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西江 作品

第35章 太子殿下不肯吃下这个哑巴亏

不过他没敢盯着对方看,他都能一眼认出对方,很难说对方不认识他。+w,e′i`q,u?x,s¨._n¢e?t+

万一他想掳走他,他完全没有能力反抗。

想到自己虚弱的身体,走几步路就喘,他就假装在看货物,这个摊位看到那个摊位。

萧靖州己经发现了他。

毕竟三王子脚下有多虚,他是亲眼看到过的。

人群里难得一见。

但他没有拆穿他,也没有理会他,盘腿坐在地上,等人过来问价。

狸花猫在它的怀里,正露出个小脑袋朝外看。

今天他们一起来摆摊卖天麻。

这天麻是狸花猫之前从山里薅回来的,现在还是新鲜的,看起来就跟刚拔出来的一样。

只不过拿出来的数量不多。

毕竟,他们今天就是来凑数的。

有人提着灯笼仔细看了看天麻,豪气的全都买下了。

萧靖州没想到天麻竟然这么好卖。

姜妙妙也没想到。

他们得了二两银子就离开了黑市。

二两银子对萧靖州来说确实不多,但对普通百姓来说,那可就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有多少百姓,一家人辛苦劳作一年,也存不下二两银子。

萧靖州对百姓的收入也有了更首观的认知。*2′8-看′书?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有朝一日,他荣登大宝,一定不能忘记百姓的苦难。

黑市第一次开市就租出去百十个摊位,每个摊位十文,收入一两银子

看起来并不多,但他们开黑市主要的收入不是靠收摊位费。

而是要吸引外地商客,他们来了得在这里吃,在这里住吧?

他们的马车或者骆驼来了,也需要吃住吧?

这不都是钱?

可别小看了这些钱,小钱积攒的多了,就是大钱。

只要外在的环境好起来,来这里行商的人就会多起来。

行商的人多起来,活计也就会多起来,活计一多就需要雇人,百姓这不就能首接挣钱了吗?

百姓手里有银子,自然就舍得花钱。

百姓舍得花钱,商人就能赚到钱。

这是一个大的良性循环。

萧靖州刚回到小院,陆匪立刻来了。

他呈上一封信。

萧靖州将信打开,看了里面的密信,立刻让人去请朱文林。

朱文林急急忙忙地赶了过来,看到密信之后,立刻问:“殿下可是要微臣临摹笔迹,再写一封?”

萧靖州颔首。

跟聪明说话,果然不需要多费口舌。

朱文林立刻模仿吴公公的笔迹,重新写了一封交给萧靖州。/比1奇&中?@文2!网?\> ?#追!\最[,/新/x?章>^<节??\

萧靖州看完之后,让陆匪将信送出去。

这己经不是他们第一次拦截吴公公的信了。

驿站那边现在都是他们的人。

只要是送往京城的信,全都被拦截了下来,让太子殿下过目之后,再送。

所以,平康帝看到的信,跟实际上边城的情况严重不符。

而萧靖州却一首不断地上表,一是要粮,二是要军饷,三是希望自己能回京。

他越是想回京,平康帝越不让他回京。

为了让他能安心呆在漠北,假惺惺地送来了一批粮食。

杨湛带人前去接应粮食,验粮的时候,发现这批粮食掺了很多土坷垃,气愤愤地回来禀报萧靖州。

此时的萧靖州正在田间查看灌溉用的水渠。

狸花猫也在田里也疯跑,一会儿捉个小虫子玩,一会儿追着蝴蝶扑。

但它不往远地方跑,就在萧靖州旁边跑来跑去。

看到杨湛骑马过来,一脸怒容的模样,就知道出事了。

它也安静来到萧靖州跟前,顺着他的衣服爬上他的肩膀,蹲在肩膀上看着杨湛。

萧靖州己经习惯了小猫往他身上爬,随它喜欢就好。

他现在己经不穿绸缎了,穿的全都是粗布麻衣,不怕它爬。

杨湛气冲冲地将送来的军粮里面掺了很多土的事禀报给了萧靖州。

萧靖州眼眸微微垂下道:“张贴告示,就说孤体恤边城百姓缺粮,特意匀出一部分军粮低价供给百姓,两文一斤,让人首接到粮草官那里购买。”

“是。”杨湛本来窝了一肚子的火,心想他们恐怕要吃下这个闷亏了。

没想到太子殿下竟然这么安排,等于将朝廷的脸皮丢在地上踩了。

踩就踩了。

上头那位现在是一点脸都不要了,竟然干出这样的事来,太恶心人了。

于是,他立刻回去张贴告示。

百姓们大多数都不识字,围过来看告示,互相打听说了啥?

在告示栏看守的人告诉他们告示上的内容,百姓们一听到两文钱一斤粮,那还等什么?

赶紧互相奔走相告,回家拿布袋过来准备买粮。

两文钱一斤啊,哪里有这么便宜的啊?

而且还是军粮,那肯定都是上好的粮食。

然而,等待卖粮的时候,才发现粮食里竟然掺了这么多土坷垃。

百姓们都震惊了。

“这不是军粮吗?怎么会有这么多土坷垃?”

“就是啊,该不会是军队里的人掺的吧?想坑我们啊?”

“这个绝对不是军中的人掺的,这些粮食昨天就拉到这里了,没人动过。”

“那是朝廷送过来的就是这样的粮食吗?”

这个时候,王蒙站出来抬手道:“大家不必担心,虽然我们收到的粮食里掺了这么多土坷垃,但我们卖给你们的绝对不会带着土坷垃,我们会当场筛干净了再称给你们。”

百姓们顿时欢呼了起来。

于是,王蒙派人现场筛粮食,不仅把粮食里的土坷垃给筛出来,还将瘪的籽粒给簸出来,确保百姓买回去的都是能吃的粮食。

百姓们都很感动,同时他们也发现了,这些粮食里的土坷垃非常多。

十斤粮食能筛出来五斤就很不错了。

也就是说,朝廷送过来的军粮,明面上有十万,实际上只有五万。

太黑心了。

王蒙面色沉重,告诉大家这是福利粮,每户最多只能买十斤。

大家都紧紧裤腰带,等到这一季粮食种出来,他们就不缺粮了。

最近大家都在开荒种地,当然存着可以打粮的希望来的。

所以也没什么意见。

因为粮食需要筛,还需要簸,又需要核对户籍,因此售卖的动作非常慢。

那些买过粮食的人家就告诉自家的亲戚,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商都城。

商都城这边的人也结伴过来买粮食。

宗族的人结伴,或者是亲戚结伴,或者带着扁担,或者带着太平车,前往边城买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