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私人恩怨

这二人显然是一个先面试完,再走廊等另外一个。二人一见面,就开始抱怨起来。

“这个于主任真是有意思,还嫌我们学历低。要是学历高上多大学,我们不早就分配工作了,还至于在家呆这么长时间?”

另一个人也感同身受的点点头:“谁说不是呢。招聘的时候,可没说不念过大学的人不让报名。都到了面试这个环节了,于主任开始为难人。你看她那样,不就是显摆她有个出国留学的侄女。”

前头那个人嗤笑一声:“留学有啥用?真要是有本事,早就留在国外了。我看那于嘉也是个没用的东西,在国外念的是不是大学,谁知道啊。”

后头那个点点头:“你说的有道理……”

听着两人的对话,杜知知对里面的情况有了一些心理准备。她以为小姨夫想要帮忙打招呼,已经够违反规则,没想到还有比她能走后门的选手。

怪不得以前沈元朗总说,家属院里水太深太浑,她还不不以为然呢。

能在这个家属院里住的人,哪个是简单的?

看来,这场面试绝对不会轻松了。

杜知知深吸一口气,挺胸抬头迈进教室。

教室内,有五名考官并排坐在长条桌前。

一个是于嘉的姑姑于静云,一个是前任文工团团长刘英红,一个是灭绝师太邱主任,另外两位中年男人也是杜知知的老熟人了都是文工团里的中层领导。

刘英红、邱主任看见杜知知,面无表情,像是从未接触过的样子。

这两个人在文工团里都很有地位,自然不想让人知道,她们曾在私下跟杜知知有过接触,不是得到过杜知知的帮助就是跟杜知知有过商业合作。

杜知知也不能让人看出,她跟考官相熟。

她面带微笑的扫视了一圈,主动开口自我介绍:“各位考官老师好,我是杜知知……”

作为文工团曾经的台柱子,在场的五名考官没有人不认识杜知知。对于杜知知的出色的外表以及过往的工作能力,大家心里面也都有数。

换做其他的考生,考官们一定会欣慰曾经的台柱子重回文工团工作。一个知根知底,业务能力熟练,试用期阶段就能熟练上岗的老牛马,可比新手强多了。

但是,杜知知最近在家属院实在是太出风头了。

刚结婚就闹离婚不说,那离婚过程可够丢人现眼的。

还有就是杜知知在幼儿园上的好好的,突然就跑到外面卖上了女人内衣跟卫生巾。

虽然国家现在鼓励做小生意,但是卫生巾跟文胸这俩东西,也太上不得台面了。

这也是为什么,在前一个考生面试之后,让杜知知在门外等了一会儿。

出于对杜知知最近的经历,五名考官需要短暂的商量一下,到底要不要杜知知这个人。

于嘉的姑姑于静云坚决反对杜知知这种‘刺头’回到文工团。

“是文工团培养了杜知知,她在过去有那样的成绩,是因为部队优秀人才多,是环境影响了她。你看她转业之后做的事,换了一个环境,杜知知对自我的要求就没有了。

可见她本人意志力不行,品行也堪忧,没有部队大环境影响,她这个人做事很不靠谱。所以我认为,对于这样一个摇摆不定,心性不坚的人,我们的队伍是坚决不要的。文工团从不缺优秀的人才!”

于静云态度坚决,另外两位男士保持中立,觉得行不行的还要看面试结果。

“还用面试?她什么样,你们还不了解吗?长得漂亮会跳舞就是她唯一的优点了。可是你们宣传科要的是宣传员,她长得好看有什么用?把她招进去,整天跟男同志勾勾搭搭吗?”

于静云说话很不好听,想到自己侄女清清白白的姑娘,什么都没做,却因杜知知追求者卷入了是非中。

侄女现在回来,家属院里还有些风言风语。

一想到这些,于静云就气得慌。

“人家一个女同志,连面试还没参加,你怎么就知道将来她会跟科里的男同志勾勾搭搭?静云同志,你也是老干部了,说话要实事求是,不要将个人情绪代到工作里来。”

刘英红性子直爽,听到于静云刻薄的话,心里头就不舒服。

于静云脸色一沉,这话是她说早了。心里头再不喜欢杜知知,也不该在同事面前表露出来。

看着其他考官震惊的表情,于静云心里也有一丝懊恼。都怪那个杜知知,要不是因为她,自己也不会丢脸。

“哼,她是什么人,你们不了解,我可很清楚。杜知知小时候就仗着自己长得漂亮,勾的大院里那些男孩子争风吃醋。我侄女就因为她受了不少伤害,在国外休养了好几年。”

于静云可不愿承认自己错了,咬着牙自曝家丑,也要在各位考官面前给杜知知上眼药。

“咦?我倒是记得是有这么个事儿,好像是张政委家的小子追杜知知没追上,为了气杜知知就去追其他的女同学?哎呦,小孩子家之间闹着玩,大人们笑笑就过去了。”

刘英红笑呵呵的解释给众人听,其他三位考官就当听个笑话。

邱霜眉头一皱,诧异的看向于静云:“也就是说,于科长跟考生有私人恩怨了?”

考生跟考官之间有私人恩怨,对于考生来说就是她倒霉。但是对于于静云来说,她作为考官,因为私人恩怨而故意在同事面前污蔑考生,那就是她人品有问题。

邱霜现在是文工团稽查部主任,专门纠人小辫子的。她这才来当考官,就是要起到一个监督作用。

她这一问,于静云吓得脸都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