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妈呀,这是咋回事!”东子惊恐地嘟囔着,转身就跑。
2014年7月22日,下午3点,霸州市公安局接到了东子的报案,说是在市郊的一处废弃小屋内发现了一具女尸。霸州警方立马派人赶到现场。
现场位于霸州市辖区堂里二镇,车管所北侧小树林的一间废弃小屋里。民警一迈进小屋,眼前触目惊心的场景,让侦查员们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只见屋里有两条腿在老式灶台外面悬着,女尸全身赤裸,双脚分开,鞋和内衣就散落在尸体旁边,头还被一个黑色塑料袋罩着,身上压着两三根水泥柱子。
“这也太残忍了!”一位年轻的民警忍不住低声说道。
打开死者头上的袋子后,警方发现这是个20来岁的年轻女孩。从头部的伤痕以及她身边砖头上的血迹来看,女孩子大概率是被砖头打死的。而死者赤裸的状态表明,她生前很可能遭受了性侵。警方观察发现,这间废弃的屋子位置极为偏僻,周围除了树林就是坟地,也就偶尔有人来这儿避避雨,平时基本没人。根据现场的痕迹,警方认定这间偏僻的小屋就是案发第一现场。
这个女孩子到这儿来做什么?又为啥会惨死屋内?整个上午,勘查工作都在紧张地进行着。在这个看似密闭实则开放的场所,杂物散落得到处都是,到底哪些是路人留下的,哪些是案件线索,这给警方带来了诸多挑战。现场有烟头、死者的耳机、笔记本、一些资料、银行卡、手表,还有烤肉的烤箱、矿泉水瓶,这些东西干扰着警方的判断,却也见证了这里发生的一切。
死去的女孩可怜巴巴地躺在冰冷的灶台上,衣服被扒得精光,双手被反绑。这样的姿态,谁都能看出她从头到尾都无力反抗。嫌疑人用专业的捆绑技能,把女孩子绑得动弹不得,实施性侵后,还用两根承重的水泥柱压在她身上。警方根据凶手对女孩头部多次打击,推测嫌疑人年龄不大。此外,窗台上一枚新鲜的烟头引起了警方的注意,这枚烟头看上去比其他烟头都要新。
“这枚烟头会不会是嫌疑人留下的?看它这么新,很可疑啊。”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刑警皱着眉头说道。
根据死者衣服有被灼烧的痕迹,推断嫌疑人可能随身带着打火机,说明嫌疑人有抽烟的习惯。那么,窗台上这枚烟头是不是嫌疑人留下的呢?一切都还只是推断,要还原现场,必须得有证据支撑。所以回到警队后,法医和技术人员立刻到实验室,对尸体以及现场提取的所有物证进行技术化验。不管有多困难,眼下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快找到尸源。
警方从死者随身物品里找到了能确认死者身份的线索。死者有一个笔记本,本子上记录了一个名字,这个名字让警方想起19号有人来登记姐姐失踪的名字,二者正好吻合。死者叫小萍,今年24岁,家在天津市,是一名销售员。据店里领导马女士说:“小萍是个特别上进的姑娘,一门心思都扑在工作上。案发前,小萍跟我说,她通过微信认识了一个朋友,经过她的说服,对方打算加入咱们团队,但必须得面谈。”
所以当天下午,小萍专门去霸州堂二里镇见这个人。马女士不放心,小萍出发后,她们还一首微信联系。
根据二人微信联系时间,警方从监控录像中找到了小萍的身影。14点左右,刚下车的小萍在周围稍微徘徊了一会儿,便向西走去。警方分析,女孩下车后应该有人和她约好在车站见面,可看了半天监控,也没发现有人来接小萍。监控里小萍向西走,突然又折返回来,警方推测可能有人用手机在引导她,最后小萍消失在了监控录像里。大约半个小时后,不放心的马女士发了次微信,这也是小萍最后一次发声。马女士听到小萍声音里的慌张,于是马上拨打小萍电话,可电话就一首关机了,首到在废弃小屋发现小萍的尸体。
小屋距离公路有一公里左右,从公路走到小房子,两侧都是树林、玉米地和坟地,特别偏僻。一个女孩子单独走这段路,心里肯定会害怕。小萍怎么会到这么偏僻的地方呢?警方考虑是不是有人胁迫小萍过来,对她进行侵害。嫌疑人在这种地方实施性侵作案,不去那些干净隐蔽的地方,这情况一看就很反常。警方分析嫌疑人经济拮据,从受害人被绑的姿势体位状态来看,嫌疑人有性饥渴的倾向,而且很可能是单身男子,心理还不成熟。
不管是哪种情况,从小萍下车走路的这段时间来看,嫌疑人肯定就在附近。于是警方一边安排对监控录像进行全面查看,一边围绕现场周边展开全面走访,重点排查单身男性。根据尸检报告推断,死者死亡时间大约在一周前。凶手选择这个偏僻小屋,应该对周围环境非常熟悉,然后以微信好友的身份把小萍诱骗到这里,实施性侵并杀害。警方对小萍微信里的200多个好友进行一一排查,还根据物证部门检验的结果,将所有调查的男性都挨个进行了dnA比对,可依然没有发现线索。就在这时,有人突然来找警方反映情况,不是别人,正是本案的报案人东子。
东子告诉警方:“几天前我路过小屋躲雨,看见几个15、16岁的男孩子在屋里烧烤。见我进来,他们可热情了,找我聊天,还递给我烟抽。这几个男孩都骑着山地自行车,好像是附近逃学的学生,聊天的时候,他们说的全是打打杀杀的事儿,所以我怀疑这事跟这几个小孩有关。”
警方认真打量着口若悬河的东子,此前跟他交谈过多次,为啥这个时候他才想起这件事呢?由于年龄和单身条件都与案件嫌疑人相似,警方同样也对东子采集了dnA。后来发现,东子的dnA和窗台上那枚烟头的dnA吻合,这是怎么回事?这枚烟头是现场物证里最新鲜的,也最有可能与受害人有关,可它却是报案人留下的,情况瞬间变得复杂起来。警方决定对东子进行调查。
不料,却发现了更多古怪的地方。案发后,东子把微信记录全删了,手机也给了别人。警方曾经问东子:“有大路不走,你干嘛走那么偏僻的小路?”东子回答说:“我在附近上班,走这儿清净。”但警方通过东子说的上班地点一查,根本没有这个人。东子为啥要撒谎呢?警方对东子高度怀疑。为了证实东子说的话,警方去找那几个烧烤的男孩。案发都一个月了,警方见了很多男孩,并对所有男孩都做了dnA和测谎,可始终没有找到线索。警方又反复查看了小萍下车附近的监控,把一个个嫌疑对象都排除了。突然,有一个穿着短裤的男子出现在监控里。根据时间顺序,这个男子去了车站,警方分析他是不是去接人了。过了4分钟,男子又折返,由东往西走了,而且男子发微信的时间点和小萍发微信的时间点吻合。为啥他和小萍有微信联系,警方却查不到呢?该去哪里找这个人呢?就在警方思考方案的时候,有侦查员带回消息,那几个在小屋烧烤的男孩找到了。面对警方的询问,他们一脸茫然。男孩们承认在小屋里烧烤,也见过东子,还和东子抽烟聊天,但对案件一无所知。既然都是事实,那为啥东子要有所隐瞒呢?东子说:“我就是怕没上班丢人,才说谎的。”由于尸体高度腐败,凶手的dnA还没检测出来,这几个烧烤男孩以及东子都有嫌疑,毕竟他们是最后接近小屋的人。不过既然这样,监控里那个男的又是谁呢?他和案子有没有关系?侦查员让这几个人看看监控里的男子,没想到其中一个男孩一眼就认出来了:“这人姓李,就住堂二里。”这个消息让侦查员们振奋起来。很快,民警在外地的一家包装厂找到了该男子李某。李某是一名物品打包工,这让警方不得不联想到捆绑小萍那专业的手法。接下来的审讯工作,警方遇到了很大困难,李某坚决否认作案,还为自己找证据辩解。就在这时,dnA检测报告出来了,结果证明李某就是本案嫌疑人。一天以后,在警方强大的攻势下,犯罪嫌疑人李某交代了强奸杀害小萍的事实。
原来,小萍为了工作,通过微信摇一摇和李某加了微信。通过网络认识后,李某看到小萍微信头像年轻漂亮,就动了邪恶的念头。奸杀了这个无辜年轻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