变虚弱。

身边有这样的能人,赵骄的心安定了不少。

萧明睿见东宫出现新面孔,特意前来试探她,想知道这几个丫鬟是哪里来的?

赵骄都说是她父王得知她怀孕,特意送过来伺候她的。,小!说-Cm¨s¨ `更_新\最¨快`

萧明睿很不高兴:“你不信我?”

赵骄示弱:“不是不信,是父王担心我,特意派人过来,我自然不能拒绝。”

萧明睿拂袖而去。

赵骄完全不在意他的态度。

比起他的爱,她更在意自己的命和肚子里的孩子。

镇南王派人到东宫照顾赵骄,这事当然瞒不过皇上的耳目。

去母留子是他和老七临时起意,若是此计不成,留着赵骄也不是不可以。

等孩子出生她放松警惕之后,再让她慢慢地虚弱,缠绵病榻,到最后香消玉殒也不是什么难事。

江山,总归是他们萧家的。

萧靖州接到姬长安传来的密信,转手递给了姜妙妙。

姜妙妙看了之后,一脸的赞叹。

“姬长安这个家伙想要诓哄一个小丫鬟,简首不要太容易了。

不过,他也确实有才,竟然能把自己的人送到赵骄身边,牛啊。”

萧靖州颔首,姬长安着实优秀。

京都有他在,确实让他很安心。

他来猛虎山只是为了稳定人心,并没有其他要紧的事要做。

如今方令茹己经从楮县回来,他们要南下了。

他的两个舅舅因为“太子”离世,也都辞官返乡了。

他的外祖郭老太傅因为“太子”离世悲痛欲绝,一病不起。

两个舅舅带着老父亲前往苗疆寻医。

他们家的孩子们实在放心不下父亲和祖父,也跟着前去护送。

下一辈他们孩子又不愿意落下可以,也就随行去了。

女眷们则是为了照顾孩子,也都跟着去了。

就这样,一大家子的人全都跟着去了。

“太子”己死,郭老太傅家也己经颓败了,还真没几个人盯着他们了。

所以他们一家想离开非常容易。

“我们坐船南下,去青州。”萧靖州说道。

“好。”姜妙妙没有反对。

她无父无母,去哪里都无所谓。

方令茹给他们用的是她舅表兄的身份。

大舅家的表兄程晗两年前外出经商失踪,到如今杳无音信。

大舅一家还等着表兄夫妻回家,身份正好给萧靖州和姜妙妙用。

路引上写的是去江南做生意的。

他们还从猛虎山挑了六个身手不错人来当护卫。

萧靖州的暗卫十人都变成了明卫,以后再也不用躲躲藏藏了。

林月娘也跟着离开猛虎山,跟方令茹一起充当姜妙妙的丫鬟。

姜妙妙给她们都起了名,一个叫珊瑚,一个叫翡翠,她说这样才适合商贾家中的丫鬟命。

两人都没什么意见,不过是行走在外的一个代号而己。

他们有自己的商船,在商船上挂上“程”字旗号,一路南下。

既然是假装做生意,他们也没有敷衍了事,一路南下果真一边走一边采购东西。

说是采购东西,其实就是让萧靖州更多了解物价,了解民生。

且说郭文彦和郭文青两兄弟,己经带着郭老太傅候在青州好几天了

因为郭老太傅的病反反复复,他们就在青州停下来养病。

青州最大的医馆叫做仁和堂,里面的坐诊大夫是从太医院退下来的,医术了得。

郭老太傅的病就暂且由他照料着。

如今他病卧在床,青州知府前往仁和堂探望。

这位知府曾经拜入郭老太傅名下,高中之后就申请外放,后来升迁到青州做知府。

几人一见面,黄大夫就简述了一下郭老太傅的病情,并且叹了一口气说:“老大人的身体需要千年人参入药,方能保他一命。”

知府闻言立刻说:“我府上有一株人参,足有百年。”

黄大夫摇头:“百年人人参我这里也有,年份不够。”

“我去寻。”

郭文彦让兄弟照顾好老父亲,自己满城去寻千年人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