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左小西 作品

第十六章:长江浮尸谜案

2012年5月19日,阳光炽热地洒在南京市港口机械厂,易华像往常一样在港口巡查作业。首发免费看书搜:e小说 突然,一名工作人员神色慌张地跑过来,声音带着颤抖喊道:“易师傅,不好了!站桥底下发现一具尸体!”

易华心里猛地一紧,瞪大了眼睛,“你说什么?尸体?” 他顾不上多想,快步朝着站桥赶去。还没靠近,一股刺鼻的异味就扑面而来,让他愈发紧张。尸体在站桥最下方位置,光线昏暗,不容易看清楚。但人命关天,易华深吸一口气,凑近仔细瞧去。这一看,吓得他倒吸一口凉气,冷汗瞬间布满后背。桥下确实有一具尸体,泡得都发白了,脸朝上。“这可怎么好!” 易华手忙脚乱地掏出手机,马上拨打了110报警。

长江南京厂分局浦口派出所接到报警后,迅速组织警务人员赶到现场。一位民警皱着眉头,捂着鼻子说:“确实是水尸,看这情况,在水里泡了很久,都高度腐败了,这味儿可真冲!” 为了保护尸体上有可能存在的重要证据,得尽快将尸体打捞出水。这时,作业的工人们听说发现了水尸,都纷纷跑来围观。民警大声喊道:“大家都散开,不要围观,这是案发现场,都离开!” 随后,警方封锁了现场,并和刑侦队民警一起讨论打捞方案。

按照正常情况,尸体在水中漂浮,打捞起来应该比较方便。可当民警们动手时,却发现这具尸体异常沉重。“怪了,这尸体怎么这么沉?” 一名民警费力地拉着绳子,满脸疑惑。等民警们想方设法将尸体拉出水面时,眼前的情景让他们大吃一惊。这是一具男性尸体,尸体裤裆处被绑着石头,包石头的是一条牛仔裤,两条裤腿紧紧地系在尸体的腰部。“你们看,这块石头差不多得有40斤!” 一位民警惊叫道。长江流域每年都会有水尸案件,但像这样绑着巨石的水尸,民警们还是头一次见到。“如果是自杀,他怎么把这么大的石头绑在身上跳进长江的?要是他杀,那凶手就是为了毁尸灭迹。” 一位老民警经验丰富,说出了大家的猜想。民警们凭借多年经验判断,这很可能是他杀。

经法医鉴定,死者身高1.70米,年龄30岁左右,在水里泡了有20多天。长江发现浮尸,查找尸源向来非常困难,死者身上没有任何能证明身份的证件。不过,法医的细致检验还是给案子带来了一丝希望。虽然尸体己经高度腐败,但是身上能看到大面积纹身图案,前面有一个龙形纹身,后背纹了关公,左上臂纹了类似玫瑰花的图案,腿部位置纹了个图腾。

专案组民警拿着纹身照片开始走访南京地区纹身店。民警走进一家纹身店,把照片递给店主,问道:“老板,您看看,这人身上的纹身,您有印象不?” 店主接过照片,仔细端详了一会儿,摇摇头说:“这纹身质量太差,不像是我们专业店里做的。而且这后背的关公,也不像本地纹的,南京地区很少有人纹关公。” 警方走访了10多家店,都毫无进展。

反复分析后,有民警提出:“这么大面积的纹身,会不会来源于一个特殊群体,比如南京市的劳改人员?” 于是,民警们马不停蹄地去了南京市的看守所、拘留所调查。他们对着400多人的资料逐一对比,发现南京纹关公的确实很少。但民警们没有放弃,将寻找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江苏全省,可依然没有找到拥有这种纹身的在案记录人员。“难道是我们判断错了?” 一位民警有些沮丧地说。

南京市法医中心提取了死者的dnA,在南京市、江苏省两级dnA数据库中进行批量对比,希望能比对出某个涉案人员,结果却一无所获。在全国各省数据库比对,同样没有收获。找不到尸源,就无法进一步调查死者是自杀还是被杀,这让警方陷入了迷茫。既然矛盾的焦点集中在这块异常的石头上,那么它会不会给警方带来重要线索呢?

对于航运公安局的民警来说,利用航运水纹特点侦破案件是常用的方法。警方把石头取样,送到地质部门做鉴定。反馈的结果显示,死者身上绑的石头不属于南京这一带,这块石头属于坚硬花岗岩,而在南京地区比较常见的是鹅卵石。“如果能查到石块的归属地,也许就能查到尸源的下落!” 一位民警兴奋地说。然而,排查工作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对纹身的调查,让警方推测死者可能不是南京本地人,对石头的鉴定也支持这个结论。难道对石头的判断出了偏差?在前期走访调查中,尸体身上的石头让警方认为,尸体应该就是在浦口附近落水。而专案组的文队长在回想一个细节时,突然恍然大悟。

在打捞尸体的当天,周围有很多芦苇,水中芦苇的水印痕迹,让他发现了最近几天水位的变化。在尸体发现的前一天,受潮汐影响,再加上18号两天普降大雨,南京地区水位大涨,在尸体发现的一夜之间,涨了近3米,淹没了本来就长满芦苇的江滩。“我明白了!江水大涨,水流量大增,尸体会不会是从上游漂下来的?” 文队长激动地说。

专案组民警立即对处于上游地区大桥附近的港口码头查看近一个月的监控视频,发现没有人从上游大桥港口落水,排除了从上游地区大桥落水的可能。“会不会是长江通行的船舶上的人自杀或者他杀呢?” 有民警提出疑问。于是,警方又对近一个月船舶船员逐一排查,民警们用两天时间排查,依旧没有什么发现,船上落水的可能也排除了。这让民警们感觉有些山穷水尽,查找尸源陷入了僵局。

正当民警们一筹莫展时,一个新的想法引起了专案组的重视。有民警提出:“能否从尸体上提取浮游生物,通过这些浮游生物的区域性特点来确定落水的地点?” 这个想法让大家一下想起了航警公安经常用到的硅藻实验。

南京市公安局法医再次对尸体进行了解剖分析,从死者肺部提取到了长条状的硅藻。很快,民警提取不同地区长江水样,与尸体化验进行对比。硅藻实验也基本排除了在南京落水的可能。专案组立即调整排查方向,往长江上游各省排查。通过提取上游水样,发现越往上游走,长江里的硅藻形态越接近尸体肺部提取的特有的长条形硅藻。终于,案情显现出曙光。

为尽快查找到尸源,长江南京市分局向上游各个公安分局发出协查通告。2012年5月24日,专案组的文队长在网上发布消息的时候,一条信息引起了他的注意。黄石公安局开发区分局发布了一个协查通告,他们在找一个命案在逃人员。这名在逃命案在逃人员,年龄35岁,身高170,逃跑时身穿牛仔裤,逃跑时间是4月25日,距离南京市发现浮尸刚好20多天,体貌特征、失踪时间都吻合,只是在黄石通告上并没有提到有纹身。

“不管怎样,先联系确认一下!” 文队长立刻安排。为了尽快确认死者身份,黄石公安局的工作人员立即带着在逃男子照片和家属的dnA样本,赶到南京。通过dnA比对,最终确认南京的这具浮尸,就是黄石4.25故意杀人案在逃人员凌科。尸源身份确定,让两市警方都非常兴奋。

原来,凌科有吸毒史,他与毒友刘钟从小就是非常要好的朋友。2009年,刘钟在黄石市一家贷款公司贷款7万元,用于吸毒,这笔钱刘钟始终无力偿还,债主们就找房主凌科讨账。凌科限刘钟在2012年4月21前必须还上这笔钱。2012年4月25日,凌科又将刘钟叫到自己住处。“我真的没钱还,你说怎么办?” 刘钟哭丧着脸说。“你今天必须给我个说法,这钱我也得还人家!” 凌科愤怒地掏出匕首,在冲动之下杀死了刘钟。

他打电话告诉了他哥哥自己杀了人,后畏罪潜逃。在现场给母亲留下一封信,说 “刘钟害我一生,不孝儿子走在你前面,我在天上等你这位好妈妈!” 同时,也在凌科QQ上发现他留的言,说埋葬自己不需要葬礼之类的话。2012年4月25日,黄石市开发区分局接到凌科哥哥报警后,动用大量警力、警犬,对凌科进行追逃,发现凌科最后消失在湖北黄石西在山公园。没想到凌科尸体最后在距离黄石600多公里的南京浦口被发现。

虽然确定是凌科,但是南京警方还得知道凌科是自杀还是他杀。凌科一首想跟前妻复婚,但他前妻提出了两个条件,一个是戒毒,一个是收回房子。凌科满足了戒毒这个条件,第二个条件他却无法满足,房子收不回来,又杀了人,复婚就更没指望了,他处于绝望心态。民警也了解到那块石头是属于黄石当地,凌科消失的公园也有人见到过这样一个人。黄石公安局也把硅藻样本送到南京进行比对,最终确定凌科是在黄石的西塞山公园的一处悬崖落水。最后通过尸检报告分析,凌科属于自杀。这起困扰警方许久的长江浮尸谜案,终于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