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列车员感受到丁三军紧张的情绪,连忙露出了一抹安抚性的笑容,

“同志,你别害怕,你知道什么就说什么,我们在这里,他是不可能伤到你的。”

听了列车员的话,丁三军不但没有被安抚到,反而更紧张了,

“同志,他不就是个小地痞吗?我这么个大男人怎么会被他轻易伤到?”

这话一出,列车员就用一种怪异的眼神看向丁三军,然后语气困惑的问道,

“你不知道他都干了什么?

你不会以为他就是一个地痞吧?

要是他只是一个地痞,我们这些人用得着挨个车厢搜寻吗?”

丁三军听着列车员的三连问,一时间有点懵,呆愣愣的问道,

“那他都干了什么?”

列车员向四周看了看,才凑近丁三军小声的说道,

“看在你们认识的情况下,我就跟你简单说一下,他杀了他丈母娘一家。

这话你听了就算了,可不能说出去,要是造成群众恐慌,我就直接把你抓起来。”

开始时,列车员的声音还算平静,但是越是说到后面,他的声音就越严肃。

这个年代的人原本对公家的人就有种莫名的惧意,再加上丁三军本来身上就不干净,现在又听到列车员严肃中透着点威逼的声音,他的心里顿时恐慌起来。

他连忙一边摇头,一边磕磕巴巴的回道,

“我……我知道了,我谁也不说。

你要相信我,我是真的不认识这个男人。”

他说到这里停了下来,像是想起什么似的,指着坐在地上的苏冬菱说道,

“哦,对了,这个女的是他妹妹。”

还好,自己宁愿赔钱也没跟那个地痞起冲突,不然他要是给自己一刀,就什么都完了。

他费心费力的赚的这些要命钱,也得便宜了别人。

看到列车员看向自己,苏冬菱连忙摇头,一脸的害怕,

“我都好几年没见到他了,今天他突然找到了我,把我弄上了火车,要把我弄到我嫂子的娘家,嫁给一个四十多岁的屠夫。

我不想嫁,就趁着他中午吃饭的功夫跑了,没想到又被他找到了,呜呜呜!

大哥,你刚刚可是同意娶我了,你可不能反悔啊!”

她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抓着丁三军的裤腿的手攥的更紧了。

这怎么跟之前商量的不太一样呢?是专门来考她的临场发挥吗?

其实,这也不能怪陆战野,都是丁三军太过谨慎了。

本来以为将苏冬菱抵给他,他应该会很乐意,没想到他竟扯出了买卖妇女。

然后在一通拉扯下,就过了和乘警约定好的时间。乘警以为出了意外,就启动了补救方案。

列车员同情的看了眼苏冬菱,才轻声问道,“小姑娘,你知道你哥哥要去哪吗?”

苏冬菱低着头,小声的回道,“他说带我去嫂子的娘家。”

列车员看苏冬菱这副模样,也知道问不出什么,就抬头看向丁三军,

“既然你刚刚答应了人家小姑娘,就先让小姑娘跟着你吧。

你留个地址,后面要是需要你们配合调查的话,会联系你们的。”

说着,列车员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和一支钢笔,问道,“你会写字吗?”

见丁三军点了头,他才将本子和笔递了过去。

丁三军也没有迟疑,很快就把地址写好,将本子和笔还给了列车员。

他写的地址并不是他常住的地址,而是一个亲戚家的。

他之前给了这亲戚家二十块钱,并且说好了,要是有人去找他,就让家里人给他送信。

列车员接过本子,看了眼上面的地址,又嘱咐了丁三军几句,就转身离开了。

等到列车员离开,苏冬菱就一改刚刚胆小害怕的性子,开始找各种话题跟丁三军说话,不让丁三军有仔细思考的时间。

他们这个局做得有些仓促,虽然大体上能混过去,但是经不起仔细琢磨,为了不暴露,她只能没话找话了。

丁三军听着苏冬菱不停的跟他絮絮叨叨,心里就一阵的烦躁,他现在只想静一静,好好想想刚刚发生的事情,他总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肯定有什么他没有想到的。

可是他一喊让这女人闭嘴,不但能迎来这女人湿漉漉可怜害怕的眼神,还被周围的旅客各种说教。

无奈之下,他只能有一搭没一搭的跟苏冬菱说着话。

终于,火车在一声长鸣之后,缓缓的停在了站台上,苏冬菱紧紧的跟在丁三军的身后下了火车。

与此同时,陆战野从另一个车厢的车门下了火车,直奔站前派出所。

等到了派出所,陆战野出示了自己的证件,接了电话,给杨宏志打了个电话,将火车上发生的事情都说了一遍,然后给自己和苏冬菱都申请了延期归队。

听到杨宏志肯定的答复后,陆战野才挂了电话,又跟警察同志将火车上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

“事情就是这样的,我想乘警同志已经跟你们联系过了,接下来要如何行动,我会尽力配合的。”

而此时,苏冬菱已经跟着丁三军三人来到了公交车站,她从功德仓库里拿出几粒黄豆,趁没人注意扔到了地上,然后不动声色的用脚将黄豆踩进了土里。

得亏现在公交车少,这个站台也就一趟车,不然她还真不容易给陆战野留记号。

大概一个小时后,苏冬菱跟着丁三军三人下了公交车,她又不着痕迹的将几粒圆滚滚的黄豆踩入了泥土里。

然后每隔一段距离,她就会将几粒黄豆踩进土里,直到几人来到了山脚下的村子。丁三军眯着眼看了一眼大山,然后一边往村子里走,一边对着丁一强和丁二壮说道,

“大哥,二哥,天色不早了,现在进山不安全,咱们今晚在这里休息一晚,明天再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