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里,一副热闹景象,最近正是野菜大量生长的季节,游客都会带上一家人,来到戈壁滩上寻找野菜。
他们找的最多的是沙葱和老鸦蒜,也有不少在李晨风采摘园里消费过的老顾客,询问李晨风他们能不能到蔬菜园那边去挖野菜,那边土地肥,生长的野菜种类更多。
李晨风想了一下,也就同意了。
于是接下来一段时间,就能看到一群人低着头在那片土地上挖野菜,还挺壮观的。
这些游客挖到野菜后,一部分会选择把野菜带回家去,等到了家,该凉拌的凉拌,该包饺子的包饺子,总之各家有各家的做法。
也有一些游客迫不及待的想要尝到这一口春天的味道,于是他们就提着野菜来到村子里的饭馆内,掏一点加工费,让老板将自己挖的野菜加工一下,然后好好的饱餐一顿。
戈壁滩上最近不仅有挖野菜的人,还有不少过来放风筝的人,当然既挖野菜,又放风筝,还要野餐的人也有。
李晨风最近多了一个爱好,那就是坐在门前,看着那些小孩子在戈壁滩上笑着放风筝。
看别人放风筝还不过瘾,在冉雪的撺掇下,李晨风被迫要自己动手自己做一个风筝。
其实做风筝李晨风从小就会,还记得他上小学的时候,学校每年西月份就会举行风筝大赛。
那个时候全校所有人都可以带上自己做的风筝,来到戈壁滩上放飞,最后谁的风筝做的最好看,飞的最高,都有奖励。
不过李晨风做风筝的技术不行,只会最简单的弓箭和蚂螂(蜻蜓),比不上有些同学做的燕子蝴蝶等,所以他从来没有得过奖。
过了这么多年再做风筝,李晨风不免有些手生,不过很快就适应过来,越来越得心应手。
做风筝其实挺简单,只需要扎好骨架,糊上一层纸,然后绑好线就行。
这次李晨风准备做一个弓箭风筝,这是他做的最熟悉的风筝,也是最简单的一种风筝,仅次于“十字”风筝。
扎风筝骨架用的是戈壁滩上的芨芨草,芨芨草一种在边疆省广泛分布的野草,常生长于戈壁、草原、河岸等环境,植株高大,茎秆首立坚硬,叶片细长如剑,圆锥花序开展,成熟时呈现出银白色或淡黄色。
其中比较老的草茎,会渐渐变得非常细长坚韧,表皮光滑且富有弹性,内里中空,是天然的风筝骨架材料。
除了做风筝骨架外,芨芨草还可以扎扫把,在边疆省很多家庭都会有一把芨芨草扎的扫把。
等到用芨芨草扎好一个弯弓射箭的骨架后,就可以将提前准备好的纸用浆糊或者胶水粘在骨架上了。
一般来说,粘的都是报纸,报纸体积比较大,还轻,最重要的是容易获得,不用花钱,就是不太好看,稍微有点追求的都不会用报纸。
比报纸好一点的就是白杨纸,这是本地人的叫法,李晨风也不知道学名叫做什么。
这种纸比较薄,可以用来临摹字帖,一面光滑一面粗糙,比较脆。
这种纸做的风筝重量很轻,一阵微风就能托着风筝飞起来。
最好的纸是彩色纸,不仅厚薄适中,还五彩斑斓的,可以挑选喜欢的颜色。
不过彩色纸要花钱,李晨风他们那会儿舍不得买,都是用报纸做风筝。
李晨风这边一边回忆,一边扎好了风筝的骨架。
这骨架就是一把弓和一只箭,然后被鱼线绑在一起。
随后李晨风拿出准备糊在骨架上的纸。
这次李晨风不准备用报纸或者彩纸,他准备的是一大张塑料包装纸,这玩意不仅结实还特别的轻,用来做风筝非常合适。
将裁剪成菱形的塑料纸用胶水贴在骨架上后,李晨风就在“弓”的握把两边各打了两个小孔,将线穿进去绑好。
然后在弓弦中间部位也打两个洞,绑上线,最后将三根线连在一起,弓弦这边的线比较长一点,这样有利于风筝飞的更高。
等到三根线连在一起后就可以系上线,然后放风筝了。
不过在这之前,还有最重要的一步,那就是在风筝下面粘一根尾巴用来配重,以保持风筝的稳定性。
有些朋友做的风筝飞到天上后,不是左右摇头,就是疯狂转圈。
这种情况不是尾巴太短,配重不够,就是线没绑好,不平衡,只需要略微调整一下就行了。
李晨风做的这个风筝也是一样,在冉雪一声令下后,李晨风送来手,风筝在冉雪的跑动下,很快飞了起来。
不过飞了不到十米,就一头栽了下来。
李晨风快步跑到风筝旁边,将系线的位置稍微调整了一下,随后再次放飞。
这次风筝很顺利的飞了起来,等到飞到空中十几米后,就不用再跑动了,只需要站在原地,不时的拉一拉风筝线,让风筝继续飞高就行。
在李晨风的指导下,冉雪很快掌握了放风筝的技巧,没用多长时间,一卷五十米的风筝线就被放完了。
今天的天气非常好,蓝天白云的,不时刮起一阵微风。
看着红色的风筝
在天空上飞舞,冉雪欢呼雀跃,非常的高兴。
李晨风心情也挺好,他己经记不清有多少年,没有这样在外面放风筝了,今天就算是回忆童年了。
放风筝放了一下午,等到下午五点,太阳西斜,李晨风和冉雪开始收线,花了不小的功夫才将风筝收回。
拿着那个平平无奇的风筝,冉雪笑的很开心,她准备回去就把这个风筝好好的收起来。
回到家后,冉雪去做饭了,李晨风则牵着流星在戈壁滩上吃草。
现在的芨芨草还很鲜嫩,流星挺喜欢吃,等再过两个月,这些芨芨草就硬的拽都拽不动了。
随着流星的走动,很快马蹄上就缠了许多白色的风筝线。
看到这些风筝线,李晨风皱起了眉头,估计这些线应该是游客丢弃的。
不知道是故意还是无意,总之这些风筝线带来了许多的安全隐患。
李晨风可是看到新闻上,许多人或者车都遭了殃,不是被风筝线差点割喉,就是被风筝线割裂了保险杠。
想到这,李晨风觉得应该想点办法,不能让这些风筝线留在这里,不然早晚出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