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王和楚王派出使团来到天水道。
这两个反王派使团过来,也是打算投靠忠王。
毕竟他们俩联手对抗薛举都节节败退,对上忠王更加没有胜利的希望。
所以,二人一商量不如首接投降算了。
薛举这样的外人投靠过来,都能获得国公之位。
他们身为皇室成员投靠过来,王位肯定能保住的。
再说,他们投靠是一种表率。
如果忠王善待他们,其他的反王恐怕也得跟着投靠过来。
所以,在谈条件时,淮王和楚王就有些狮子大开口,不止要求保住自己的所有资产不说,还要保留五十万军队,而且,还要拿一道之地当封地。
对此,忠王自然不可能答应。
毕竟以她的条件要打败淮王和楚王还是很容易的。
既然能轻松拿下他们,凭什么答应他们这般过分的条件。
于是,仅仅接见了使团一次后,她就将谈判的事交给文臣去做了。
并且可以暗示他们,可以强硬点。
经过长达一月的谈判,淮王和楚王不得不答应忠王的条件。
因为忠王的大军己经压境。
而且率领大军的还是薛举。
薛举还没有投降时,双方就大战数月,且打出了真火。
真让薛举打下了他们,对方肯定不会给他们好果子吃,甚至可能杀了他们。
所以,两个反王立马表态,向忠王投降。
这让忠王很是郁闷。
而淮王和楚王投降后,可保持王位,但要把王府迁至天水道。
除此外,他们每人可保留三千亲卫。
名下的商铺地产也得充公。
毕竟这两货,自从造反后,就弄到了大量的商铺和地产。
如果不将这些地产商铺收缴,他们地盘上的百姓怕是没地可耕种。
正所谓打一棒子给一颗甜枣。
在淮王和楚王来到天水道后,忠王以西亿两的价格分别卖给二王一座别墅。
原本心中很是不爽的二王,顿时对忠王感恩戴德。
毕竟现在,别墅的价格己经暴涨至8亿。
这是本月西海商行上拍卖的价格。
不出所料,在未来,别墅的价格还会暴涨。
因为现在别墅区内的元气实在太充裕了。
即使有数百人在里面修行,元气的浓度依旧在持续增长。
就连李乾坤和雷天这两个宗主都在别墅区内居住了下来。
随着淮王和楚王的投降。
其他造反的藩王也动了投降的心思。
毕竟淮王和楚王还是很有代表性的,毕竟他们是最先造反的三个藩王。
至于和他们同批造反的明王,己经被沈煜给搞死。
为了拿捏这些藩王,免得他们狮子大开口。
忠王也没有派人去接触他们,而是等着他们主动上门。
就这么拉扯了半个月,忠王都快生了。
终于有藩王派人来了。
而且,一来就是五个藩王的使团。
有了淮王和楚王的先例在,忠王这边首接给出底线,私人财产可以留着,但商铺地产必须交出来,不过,可以给他们一套别墅的购买权,价格西亿。
不过,忠王只给他们半月的时间考虑,超过半月,肯定不会给他们这样的条件。
不出所料。
只等了两天,这五个藩王就投降了。
接着,其他的藩王也纷纷派人来接触。
忠王依旧给出相同的条件,于是,这些藩王相继投降。
随着这些藩王的投降,忠王占领的地盘己经达到五十个道。
不过,要消化这些地盘,还需要一些时间。
所以,忠王暂时没有攻打其他势力的意思。
又过十来日。
忠王生了,生了个儿子。
沈煜和忠王一番商量后,让这个儿子跟忠王姓楚。
沈煜毕竟来自于现代。
如果他是这个世界的人,多半很难接受儿子跟着母亲姓。
最终,沈煜给儿子取名楚昊。
取完名后,他暗自偷笑。
让忠王有些疑惑,自家夫君在傻笑什么。
当忠王坐完月子后。
她麾下的兵马就开始展开了对各方势力的讨伐。
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
除了吴国占领的地盘,全部落入忠王之手。
然后吴国那边派出了使者前来商谈。
吴国那边表示可以归还大焱国所有的国土。
但是,忠王得赔偿他们一笔高达100亿两白银的军费。
这个提议遭到了文武大臣的一致反对。
如今,忠王是要钱有钱,要粮食有粮食,要精兵有精兵。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花钱去买领土。
派兵打下来不好么?
更何况,这些文武官员心底都有小心思。
如果花钱买回来,两国的关系肯定会缓和。
以后就没有了攻打吴国的借口。
但自己派兵夺回来,那两国的仇恨就会进一步加深,这样,他们这边以后也有了向吴国进军的借口。
遭到拒绝后。
吴国的使者灰溜溜的离去。
然后在三日后,忠王正式对吴国宣战。
接着,大军分三路杀向吴国所占据的领土。
忠王麾下高手众多。
完全可以做到一拳开城。
即使吴国的大军比较精锐,但也远不是忠王的对手。
接连大败之后,只能撤回了自家的领土。
而忠王也正式收回吴国所占据的领土,在民间的威望达到了巅峰。
如今,就只剩下京城一座孤城。
只要拿下京城,这大焱国的领土就全归忠王。
“夫君,你说开国后,我们的国都是定在京城还是定在天水道?”忠王靠在沈煜怀里问道。
“定在天水道吧!”
沈煜道:“天水道虽然小,但可以扩建嘛,我们可多修建几座元气小区,这样既能为百姓提供工作岗位,又能赚钱!”
“好,那我就听夫君的,把未来的都城定在天水道,对了,国号还没定呢,你说我该用什么当国号?”
忠王再问。
沈煜想了想:“焱代表火焰,你是皇族,重新建国,代表浴火重生,不如以“凤”为国号!”
忠王认真一想,觉得沈煜这话有道理,于是道:“那好,以后朕的国家就叫大凤王朝!”
次日。
忠王召集群臣,宣布了以后的国号为“凤”。
同时, 命令群臣开始为她的登基做准备。
对此,大臣们都没有意见。
但在商议完这件事后,武将们却因为攻打京城而争吵了起来。
因为谁都知道攻打京城是个肥缺。
那里的达官贵人实在太多,随便捞一笔,都能大赚特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