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派豆腐脑 作品

第一百四十四章 登上巴黎歌剧院!校园音乐节的序章!(4.2K)

事情果然和预想中的一样。免费看书搜索: 一路小说

在《新闻联播》播出后的第二天。

各大媒体平台,无论是官方的,还是那些娱乐性质的新闻媒体,亦或者是那些好坏参半的营销号。

全都对墨韵乐队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

一篇篇的新闻报道,就像是雪片一样纷飞而至。

在这波泼天流量的加持下。

墨韵乐队虽然人不在国内,但已经成为了国内国民级的乐队组合。

火遍大半个华国的那种。

据唐雨薇跟江澈说的,他们甚至收到了国内一家电视台的演出邀请。

那家电视台开出的价格很高。

已经和国内最顶尖乐队的商演价格持平了。

不过。

唐雨薇等人商量一下后,还是把这个商演邀请给推掉了。

墨韵乐队当下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在国外把粉丝基本盘给稳固住。

在海外继续传播和发扬华国民乐传统文化。

坐稳华国传统文化代言人的名号。

而不是在有了名气之后,就在国内大肆的商演敛财,忘记自己的初心。

这是很目光短浅的做法。

一支在海外传播华国民乐文化的乐队,偏偏在国内天天演出,这听起来很像一个笑话。

对于唐雨薇等人的决定,江澈当然是无比赞同的。

墨韵乐队当然是可以回国表演的。

但最好的时机,绝对不会是现在。

现在的他们,还是应该接着在国外演出。

在国外拥有的乐迷越多,当他们回国之时,造成的效果也就会越轰动。

果不其然。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在唐雨薇等人推掉那家国内电视台商演邀请的第二天,就收到了一个很振奋人心的消息。

法国的巴黎歌剧院,邀请墨韵乐队定期入驻演出。

演出的曲目,就是那首《云宫迅音》。

法国的巴黎歌剧院啊!

那可是法国最高的音乐殿堂,没有之一的那种。

许多国外的音乐大师,都少有在巴黎歌剧院演出的机会。

而年轻的墨韵乐队,就已经获得了常驻演出的资格。

这份殊荣。

是国内的头一份。

前无古人,以后恐怕也很难有来者了。

当这个消息传回国内的时候,网络上再次炸锅了。

网友们彻底沸腾。

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替墨韵乐队觉得无比骄傲。

央视新闻,巴黎歌剧院。

一个国内的平台,一个国外的平台。

彻底把墨韵乐队推上了神坛。

这几天。

别说是什么一线准一线明星了。

就连那些顶流和天王天后级别的明星。

热度上都不够墨韵乐队一只手打的。

毫不夸张的说。

虽然墨韵乐队目前还没有在国内进行过任何一场演出。

但在国内认识墨韵乐队的人。

肯定要比认识内娱任何一个顶流明星的人还要多。

…………

墨韵乐队在国内火的红透半边天。

理所当然的,作为墨韵乐队半个伯乐的江澈,也是被网友们津津乐道。

时常和墨韵乐队的名字一块出现。

爱屋及乌的,不少路人网友们转化成江澈的粉丝。

几天的时间下来。

江澈的粉丝量又上涨了几十万。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对于江澈和墨韵乐队的关系,网友们只是看个乐呵。

而内娱的不少人。

则是可以通过现象看本质。

深深咂舌于江澈的恐怖。

墨韵乐队为什么会这么火?

按理来说,在国外的民乐乐队虽说没有很多吧,但百八十个至少是有的。

被央视报道的,为什么偏偏是墨韵乐队?

很简单。

是因为《云宫迅音》这首曲子啊!

别的民乐乐队,在国外都是不温不火的,一点浪花都没溅起来。

原本,墨韵乐队也是这样的。

但有了江澈的这首《云宫迅音》之后。

墨韵乐队就蜕变了。

靠着《云宫迅音》这首曲子,在街头表演中俘获了大批量的国外粉丝,传播了华国民乐乐器文化。

然后,就是后续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了。

被央视新闻报道,登上巴黎歌剧院……

究其原因。

归根结底,所有事情的开始,是在江澈那首《云宫迅音》之上。

稍微夸张点来说。

江澈一手,缔造了这支国民级的墨韵乐队。

是爆火的墨韵乐队后面的幕后推手。

一首原创曲。

造就了一支现象级的国民乐队。

内娱众人,纷纷再次震撼于江澈这位创作型歌手才华的恐怖。

“江澈这种创作型歌手的才华,果然让人羡慕的要想流泪啊!”

“我总感觉,江澈比我见过的任何一位创作型歌手,还要更加的恐怖啊!”

“确实如此,别的创作型歌手,给我的压迫感并没有那么强,但江澈不一样,完全就是一个妖孽版的家伙啊!”

“别骂了,别骂了……”

这是一个小型的明星交流群的聊天。

里面每个明星的咖位都不算低。

而最后说话的这个,就是业内顶顶大名的天才音乐创作人薛易了。

薛易在群内打字道,

“我只能说,《云宫迅音》这样的曲子,给我一百年的时间,我也写不出来。”

薛易已经是业内名声在外的顶级创作型歌手了。

但在江澈这个妖孽面前。

薛易还是会心生一种自愧不如的感觉。

“不是吧,薛哥,这么夸张的吗?”

有人在群聊内艾特薛易。

薛易砸吧砸吧嘴,继续打字道,“我一点都没夸张。《云宫迅音》这首曲子,在国内的所有民乐乐曲中,都可以排进前三。”

“我今天还看到我大学音乐系的老师,在朋友圈把这首曲子大肆夸赞了一番呢!”

“说《云宫迅音》是近几十年内,民乐领域质量最高的一首曲子,无人可以出其左右!”

群聊内的众人再次惊讶一番。

…………

柚子公司内。

江澈正在练歌房内练歌。

准备着这周末的青城大学校园音乐节。

这次江澈一共要演唱六首歌。

其中四首都是之前从来都没唱过的新歌,肯定要提前认真练习一番。

“这几首歌,是真的费嗓子啊!”

唱完一首歌后,江澈轻咳一声,嗓子变得沙哑无比。

为了可以压好轴。

在这么高关注度的校园音乐节上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江澈可是准备了好几手王炸歌曲。

不过。

王炸归王炸。

就是对嗓子的负担有点大。

江澈扯得嗓子都哑了。

这时候,小助理章妙妙同学从门外走进来,手里端着一杯蜂蜜柚子水。

“江哥哥,润润嗓子吧。”

“谢谢。”

咕咚咕咚,江澈一口气把蜂蜜柚子水喝完。

嗓子果然舒服了许多。

顺手撸了撸章妙妙同学,心情美妙了不少。

“妙妙,我交代给你一件事。”江澈轻声开口说。

章妙妙双眼亮晶晶的,小鸡啄米般点头。

她这位小助理正式上任好多天了,江哥哥总算是交代给她任务了。

“江哥哥,你说,需要我干什么,无论是上刀山,还是下火海,我妙妙小助理都义不容辞!”章妙妙拍着小胸脯,信誓旦旦的保证。

江澈哭笑不得,“我这里又不是什么杀手机构,不需要你上刀山下火海什么的。”

“我想让你,帮我买一些东西……”

江澈从手机上,把一份购物清单发给章妙妙。

章妙妙看完购物清单后,眼睛顿时瞪大,

“江哥哥,要买这么多东西的吗?”

江澈耸肩呵呵笑笑,“对。你就按照我给你的清单买就行。”

“不要在意价格。物品的品质上,全都按照质量最好的来买就行。”

“在周末的校园音乐节开始前,务必要把清单上的这些物品买全。”

“收到!”章妙妙重重点头,“江哥哥,你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

“哦,对了,记得找上几辆大卡车,到时候需要把这东西,全都运送到学校里去。”江澈提醒了章妙妙一句。

章妙妙点头表示了解。

大眼睛炯炯有神,对江澈交代的这份任务很上心。

…………

转眼间。

几天的时间一晃而逝。

在苏汐前往燕京录制《天籁歌手》总决赛的时候,江澈和章妙妙两人也坐上了飞往青城市的航班。

这一次,有章妙妙在。

岚姐就没有跟着江澈一块来音乐节现场了。

而是陪着苏汐去燕京,给苏汐加油打气去了。

青城大学校园音乐节的时间是星期日。

江澈和章妙妙是前一天,也就是星期六晚上到的。

在青城大学大操场上搭建的音乐节舞台上,彩排了一遍。

不得不说。

作为一所

高校,青城大学是财大气粗的。

这次校园音乐节,虽然规模很小,但无论是舞台和音响,全都用的是国内顶尖设备。

主打的就是一个不差钱。

而且,这次音乐节,对学生是全免费的。

一分钱的营收都没有。

再加上江澈这些歌手们的出场费。

算下来,举办这么一次校园音乐节,成本就得小一千万了。

不过,对青城大学而言,一千万显然是个小钱。

这场校园音乐节,就是他们为学生们专门准备的一份福利。

要不在网络上。

青城大学的学生,已经被其他高校学生羡慕的质壁分离了呢。

…………

彩排结束后。

章妙妙捧着手机,小跑着过来。

“江哥哥,刚才岚姐打电话过来,说青城大学宣传处的那位白处长,想和你吃顿晚饭,你看……”

青城大学宣传处的白处长。

江澈倒是和这位在电话里交流过几次。

但现实里还没见过面。

青城大学是人家的地盘,白处长算是东道主。

再加上江澈对白处长有几分好感。

对于这个请客吃饭的邀请,便点头答应了下来。

在青城大学附近的一家小馆子里。

江澈见到了白处长,是一个略有些发福的中年男人,笑容温和,让人如沐春风。

和白处长一起的,还有青城大学招生办的主任,张主任。

“江老师,久闻大名,久闻大名。”

“不用叫我江老师,叫我江澈就行!”

寒暄两句之后,四人落座。

一道道特色的海鲜菜系上桌。

青城全国知名的沿海旅游城市,许多人大老远跑来青城市一趟,就是为了尝尝这边的海鲜。

“江澈,你是第一次来青城吗?”

“不是第一次了。我老家是鲁省的,之前陪着父母来过青城旅游过几次。”

“哈哈哈,怪不得听你说话,有几分鲁省的口音,原来是鲁省的老乡啊!”

正所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哈哈笑笑之间,几人之间的关系顿时熟络了不少。

“咱们,喝点?”白处长提议。

江澈舔了舔嘴唇,望着桌上的那一盘盘小海鲜,还是没有忍受住诱惑。

“那就喝点!”

海鲜配酒,越喝越有。

“服务员,来几杯,不……几桶扎啤!”

青城啤酒,全国闻名,尤其扎啤更是一绝。

炎热的大夏天,来一杯冰冰凉凉的扎啤,比在洗脚店被小姑娘按摩还要舒爽。

酒菜上齐之后。

白处长端起酒杯,和招生办的那位张主任一块,向江澈率先敬酒。

“来,江澈,我们兄弟俩先一块敬你一杯,这一杯,是真诚的感谢你!”

江澈的《起风了》和青春返航车票计划,给两人都带来了不菲的政绩。

现在总算是和江澈见面了。

敬一杯酒是理所当然的。

代表着两人对江澈的谢意。

见桌对面两位处长级别的人物同时向自己端起酒杯敬酒,江澈有点苦笑不得,受宠若惊。

作为在鲁省土生土长的孩子,家里的老爸又是县里酒店的大厨。

江澈对鲁省酒桌上的规矩还是懂不少的。

在鲁省,酒桌文化是很严格的。

别说是位置座次了,连鱼头朝那摆都很讲究。

至于酒桌上敬酒的规矩,那就更多了。

江澈虽然讨厌,但不得不接受。

今晚这场饭局。

按理来说,应该是江澈给青城大学的这两位领导先敬酒才对。

毕竟,白处长和张主任这两位,在华国的官员序列里,都是属于处级干部。

在学校里,一个处级干部可能不太显眼。

但在江澈老家的小县城,一个处级干部,就是食物链的最顶端了。

是别人想见一面都难的父母官。

可现在呢。

是白处长和张主任这两位,率先向自己敬酒。

把江澈给搞不会了。

推辞了一番推辞不过,江澈只能是无可奈何的,接受了两人的敬酒。

然后。

还没等江澈反应过来。

白处长又端起酒杯,对江澈开口,“江澈,我再敬你一杯,这一杯,是我单独敬你的。”

江澈:“???”

处级领导连着向自己敬两杯酒。

这场面。

要是让他那位沉浸官场数十年,一心钻研该怎么升官,在酒桌上怎么讨好领导的叔叔见到了。

估计得吓得说不出话来吧。

…………

………………

ps:兄弟们,求点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