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7章

村民们自发地在村子中央的打谷场上忙活起来。

洗菜的洗菜,杀鸡宰鸭的杀鸡宰鸭,架锅烧火的架锅烧火。

几个手艺好的妇女,被推举出来当大厨。

男人们则围着李云峰,七嘴八舌地汇报着村里的情况,眼神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眼前这位“财神爷”的敬畏。

李云峰有一搭没一搭地应着,心思却不在这里。

这地方,风景是好,够清静。

但也太闭塞了。

想要发展,光靠他盖个房子,请顿饭,远远不够。

他看着那些忙碌的村民,心里盘算着。

这里的劳动力成本低,环境基础好。

如果龙腾的一些非核心、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或者配套的农业基地,放在这里……

既解决了当地就业,也降低了集团的运营成本。

还能加强对这个区域的掌控力。

一举多得。

正想着,天空中又传来了直升机的轰鸣声。

这次降落下来的,是一辆巨大的「龙腾特制豪华房车」。

车门打开,几个穿着龙腾制服的工作人员跳下来,开始调试设备。

“李董,孙总,这是按您的吩咐调过来的房车,水电卫浴齐全,今晚您和孙总可以先在这里休息。”

周强过来汇报道。

“知道了。”

李云峰点点头。

孙丽娟看着那辆和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庞然大物,嘴角抽了抽。

这家伙,在哪都改不了这讲究的毛病。

午饭就在打谷场上露天进行。

几十张临时拼凑起来的桌子,坐满了全村老少。

大锅炖的肉,大盆装的菜,虽然做法粗糙,但胜在食材新鲜,气氛热烈。

李云峰象征性地敬了一圈酒,说了几句场面话,便找了个借口,回到了房车上。

孙丽娟倒是和村民们打成一片,尤其是那些妇女,围着她问东问西,对她身上的衣服首饰充满了好奇。

“这热闹,你不去凑凑?”

孙丽娟端着一杯水走进房车。

“没兴趣。”

李云峰靠在沙发上,看着窗外工地上忙碌的景象。

“我发现你这人,真是越来越没劲了。”

孙丽娟在他旁边坐下。“跟村民们聊聊家常,不也挺好?”

“聊什么?聊他们家猪下崽了,还是聊谁家媳妇跑了?”

李云峰反问。

“你!”

孙丽娟被他噎了一下。

“你就不能说点好听的?”

“我只关心有用的信息。”

李云峰说道。“比如,这村子为什么没合并,周边的交通状况,年轻人的去向……”

孙丽娟叹了口气,知道跟他掰扯不清这个。

吃饱喝足,村民们各自散去。

工地上依旧灯火通明,机器轰鸣。

李云峰和孙丽娟在房车里各自休息。

一夜无话。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外面就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

雨水洗刷过的山林,更显翠绿。

空气清新湿润,带着泥土和青草的味道。

孙丽娟刚起床,就有几个村里的妇女找上门来。

“孙妹子,下雨天,山上的笋子和蘑菇都冒出来了,跟我们一起去挖点呗?”

一个看起来很爽朗的大婶热情地邀请。

“挖竹笋?采蘑菇?”

孙丽娟眼睛一亮。

她在城里长大,后来跟着李云峰,过的也都是锦衣玉食,呼风唤雨的日子。

这种乡间野趣,对她来说,还真挺新鲜。

“好啊!我去!”

她立刻来了兴趣,换上方便行动的衣服和雨鞋,拿起一个小篮子,就跟着妇女们说说笑笑地上了山。

李云峰看着她们消失在雨雾朦胧的山道上,摇了摇头。

女人。

他走到房车外,雨不大,打在脸上凉飕飕的。

几个村里的老头子,披着蓑衣,戴着斗笠,扛着鱼竿,正准备去河边。

看到李云峰,老爷子连忙招呼。

“李董,起来啦?下雨天没事干,跟我们去钓几杆?”

“钓鱼?”李云峰想了想,也好。

“行,等我一下。”

他回房车换了身不起眼的衣服,也找工作人员要了一套「龙腾特制碳纤维钓具」。

跟着几个老头子,来到了村外的那条河边。

雨中的河面,烟波浩渺。

几人找了个避风的河湾,各自选好位置,甩下鱼饵。

雨点敲打着斗笠,发出沙沙的声响。

“李董,您这钓竿,看着就高级!”

一个老头凑过来看李云峰手里的家伙。

“随便玩玩。”

李云峰说道。

“托您的福啊,李董。”

老爷子点上旱烟,吧嗒抽了一口。

“自从你们龙腾要来这建房子,县里立马就拨款,把我们这进出的路给重新修了一遍,又宽又平整!”

“以前啊,那路坑坑洼洼的,下雨天一脚泥,车都进不来!”

另一个老头接过话茬。

“是啊,还说要帮我们搞什么旅游开发,让我们种那个……油菜花!说游客来了,能带动经济。”

李云峰静静听着。

“挺好。”

他说道。

“路通了,信息灵通了,机会就多了。”

“机会是多了,就是不知道我们这些老家伙抓不抓得住喽。”

老爷子叹了口气。

“年轻人,都跑外面打工去了,村里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

“我听说,上面本来有政策,想搞合村并镇,把几个偏远的村子合并到镇上去,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李云峰看似随意地问道。

这话一出,几个老头子对视了一眼,气氛有些微妙。

老爷子把烟杆在石头上磕了磕。

“是有这说法。”

他慢悠悠地说道。“镇上的干部也来动员过几次。”

“那为什么没合并呢?”李云峰追问。

“唉……”

老爷子叹了口气。

“故土难离啊。在这住了一辈子了,田地、祖坟都在这儿。搬到镇上去,住楼房?不习惯。再说,镇上那点地,哪够我们分的?去了,吃啥喝啥?”

“就是!”

另一个老头也说道。“说是给补贴,谁知道那钱到手能剩多少?我们不去,他们也没办法。这不,就先给修路了,说让我们先搞种植,把地利用起来。”

李云峰没说话,手指轻轻敲击着鱼竿。

原来如此。

不是不想发展,是怕失去现有的根基,怕未来的承诺落空。

这种心态,很普遍。

尤其是在这些相对封闭落后的地区。

他们对外界既有渴望,又有疑虑和不信任。

想要撬动这里,光给钱,或者画大饼,效果有限。

得拿出实实在在的东西,让他们看到好处,并且,这种好处是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控的。

比如,稳定的工作机会。

比如,土地的增值。

“到时候,大家在这里种地,收成怎么办?销路有保障吗?”

李云峰问道。

“干部说,会有公司来统一收购,搞什么……订单农业。”

老爷子说道,显然对这些新名词不太懂。

李云峰心里有了数。

看来,地方上也在想办法。

只是,力度和效率,还有待观察。

或许,龙腾可以介入得更深一些。

他看着雨中的河面,浮漂轻轻动了一下。

李云峰抬手,一条不大不小的鲫鱼被甩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