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太平盛世(大结局)

南城墙之上,镇东侯听到了后方的喊杀声,也看到了叛军大军的异常举动。!q\d?h~b_s¢.!c?o,m\

他看着那些如同退潮般,从城墙下撤下去的叛军士兵,先是一愣。

随即,他看到了叛军后方那面熟悉的龙旗。

“援军!”

镇东侯眼中爆发出狂喜的光芒。

“是陛下!”

他猛地转身,对着身后疲惫不堪的守军将士们,发出了震天的怒吼:“弟兄们,援军到了。”

“随我出城,前后夹击,彻底击溃这帮狗娘养的叛贼。”

守军将士们闻言,精神皆为之一振,眼中重新燃起了熊熊的战意。

他们顾不得疲惫,抓起武器,跟随着镇东侯,如同下山的猛虎一般,从城楼内侧冲下。

秦新的叛军,此刻正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前方是坚守的京城,后方是突然杀出的凌云。

侧翼又遭到了镇东侯的突袭。

腹背受敌,措手不及。

原本还算有序的转向,瞬间变成了崩溃。

他们自己人撞在一起,踩踏,挥刀乱砍,伤亡惨重。

许多士兵扔掉武器,跪地求饶。

更多的,则是在混乱中被斩杀。

秦新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大军,在短短片刻间,便陷入了崩溃的边缘。

他双目圆睁,脸上写满了绝望与不甘。

他想要重整旗鼓,却发现根本无能为力。

身边的亲兵,也早已在混乱中四散。

就在此时,几名原本跟随秦新的副将,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他们看到了凌云的龙旗,也看到了叛军溃败的结局。/x·1·9?9-t^x′t+.+c,o_m¨

“将军……得罪了!”

其中一名副将咬牙说道。

“噗嗤!”

冰冷的刀锋,瞬间割断了秦新的喉咙。

秦新瞪大了眼睛,嘴里发出“嗬嗬”的声音,身体无力地从马背上栽了下去。

那几名副将顾不得秦新的尸体,立刻砍下了他的头颅。

他们举着秦新的首级,冲向凌云的方向,高声呼喊:“陛下,末将等人,斩杀秦新,愿降!”

秦新的死,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残存的叛军士兵,在看到他们的主帅已死后,再无战意,纷纷丢盔弃甲,跪地投降。

南城门下的战斗,在凌云和镇东侯的前后夹击下,以叛军的彻底溃败而告终。

凌云看着那些跪地投降的叛军,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只是缓缓举起手中那柄早已染满鲜血与豁口的长剑,剑尖直指苍穹。

他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了响彻云霄的怒吼:

“此战,大胜!”

声音如同惊雷,滚过整个战场,传入每一个幸存的大炎将士耳中。

寂静。

短暂的寂静之后,是山呼海啸般的狂欢。

“陛下万岁!”

“大炎万岁!”

……

次日,金銮殿内气氛肃穆。

仁王颤巍巍地出列,手中捧着连夜统计的战报,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却难掩激动。

“启禀陛下。”

“北蛮大军已连夜拔营,退回草原深处,沿途丢弃辎重无数,十年之内,再难南下。”

“凌慎逆贼所率叛军,经此一役,已土崩瓦解。_微~趣-小/说-网, ?最′新~章,节`更,新/快+”

“其中,顽抗不降者,被我军将士就地格杀四万余人。”

“余下六万叛军,尽数缴械投降,已被我军看押。”

说到此处,仁王的声音低沉了几分,眼中闪过一丝悲痛。

“此战,我大炎将士,亦是伤亡惨重。”

“为国捐躯者,共计三万一千二百六十七人。”

“负伤者,六万零八百三十五人,其中重伤一万余人。”

金銮殿内,一片沉寂,唯有粗重的呼吸声。

凌云端坐龙椅,面色平静,但紧握的双手,却显示出他内心的不平静。

他缓缓开口,声音清晰而坚定,传遍大殿的每一个角落。

“传朕旨意。”

“所有在此次京城保卫战中牺牲的将士,无论职位高低,皆以国士之礼厚葬,入英烈祠,供后人瞻仰。”

“其家眷,由朝廷供养,子嗣优先录用。”

“所有受伤将士,务必全力救治,所需药材钱粮,不计代价。”

“城内在此次战火中损毁的民居房屋,由户部与内务府共同出资,即刻开始修缮重建,务必让百姓尽快恢复家园。”

“所有参与守城的百姓,皆有封赏。”

凌云的目光扫过阶下百官,声音铿锵有力。

“朕,要让我大炎的子民知道,为国尽忠者,大炎不会忘记他们。”

“朕,要让所有为大炎流过血的人,都感受到朝廷的温暖。”

百官闻言

,无不动容,纷纷跪倒在地。

“陛下圣明!”

“陛下仁德!”

山呼万岁之声,再次响彻金銮殿。

……

五日后,京城之内,依旧是哀声一片。

家家户户门前悬挂白幡,街头巷尾,尽是压抑的哭泣之声。

战争的创伤,如同巨大的阴影,笼罩在这座刚刚经历过血与火洗礼的雄城之上。

金銮殿内,一名内侍快步从殿外走入,尖细的声音打破了沉寂。

“启禀陛下,金陵有信使星夜兼程,携急报求见。”

凌云端坐龙椅,目光微凝:“宣。”

片刻之后,几名身披风尘,面容坚毅的将领,快步走入大殿。

为首一人,双手高高捧着一个沉重的木盒。

他们来到御阶之下,齐齐单膝跪倒,声音铿锵。

“臣等,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为首的将领抬起头,目光灼灼,朗声道:“启禀陛下,逆贼凌慎,倒行逆施,祸乱朝纲,其罪当诛,天地不容。”

“我等金陵将士,不忍江南百姓再受其荼毒,已于三日前,率部诛杀此獠。”

他将手中的木盒高高举起:“此乃凌慎首级,特献于陛下,以正国法,以慰民心。”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凌云的身体猛地一震,眼中闪过难以置信的光芒,他紧紧盯着那个木盒,呼吸都为之一滞。

“打开。”

一名内侍连忙上前,小心翼翼地打开了木盒。

内侍只看了一眼,便面色煞白。

但还是强忍着恐惧,转向凌云,声音因激动而尖锐:“陛……陛下,是……是逆贼凌慎,千真万确。”

殿内百官,在确认了那确实是凌慎的首级之后,无不面露喜色,纷纷出言称贺。

“陛下天威,逆贼授首,大炎幸甚,万民幸甚。”

那为首的金陵将领见状,再次开口,声音中带着喜悦:“启禀陛下,太后娘娘与皇妹殿下,已被我等从逆贼手中救出。”

“如今,正在返回京师的途中,预计最迟明日,便可抵达。”

“什么?”

凌云闻言,如遭雷击,但这一次,是巨大的惊喜。

他看着那几名金陵将领,声音中充满了赞赏与喜悦:“诸位爱卿,忠勇可嘉,功在社稷。”

“传朕旨意,尔等暂且退下歇息,待明日太后与皇妹回宫,朕,再行重赏。”

“臣等,叩谢陛下隆恩。”

几名将领再次叩首。

下了朝,凌云带着百官,出城迎接。

次日一早,太后跟昭阳公主的车驾在城外十里处与凌云等人相遇。

凌云的心跳骤然加速,他快步上前,百官紧随其后。

当马车停稳,车帘掀开,太后那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凌云的视线中时。

他再也无法抑制心中的情感,眼眶瞬间湿润。

昭阳公主紧紧依偎在太后身边,小脸上满是疲惫。

但看到凌云时,眼中还是闪过一丝欣喜。

凌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哽咽的跪下。

“母后。”

他声音颤抖,带着无尽的思念和愧疚。

“儿子好想你。”

“好好好,母后也想你!”

母子俩抱头痛哭。

一年后,程雪雁生下龙凤胎,长子凌霄立为太子,女儿封为长乐公主。

五年后,北蛮归降,数百万平方公里的草原,纳入大炎领土。

十五年后,凌云禅位太子,带着程雪雁游览山河。

本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