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竹123 作品

第二十九章 都没走

如果不重视直接让刘助理过来一拿就行了,也和不一样,自己跑一趟。

陈清泉看着桶里的名贵海鲜,眼中满是赞赏。

他拿起一只大龙虾,仔细端详着说道。

“不错,这些海鲜品质都很好,尤其是这只龙虾,很难得。”

张铭看了一眼大龙虾,估计这个龙虾应该是今天送螃蟹的时候抓到的,昨天自己确实没有印象,弄到他了。

陈清泉说完了以后抬头看着张铭道。

“小张,你这次的货我全要了,而且给你的钱比平时多500块。”

张铭心中一阵惊喜,没想到陈清泉会给出这么高的价格。

他高兴地说道。

“谢谢陈老板,以后我会继续努力,给您提供更多优质的海鲜。”

“今天是咱们第一次正儿八经的合作,所以我过来了以后,你要是再给我们送海鲜的话,就得你自己去了,我觉得你还是应该尽早开个驾照才是。”

张铭点点头,说自己攒攒钱就去考驾照啥的。

陈清泉满意地点了点头,两人很快完成了交易。

看着手中的钞票,张铭心中高兴坏了。

“艾玛,这样也太多钱了,也不知道这里面算不算咱们起早贪黑这么久的加班费啥的,我看他们公司一直是8小时工作日,说不定咱们也可以这样。”

她知道,这不仅是对他赶海技能的认可,更是他努力付出的回报。

他望向远处的大海,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她知道,只要用心去感受大海的馈赠,用心去经营自己的生活,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张铭要留陈清泉他们在家吃饭,但是因为陈清泉和徐总都太忙了,他们就先走了。

走之前张铭特地炒了一个最炒花蛤给他们,让他们尝一尝怎么样?

陈清泉的黑色轿车驶离渔村时,后备厢里的海鲜箱还在微微晃动,花蛤在泡沫箱里吐出的细沙,在真皮座椅上留下道淡淡的痕迹。

张铭站在院门口数着手中的钞票。

“yi百,le百……”

姚文举蹲在旁边用计算器加了三遍,最后一拍大腿。

“天呐,没想到这些鱼这么贵,咱们拿的东西还不如上回的多呢,居然能高达1万块钱。”

张铭看了一眼杨文俊,有些激动的说道,你说多少多少。

“整整一万四,扣除诱饵油和笼子成本,四千!”

阳光穿过篱笆的缝隙,在两人脸上织出金色的网格。

张铭望着钞票上的水印,想起昨天在洗听商城看到的渔船海报。

那艘白色的“海翔号”标价88万,船头的雷达像只警惕的眼睛。

他摸出手机打开贷款app,屏幕上“可申请额度:15000的字样格外刺眼。

“要不……找陈总借?”

姚文举试探着开口,指甲抠进了掌心的老茧。

张铭摇头,想起陈清泉递支票时说的话。

“投资可以,但借钱免谈,商人只做等价交换。”

他转身走进里屋,可可正在用彩笔在作业本上画船,船头还系着她那根标志性的红丝带。

接下来的半个月,张铭把所有精力都投进了赶海。

他凌晨四点就到海滩,用荧光诱饵油搭配智能鱼漂,每次收笼都能捕到寻常渔民见都没见过的深海货。

带蓝斑的石斑鱼、触须长达两米的鱿鱼、壳上带着火焰纹路的帝王蟹。

陈清泉的渤海楼因此推出“深海秘境”系列菜品,等位区的沙发每天都坐满了慕名而来的食客。

他们这店火了一把,确实是因为女主给的海鲜都十分新鲜,他如今也看上了女主的箱子,想要买一个。

“小张,这是这个月的分红。”

陈清泉在电话里的声音带着笑意。

“你送来的那只紫螯蟹,做成醉蟹卖了八万八,按约定分你三成。”

张铭盯着手机到账通知,26400元的数字让他心跳加速。

他立刻打开了渔船销售界面,发现新上新的海洋号价格微微下调了一些,但是下调了也需要100万,而自己也才存了几十万而已。

加上团员今年存款的分红觉得有些奇怪。

“贷款吧。”

姚文举把自家的房产证拍在桌上。

“我问过镇上的银行,需要担保人。”

消息很快在渔村传开,李三媳妇逢人就说。

“张铭想当船老大?他以为捕鱼跟过家家似的?去年王老二贷款买船,现在还在码头扛大包呢!”

王婶想帮腔,却被她拽到一边。

“婶子你可别犯傻,这要是赔了,咱渔村谁担得起这债?”

王婶十分不屑的说道。

“我说铭子不能因为你火了之后就忘本了,之前大家是怎么忘的你都忘了吗?我让你给开一下后门儿你也不开。

贷款申请的前一天,张铭在镇银行门口遇到了来送海鲜的珊珊。

女孩穿着印有渤海楼logo的围裙,手里提着保温箱。

“陈总说你今天来办手续,这是新出的海鲜粥,趁热喝。”

两人坐在台阶上喝粥时,张铭看见自己映在银行玻璃上的影子。

t恤领口磨得发毛,裤脚还沾着未洗的鱼鳞。

“行,我就看这个船挺不错的,这些海鲜除了给你们自己家留的,我全都带走了等回去以后让财务算一下账,就把钱汇给你。”

张铭点了点头说道。

“其实今天这个温度放不放冰箱都可以放得住的。”

“其实……我可以帮你担保。”

珊珊忽然开口,勺子在粥里搅出细小的漩涡。

“我在市上有间门面房,上个月刚拿到房产证。”

张铭猛地抬头,看见女孩耳尖泛红,刘海被海风吹得贴在额角。

他想拒绝直接到。

“为什么?”

珊珊低头盯着空了的粥盒。

“因为你是第一个让我觉得,大海可以信任的人。”

张铭喉结滚动,海风裹着咸涩气息掠过耳畔,将珊珊的话吹得忽远忽近。

他望着渔村,那里飘着此起彼伏的渔网,晒鱼干的竹匾在阳光下泛着金黄。

曾经儿时的他也在海边听着渔民们讲海上的凶险与奇遇,此刻却要把命运系在一艘遥不可及的渔船上。

"太冒险了。"

张铭把空粥盒捏出褶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