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踏马的莽夫
看到眼前的这一幕,曹操不由的感觉有些头疼了起来。?5/2.m+i¨a*n?h?u^a+t^a+n_g·.\c¨o-m/
刚才典韦的那番话乍一听,还真的有几分道理,这情况还真是稀了奇了,根本就不像是一个莽夫,能想得出来的。
想到这里,曹操强忍着立马让人,把典韦这夯货给叉出去的念头,转头看向了一旁的郭嘉:
“奉孝,不知你对此事如何看待?”
“这个夯货方才所说的那些话,你觉得是否有些许可取之处?”
曹操的话音才刚刚落下,郭嘉沉着脸看了看一旁面露得意的典韦,眼底顿时多了几分不悦,但又不好多什么。
只能深吸了一口气,转过头来又看向了曹操,开口说道:
“典将军方才所说的这些建议,也的确有着几分道理,这样既可以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众口,又能够让天下诸侯全都束手无策。最重要的是,还能彻底逼得刘备那大耳贼无路可走。”
“确实可行。”
“而要想挟天子以令诸侯,领丞相一职,自然是最适合不过的了。2?萝!|?拉;小?说/2| ?1最:新?<)章>+节&*更=新?e快??”
虽然听到郭嘉也是相同的言语,但曹操的心里却还是有几分顾虑。
不是很想认领丞相一职。
毕竟,当年十八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的画面,至今回想起来仍旧历历在目啊。若是真的这么做了,岂不是会如同董卓那般,成为天下人共同征讨的众矢之地?
当年的董卓权倾朝野,但到最后,不也落得个身死族灭的悲惨下场,更何况如今的自己的还远不如董卓。
想到这里,曹操不由的眉头微蹙,开口询问道:
“倘若本公让天子册封丞相之位,岂不是要重蹈当年董卓的覆辙了?”
“若是天下士人,都将本公与那董卓视为一丘之貉,日后莫说是想要招揽各方贤才了,便是治下百姓的民心,岂不是也要如同流沙般溃散了?”
看着曹操一副忧心忡忡的犹豫模样,一旁的典韦立刻就站了出来,大声叫嚷道:
“主公自陈留起兵以来,日夜心系汉室。如今更是在如此危难之际,迎奉天子于许都,此等忠心之举,又哪里是董卓那老贼能够相提并论的?”
“丞相之位,本就是辅佐天子治理天下的。.8*6-k.a,n~s-h*u*.′c\o.m¨而封赏诸侯,也是为了安定动荡朝局的良善之策。”
“那董卓当年擅自废立皇帝,甚至胆大包天的夜宿龙床。而主公对待天子始终执臣子之礼,一心一意,只为匡扶这摇摇欲坠的大汉江山。此间的大忠大义,岂能容那些宵小之辈,随意污蔑?”
典韦的这番话音落下后,郭嘉的脸庞都不禁微微抽搐了一下,对上典韦那憨憨带着几分得意的目光,纵然有着万般不满,却又根本就无法当场发作。
只能强行按捺住心中的怒火,忍了下来。
踏马德。
这莽夫又一股儿脑的,把自己准备好的台词全给抢先说完了,真是可恶至极啊。
究竟是何人一直在背后指使,处处与自己作对?想尽办法给自己难堪?
这明摆着,就是要处心积虑的打压自己这个新来的军师啊。
欺人太甚,实在是欺人太甚。
郭嘉虽然憋屈恼火到了极点,却又只能继续忍着,谁让自己又一次说得太慢了,被典韦这个莽夫给抢占了先机呢?
“行了,典韦你立即去准备迎接天子的仪仗队伍,尽快草拟好诏书,让天子正式册封本公担任丞相之位,并给天下各路诸侯分封加衔,以示恩威。”
“同时揭示刘备那大耳贼,虚假的汉室宗亲身份。”
“稍后诸位就随本公一同去迎接天子銮驾,待天子入城后,便即刻将诏书呈递上去,令其亲自颁布这些册封事宜。”
看到这一幕后,曹操终于是不再犹豫了,起身用力一挥宽大的袖袍,玄色的袍袖在晨风中猎猎作响。
大步流星的,走向了大帐之外,隐隐可见其周身散发出来的气势,都变得愈发凌厉逼人了。
帐内的一众武将谋臣们见状,也全都赶紧整理衣冠仪容,紧跟在后头走出了大帐。
…
另外一边。
在距离许昌城,数十里外的官道上,一支由五千余名精锐甲士组成的护卫队,正严密拱卫着一队长长的车辇。
沿着坑洼不平的黄土路,向着豫州的方向快速行进着。
那架装饰着精美蟠龙纹样的车辇内,面色苍白的少年天子刘协,正端坐其中。
而其余随行的那些车辇上,则是一同颠沛流离而来的,朝中文武百官。
这些臣子们宽大的官袍早已经沾满了尘土,显然连日的奔波赶路,让他们都显得格外憔悴狼狈。
但身体上的疲惫仅仅只是最表面的痛苦,对于此番被迫离开旧都前往豫州,他们每一个人的心里,更是笼罩了一层着挥之不去的阴霾。
看起来,全都有些忐忑不安。
…
很快,随着号角声在城头上响起。
这支浩浩荡荡的大军,就护送着天子车驾缓缓的驶入了许昌城门,街道两旁早已挤满了围观的普通百姓,显得人声鼎沸。
曹操率领着麾下的一众武将谋臣们,早已在城门处,列队等候多时。见天子车辇到来,就立即上前行大礼参拜。
礼制完全是按照最高规格的天子仪仗,所置办的。
车辇上,刘协原本的神色很是紧张不安,但见到这般庄重的迎接阵仗后,心中当即就长松了一口气。
刚要露出几分笑容,站在曹操身后的程昱却突然上前一步,高声说道:
“陛下千里辗转,舟车劳顿,臣等恭迎陛下圣驾。”
“但时局紧迫,还请天子即刻下诏,册封曹公为大汉丞相,辅佐朝政,并加封各地诸侯官职以安天下。”
“莫要寒了这天下,向汉的功臣志士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