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他们确实该死!

凌云回到养心殿,身上残留的血腥气尚未完全散去。·3!0-1^b+o′o+k`..c!o-m*

他面色冷峻,端坐于御案之后。

脑中思索着城外那数十万嗷嗷待哺的灾民。

仅仅依靠官府的力量,每日施粥,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以工代赈虽能解决部分青壮的生计,但老弱妇孺数量庞大,她们也需要活下去。

国库虽然因为之前的“赔偿款”有所充盈。

但大炎百废待兴,处处需要用钱,不能坐吃山空。

凌云的目光,缓缓投向了顺天附近那些富庶的庄园和紧闭的粮仓。

那些世代盘踞的士绅地主,以及不少前朝遗留下来的地方官吏。

手中必然囤积着大量的粮食和财富。

国难当头,他们岂能独善其身?

“传旨。”

凌云的声音打破了殿内的寂静。

“命顺天府尹,即刻召集大炎北地及周边各县所有官绅、世家。”

“告诉他们,如今灾民围城,流离失所,正是尔等为国分忧,为民解难之时。”

“朕令他们,旨到三日之内,开仓放粮,捐献钱物,助朝廷赈济灾民。”

“所捐粮款数目,由户部一一登记造册,日后论功行赏。”

旨意很快传达到了顺天府衙。!鸿-特?小¢说_网¢ ~更/新′最.全*

府尹接到圣旨,只觉得头皮发麻,这可是要从那些土皇帝身上割肉啊。

但他不敢违逆,只能硬着头皮,将京城内外有头有脸的人物,全都请到了府衙大堂。

当府尹战战兢兢地宣读完凌云的旨意后,整个大堂瞬间炸开了锅。

“什么?让我们捐粮捐钱?”

一个肥头大耳的地主第一个跳了起来,满脸的不可思议。

“府尊大人,您没搞错吧?我们辛辛苦苦攒下的家业,凭什么要白白送出去?”

“就是,朝廷赈灾,那是朝廷的事,与我等何干?”

“我们也是大炎子民,也要吃饭活命,哪有多余的粮食去喂那些泥腿子?”

“再说了,那些灾民里面,天知道混了多少乱匪刁民,谁捐谁傻。”

一时间,群情激愤,反对之声此起彼伏。

府尹看着这混乱的场面,急得满头大汗,却又无力弹压。

这些人,哪个背后没有盘根错节的关系?

就在府尹左右为难之际,人群中一个颇有威望的老秀才,捋着胡须站了出来。

“诸位稍安勿躁。”

他环视众人,慢条斯理地说道:“陛下体恤灾民,乃是仁德之举,我等身为臣民,理应体谅。”

众人闻言,稍稍安静下来,以为他要劝大家捐献。!零¢点`看_书¢ *免`费^阅′读¨

谁知那老秀才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一丝诡谲的笑容。

“只是……陛下年轻,恐受奸臣蒙蔽,不知实情啊。”

“据老朽所知,城外那些灾民,并非都是善类。”

“其中不少人,好吃懒做,游手好闲,听闻京城有免费粥饭,便蜂拥而至,意图不劳而获。”

“更有甚者,乃是江南逆贼派来的奸细,意图扰乱我北地安宁。”

“前几日,陛下不是还在城外斩杀了一个闹事的灾民吗?可见其中鱼龙混杂,不可不防啊。”

他这番话,看似在为凌云开脱,实则句句诛心,暗藏歹意。

果然,他话音刚落,立刻引起了在场官绅地主们的共鸣。

“不错,王老先生所言极是。”

“陛下定是被蒙蔽了,那些灾民根本不值得同情。”

“是啊,我们若是捐了粮,岂不是资助了奸细,助长了懒惰之风?”

“我看这赈灾,根本就是个无底洞,填多少都不够。”

“陛下杀得好,就该将那些刁民统统杀光,以绝后患。”

污蔑和恶毒的揣测,如同瘟疫般在大堂内蔓延开来。

他们将凌云的赈灾之举,歪曲成了愚蠢和被蒙蔽。

将灾民的苦难,归咎于他们自身的懒惰和邪恶。

甚至将凌云之前为了震慑奸细而杀人的举动。

也拿来当做攻击的借口,暗示他残暴不仁。

此情此景,在大炎北地各个府县一幕幕上演。

很快,这些恶毒的谣言,便如同长了翅膀一般。

从府衙大堂飞出,传遍了大炎北地各个官绅的耳朵里。

“听说了吗?陛下要逼着咱们捐粮去养那些懒汉呢。”

“何止是懒汉,听说里面还有好多南边来的奸细。”

“怪不得前几天陛下在城外杀人了,原来是那些灾民闹事。”

“我看啊,这皇帝就是太年轻,被人骗了还不知道。”

“嘘……小声点,别被听见了,我看这皇帝,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自己不愿意赈灾,就祸害我们这些士绅。”

各种版本的谣言,越传越离谱,越传越恶毒。

一时

间,大炎北地人心惶惶,不少原本对凌云心存感激和拥戴的百姓,也开始将信将疑起来。

而那些官绅世家们,更是铁了心一般。

对捐粮捐款之事,百般推诿,一毛不拔。

甚至有人暗中串联,准备联名上书,劝谏凌云收回成命,驱散灾民。

并且对百姓加大压榨,尤其是那些世家,上次被抢了后,回去就立马吞噬百姓的土地进行找补,土地兼并,逼迫百姓卖儿卖女。

那些活不下去的百姓们,全都背上包袱,携家带口的南下求生。

与此同时,这些消息从北地各处传来,进了凌云的耳朵。

凌云听着暗卫的汇报,脸色阴沉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他放在御案上的手,紧紧攥成了拳头。

“好,好得很。”

凌云怒极反笑,“朕给他们脸,他们不要脸。”

“朕念及同为大炎子民,想给他们一个为国分忧的机会,他们却在背后捅刀子,造谣生事。”

“看来,朕之前还是太过仁慈了。”

站在下方的仁王,看着凌云眼中翻腾的怒火,心中也是愤慨不已。

“陛下,臣以为,此次地方官府放任逆言四起,赈灾也阳奉阴违,恐怕不仅仅是因为吝啬。”

“而是因为陛下推行新币,让他们多年的不义之财化为乌有。”

“这些人心中早已对陛下积怨甚深,只是不敢明着反对。”

“如今抓住赈灾之事,便借机发难,散布谣言,煽动人心,既是为了报复,也是想逼迫陛下让步。”

“他们坐视逆言四起,对朝廷旨意阳奉阴违,其心可诛。”

“当真该死!”

仁王的话,如同火上浇油,彻底点燃了凌云心中的怒火。

“该死?”

凌云猛地站起身,眼中杀意凛然。

“他们确实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