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无牙 作品

第630章 突尼斯

“怕什么?只有收紧了物资供应,才能够让协约国军事集团感受到帝国方面的重要性。难道买货不给钱吗?任何时候都要防范风险的积累。”

“以欧洲当前白热化的战争形势来看,任何一方击败对手,都将陷入长期的空虚中,贷款资金的风险就会迅速推高。”

“不要把英国人法国人和或者其他的欧洲人看的有多遵守规则,要防止他们赖账,要防止金融风险,这是帝国政府当前要面对的一项重要命题。”

“你们要记住,没人不想赖账,核心问题就在于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传朕御令,在本年度末,半岛联军规模再扩大一倍,总数达到16万规模,并配备精锐的重火力和坦克等兵器,超量储备弹药,以应对不时之需。”

“与此同时,厄立特里亚州,马达加斯加州及西非七州,同步进行军备扩张,每个州一个整编师2万机动兵力,要保证随时拿出不少于18万的机动兵力,就按照这个规模整兵备战。”

“哼,我看谁想赖帝国的账。”

大楚皇帝郑国辉一声令下,帝国皇家陆军再次进行了扩编,兵力总员额从原本的73万迅速膨胀到百万规模,以应对当前世界的乱局。

在下加利福尼亚州,中洲,哥斯达黎加州及南美洲巴塔哥尼亚地区四州,也同步进行了军事扩张,磨刀霍霍准备大干一场的模样。

这保证了大楚帝国只要一声令下,从海外各州就可以抽掉高达46万的总兵力,加上本土增援的兵力,这一数字超过65万。

以大楚帝国位列世界第一的海运强国地位,有能力在4~5个月时间内,将如此规模的兵力运输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这本身就是强大威慑力的体现。

没有人能够忽视这一点,包括英,法,德,美,俄等世界列强。

须知一点,世界列强的军队除了规模以外,更重视的是质量。

德军在东线布置的军队总数,高峰时期达到接近80万人,可由于西线战场吃紧,德军不得不从东线抽调兵力增援。

尤其是现在的当口,陆续抽掉了23个德军师填入西线战场,使得东线德军总数大为减少,仅为50万出头一点。

即便如此,依然给沙俄军队不断的造成重创,毙俘,击溃俄军总数达到四五百万人之众。

这就是德军强大的战斗力,为世人所公认。

大楚帝国军队的实力与英法相若,要高于俄军,更远高于美军,这是世界各国默认的事实。

在任何一个方向投入65万大楚帝国军队,都将引起天崩地塌般的效果。楚国强化军备的行动,引发交战中的两大欧洲军事集团的高度关注。

这包括小动作频频的英国和快要被逼疯的法国,沙俄倒不在意。这是因为东线战场烂透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腐朽统治也摇摇欲坠,压根没心思关心这些。

沙俄在1914年开战之初,就在这东线堆了700万军队,沙皇军队只想着越多越好,却没想到如此惊人的军队规模会造成后勤上的何等灾难?

依照沙俄军需部门严重滞后的能力,给这么多军队吃一顿饱饭都是困难,更不要提武器装备了。

东部前线的俄军3~4人共用一支枪,甚至十几岁的少年手里塞个木棍就上了战场,战斗过后还要饿肚子,这都是常事儿。

前线俄军饿死人那是常事儿,被德军俘虏兴许还有一条活路。

可俄军的实力再不济,击败奥匈帝国军队那是手拿把掐,胜率当在七成以上,打的东线奥匈军队哭爹喊娘。

奥匈军队在东线受了欺负,在南线意大利战场又找回了场子。

号称欧战最弱鸡的意大利军队,在南线频频吃了败仗,逼着英法各国不得不抽调增援部队,去给意大利人擦屁股。

到了1916年10月份

堪称绞肉机的凡尔登战役持续了九个多月,空前惨烈的索姆河战役也整整经历了4个多月,这堪称地狱般的战争岁月,将交战双方都折磨的精疲力竭。

即便铁石心肠的前线高级将领,也被战场巨大的伤亡折磨的噩梦连连。

从后方齐装满员的一整个师拉上来,只不过一天就打残了,2~3天就消耗光了。

这样的残酷日子持续了一百多天,简直把人都要逼疯了。

战争进行到这个程度,参战各主要国家都攻不动了,依然维持着堑壕对峙局面,想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极大伤亡代价。

在巴黎总理府

法国总理克列孟梭正在情绪激动的对道格拉斯-黑格司令长官说道:

“亲爱的黑格将军,不能再等待了,我们必须要做出改变,就是现在。

我需要您使用对伦敦的重大影响力,与法兰西一道,拯救在战场上日夜苦战的数百万联军士兵,尽早结束这该死的一切。

西线的战场形势已经表明

这是一场不断投入重注的赌博,筹码是动辄十万,百万计的士兵,德国人输不起,我们更输不起,陷入了互相消耗的死循环。

至少在目前

还看不出德国人达到濒临崩溃的边缘迹象,协约国军事集团的总体判断有误,德国人至少还能撑个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

那么真正的问题来了,我们还要投入多少英法联军的小伙子生命代价,才能赢得这场狗屎的战争,让孩子们回家。

联军总参谋部的推演让人绝望,结束这一切还需要4至500万军队,战争周期将持续到第4年,第5年,不排除进入第6年。

如果真的那样

那么法兰西整整一代年青人将死于战场,而英国必然深受重创,付出英法两国都难以承受的重大代价。

我们还需要一个足够份量的军事盟友,不管是楚国还是美国,让他们把那些该死的士兵派过来,去填那些地狱般的战线。

亲爱的黑格将军,当今世界的未来走向就看着您的决断,我们需要共同说服伦敦,尽快的做出改变。”

“你认为我们需要楚国人还是美国人?”黑格将军问道。

法国总理克列孟梭不在意的挥了下手,回答道:

“我不关心这些,哪怕是那些皮肤黝黑的北非人,只要能拿起枪来填进战线,法兰西都会毫不犹豫的去做。

现在问题在于

我们需要一个能够结束这糟糕透顶一切的强力盟友,而不是再多一个意大利或者五十万沙俄士兵,为他们解决后患就已经让联军司令部焦头烂额了。”

克列孟梭的答案清晰明了,如果西线战场需要50万或者100万沙俄士兵,那么俄国现在就能拿出来,一点磕绊都不打。

问题来了能做什么?

联军司令部要为这些瘦骨嶙峋的沙俄士兵安排恢复体力的饮食,要为他们配齐武器,弹药,还要重新开始军事训练。

否则在残酷的西线战场上,只能成为累赘。

千万不要小看德国人的军事嗅觉,只要让德国人察觉到哪一处阵线是弱点,就会不惜代价的猛攻这一处。

是的前沿战线被突破,从而一发不可收拾,造成战线的溃败而导致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那是谁都不想看到的局面。

西线战场在法国东北部全面展开,从凡尔登战役到索姆河战役绵延数百公里,十几个法国东北部的工业省份都沦为战争的废墟,城镇被炮火炸成瓦砾。

战线距离后方的巴黎只有不到七十公里,实在没有撤退的空间了。

这就是英法联军主力宁愿不惜代价的自己顶上,也不敢用沙俄士兵或者意大利士兵的真正原因,他们真的输不起。

哪怕流尽最后一滴血,法国人也不敢将国家的命脉放在俄国人手中。

换做是楚国的军队,没有那么多的历史恩怨纠葛,相对比较单纯的多,战斗力也更值得信任。

道格拉斯-黑格将军沉默了会儿,语气凝重的说道:“楚国那个老皇帝狡诈如狐,若是不能拿出让他心动的筹码,宁愿站在岸边看欧洲人打生打死,也不会跳进这个该死的泥潭。问题在于,我们可能给不起这样的筹码。”

“法国可以拿出突尼斯,相比较几十上百万法兰西年轻士兵的宝贵生命,这些北非殖民地都是可以放弃的。”法国总理克列孟梭拿出了考虑已久的让步方案。

通过几十年的蚕食,法国殖民者在突尼斯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可并没有完全掌握这个北非王国。

英国,德国,荷兰与美国在突尼斯都有多少不一的存在,是殖民利益纠葛复杂的地区。

在十多年前

法国与德国在突尼斯争端中,险些酿成引发战争的危险苗头,德国不惜派出军舰和部队显示存在,拒绝法兰西的一家独大殖民政策。

后期法兰西通过高明的外交手段,联合欧洲各国列强参与外交斡旋,以北非的部分殖民地换取了德国谅解,这才消泯了战争的危险。

费了这么大劲儿才拿到的突尼斯,如今转手给楚国,法兰西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这就是法国现今最真实的写照。

法国总理克列孟梭笃定大楚帝国那个老狐狸肯定会动心,因为突尼斯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就在地中海的沿岸。

隔着地中海,与突尼斯遥遥相对的是意大利,距离欧洲各国海运都非常便利,拥有着悠久的历史。

几百年前,这里是帕帕尔人建立的阿拉伯王国核心之地,城市建筑中依然保留着浓郁的北非宗教特色,还有难以计数的法式和英式建筑。

地盘虽然不大,却很重要。

法国总理克列孟梭之所以能够舍弃突尼斯,是因为手中还拥有着面积广大的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相当于扔出一块狗骨头。

法属北非殖民地包括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拥有258万平方公里的广阔面积,摩洛哥则涵盖45万平方公里的北非领土。

无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还是战略地位,都远高于面积仅有1636万平方公里的突尼斯,这是不争的事实。

若大楚帝国看上的是阿尔及利亚,但法兰西断然不会同意。

甚至为此不惜爆发一场全面战争,也要击破楚国不切实际的领土野心,那可是法兰西的心头肉,在任何情况下都割舍不得。

法国将阿尔及利亚当做本土来建设,这些年来投入数十亿法郎的重金,建设城市道路,桥梁,码头和农田灌溉设施,法国移民高达240多万,彻底主导了该地区政治,军事和经济领域。

这么重要的地方,无论如何不会允许楚国插手。

至于刚到手不久的突尼斯,在法国殖民版图中的作用就不是那么凸显了。

有它过圣诞节,没它也过圣诞节。

道格拉斯-黑格当然明白法属北非领地的情况,对克列孟梭拿出突尼斯做交易筹码,神色中没有表现出一点惊奇。

他清楚,法国人的意思是如果突尼斯满足不了楚国的胃口,那么就要英国人让步了。

英国人的好东西可太多了,顺着北非沿岸就有埃及,叙利亚,黎巴嫩,塞浦路斯,在往近东还有伊拉克和伊朗,这都是英国势力渗透极深的地区,或者叫做英国保护国。

任何势力想要插手上述地区,那必须要得到英国的默许。

虽然从名义上来说,这些地区绝大部分都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土(除了伊朗王国)。

可是在腐朽的奥斯曼帝国统冶下,这些边疆地区早已经四分五裂,被殖民列强渗透的千疮百孔,可谓名不副实。

欧战爆发后

随着奥斯曼帝国加入同盟国军事集团阵营,英国北非远征军已经相继进入上述地区,实施了直接的军事掌控。

认真考虑了一番

道格拉斯-黑格将军终于点了点头,语气谨慎的说道:

“尊敬的总理先生,我将会向伦敦全面的反应盟友的请求,考虑到当前战事的艰难,在汇报的末尾,我本人倾向于对楚国做出一定的让步。

这场噩梦般的战争,确实需要一位强有力的盟友站出来,为苦战三年的协约国军事集团分担压力,这么做是合适的。

考虑到伦敦政治家的顽固,我建议您不要抱有过高的希望。

至少在今年剩下的时间里,我们要咬牙顶住德国人的疯狂反扑,将战线维持下来,坚持到底就有希望。”

“我同意您的见解,感谢黑格将军在这无比艰难时刻的支持,法兰西会铭记在心。”克列孟梭总理语气郑重的回答道。(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