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采蘋

紫禁城,翊坤宫。首发免费看书搜:看书屋

"不好了娘娘,大事不好了。"

周宁海急切的声音从大殿外传来,只见他一瘸一拐的飞快走进了大殿。

就快来到华妃年世兰面前时一不小心还摔了一跤,正好扑倒在年世兰脚跟前。

"毛毛躁躁的成何体统,到底是什么事不好了?"

华妃年世兰皱着眉头看着周宁海,语气不善的向他问道。

周宁海的性格一首都还算沉稳,从来没有如此失态过,年世兰心中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大将军……皇上免了大将军川陕总督的职务,贬大将军为杭州将军,并让他三日内就离京去杭州赴任。"

周宁海满脸焦急神色,语气结巴的说出了大胖橘对年羹尧的处罚。

"什么?!"

年世兰听后一下子就从软榻上站了起来,一脸震惊之色看着周宁海。

"哥哥难道是参与了敦亲王谋逆之事被皇上牵连了,不可能啊,哥哥应该不会和敦亲王同流合污才是……"

年世兰嘴里喃喃自语,大脑在飞速运转,她想到了敦亲王多次向她示好。

年羹尧上次在她面前还神神秘秘,隐约之间还说是在宫外有什么计划。

但不应该啊,年羹尧的性格年世兰最是了解,他不可能会支持敦亲王谋逆。

要是皇上真出了什么事,让她这个嫔妃又如何自处?

年世兰如何想都想不通,哥哥为何会被敦亲王给牵连到。

"娘娘,大将军并未被敦亲王所牵连,而是甄远道和瓜尔佳鄂敏等人联名上折参大将军。

百官一边倒都要皇上处置大将军,皇上是没有办法了,才贬了大将军的官职。"

周宁海听着自家娘娘喃喃自语,立刻开口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皇上没有生哥哥的气就好,本宫得想想办法替哥哥求情。

甄远道,瓜尔佳鄂敏!

本宫记住你们了,想置我们年家于死地,真是用心险恶。"

年世兰听了周宁海的话后真以为大胖橘是无奈之下才处罚年羹尧的,她对于前朝官员也没有什么办法。

但瓜尔佳鄂敏的女儿就在这后宫里,年世兰一下子就怨恨上瓜六了。

"那娘娘,我们该怎么办?"

颂芝在一旁开口问道,她也同样心急大将军的事。

但颂芝没有什么城府,想不出什么能够替大将军求情的好办法。

"周宁海,你去养心殿请皇上过来用晚膳,就说本宫病了,让皇上务必来看看本宫。"

年世兰眼睛咕噜一转,立刻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对周宁海吩咐道。

"奴才这就去。"

周宁海立刻领命,转身就去养心殿请皇上去了。

"颂芝,帮本宫卸妆吧,本宫要装出一副病怏怏的模样来给皇上看。"

年世兰又继续向颂芝吩咐道,颂芝立刻答应,扶着年世兰向内殿走去。

敦亲王谋逆之事一日之内就传遍了整个京城,弄得全城百姓议论纷纷。

有说敦亲王大逆不道的,又有说当今圣上昏庸无道的,什么样的传言都有。

大胖橘远在宫中,也不知道百姓们是如何议论这件事的,也不感兴趣外面的流言。

这几日他都很忙碌,敦亲王谋逆一下子就牵扯出了一连串的人来。

京城的防卫也有很大的问题,居然能让敦亲王真的把兵差点就带出了丰台大营。

这些问题大胖橘都要着手一个一个的解决,所以这几日他忙的的脚不沾地。

军机处的几个辅政大臣更是忙碌,特别是老十三怡亲王和老十七果郡王两人。

他们要负责带领刑部的人替大胖橘去抄家,别人去大胖橘不放心。

只有老十三和老十七跟着去,刑部的兵丁们才不敢中饱私囊,抄家出来的东西才能原封不动的都归属朝廷。

养心殿中,大胖橘俯首在桌案前,他的面前是像小山一样的奏折。

他正一本一本的批阅着,今天从早到现在大胖橘都没有休息过。

苏培盛看着是十分心疼,多次提醒大胖橘要休息一会。

大胖橘却只顾埋首处理朝政,哪里顾得上休息。

"皇上,翊坤宫的周宁海来了,说是华妃娘娘病了,想要请皇上过去看看。"

周宁海来求见大胖橘正合了苏培盛的意,皇上也该休息一会了,去翊坤宫看看华妃娘娘正好。

"华妃病了?病得严重吗,有没有请太医?"

大胖橘立刻抬起了头,看向苏培盛问道。

苏培盛真就被大胖橘给问住了,他哪里知道这么多细节。

"皇上,要不宣周宁海进来,您亲自问问他。"

苏培盛有些尴尬,开口向大胖橘提议道。

"快让他进来。"

"喳。"

苏培盛转头就去宣周宁海去了,周宁海就大殿外等候,很快就来到御前,跪在大胖橘面前请安。 "听说你们娘娘病了,请太医去看过了吗?"

大胖橘不等周宁海说话,就抢先开口询问道。

"回禀皇上,娘娘听说年大将军的事后就突然一病不起了,我们立刻就请太医来看了。

太医说娘娘是心神不宁,气虚郁结,需要静养。

娘娘念叨着皇上,想见皇上一面,这才让我来请皇上去翊坤宫用晚膳。"

周宁海低着头语气悲痛的向大胖橘说道,大胖橘听后心里反而不着急了。

刚刚他还以为华妃是真的病了,一听周宁海的解释大胖橘就知道了年世兰这是在装病给自己看呢。

什么心神不宁,分明就是知道年羹尧被贬官后想替他求情,在自己面前装可怜呢。

大胖橘太了解年世兰了,所以年世兰那点小伎俩,大胖橘一眼识破了。

"知道了,你先回去吧,朕还有奏折要处理,等晚点就去翊坤宫看华妃。"

大胖橘的语气又恢复了平静,对周宁海挥了挥手,让他退下了。

周宁海心中觉得有些奇怪,刚刚皇上都还挺着急自家娘娘的,怎么这会又变了?

但是周宁海也没有多想,只要今晚皇上去翊坤宫,他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周宁海行礼后转身离开了养心殿,苏培盛看着大胖橘的反应,也猜出来华妃娘娘这是心病。

但皇上似乎不打算给娘娘这副心药来医治,看来华妃想替年羹尧求情恐怕很难了。

夕阳渐渐落山了,天色也暗了下来。

大胖橘终于放下了手中的毛笔,今日的奏折总算是批阅完了。

大胖橘只觉得浑身酸痛,腹中饥饿,今天可把他给累到了。

"苏培盛,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大胖橘伸了个懒腰,开口向苏培盛询问道。

"回禀皇上,己经戌时三刻了。"

苏培盛看了看一旁的西洋钟,开口向大胖橘回答道。

"都这么晚了,难怪朕有些觉得饿了。"

大胖橘一看都快要到八点半了,天色都己经彻底暗了下来。

"翊坤宫的周宁海还在外面候着皇上呢,皇上是不是该去翊坤宫用膳了?"

苏培盛小心翼翼的向大胖橘提醒道,大胖橘下午可是答应了周宁海今晚要去翊坤宫的。

"你不说朕都给忘了,走吧,去翊坤宫看看世兰。"

大胖橘这才想起年世兰病了的事,从龙椅前站起了身,准备出发翊坤宫了。

"皇上起驾翊坤宫。"

苏培盛大声向殿外喊道,正在殿外焦急等候的周宁海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

紫禁城,军机处。

老十三怡亲王和淳郡王弘时也是刚刚从宫外回来,他们又去抄了一家官员的府邸。

这几日的连续抄家可把弘时给累得不轻,这还是他第一次替皇阿玛办事。

弘时尽心竭力不敢有一丝纰漏,怕丢了皇阿玛的脸面。

老十三看着弘时也满意的点了点头,这孩子虽然心思单纯。

做事却还算是认真负责,也还算是个有用之才。

弘时跟着老十三这几日也长了许多的见识,老十三会经常开口提点弘时几句,弘时都把这些话给一一记在了心里。

两人一前一后的走进了军机处衙门,现在己经很晚了,但军机处里自然灯火通明。

几个辅政大臣也都还没有回家呢,见老十三和弘时回来纷纷向他们打招呼。

老十三把今日抄家的记档交给了张廷玉,弘时则是向着老十七走了过去。

老十七果郡王和一个身穿碧绿色衣服的侍女在讲话,弘时刚走近两人,顿时就被这侍女娇好的容颜给吸引住了。

果郡王这才发现弘时过来了,立刻站起来和弘时打招呼。

"弘时,怎么现在才回来?"

弘时被果郡王的话一惊,这才回过神来,把目光从那女孩的脸上转到了果郡王的身上。

"哦,今日查抄了两家官员府邸,多废了一些时间。"

弘时老老实实的向老十七回答道,他和老十七的关系也挺好的,之前也跟着老十七了几天学习处理政务。

"弘时你也还未用晚膳吧,这些是嬛儿送来的点心,你也来尝尝。"

老十七笑着对弘时说道,顺手就把桌上的食盒给打开,食盒里放着好几种非常精美的点心。

"淳郡王也尝尝我们福晋的手艺吧,想不到你和我们王爷一样辛苦,到这个时候了都还未用晚膳。"

一旁的小侍女也开口向弘时邀请道,她的声音很是柔美动听,弘时听后顿时眼睛一亮。

"这位姑娘是?"

弘时有些不好意思的向果郡王问道。

"她是我的侍女采蘋,嬛儿让她进宫来给我送些点心。"

果郡王很随意的替弘时介绍道,弘时听后把采蘋这个名字暗自记在了心中。

"平日里都是流朱来给十七叔送吃食,却没想到十七叔身边还有采蘋姑娘这样的佳人。"

弘时的目光一首停留在采蘋身上,他也不知道为何。

自己在这个看上去年纪差不多和自己一样大的小姑娘面前,就会不自觉的心跳加速,忍不住会去关注她的一颦一笑。

"淳郡王缪赞了,采蘋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丫鬟,并不是什么佳人。"

采蘋对着弘时微微一笑,语气大大方方的开口说道。

"如今嬛儿在府照顾胧月,流朱和浣碧都要在一旁伺候着,所以就让采蘋进宫来送食盒了。"

果郡王微笑着解释道,甄嬛对他是真的体贴。

总是怕果郡王在宫中很晚都不用膳,甄嬛经常会让流朱进宫给果郡王送些吃的。

最近流朱要照顾小公主,就让采蘋来送了。

采蘋原是清凉台的侍婢,果郡王成婚后又跟随果郡王去了王府。

甄嬛见采蘋身世凄惨,也很是照顾她,平日里让她做一些轻松的事情。

采蘋容貌秀美,比起流朱和浣碧来都不遑遑多让。

浣碧一开始还对采蘋有些敌意,后来才知道采蘋是为了报恩才一心给王爷做侍女。

采蘋虽然对果郡王有些仰慕,但也没有男女之情。

浣碧这才对采蘋放松警惕,两人也慢慢成为了好朋友。

"侄儿都还未去王府给福晋请安,看看胧月公主,真是失礼了。"

弘时向着果郡王行了一礼作为赔罪,果郡王立刻制止了他。

"弘时要这么说就生分了,等过段时日空闲了,我就邀请你来家里一起吃顿饭,到时候你可别推辞。"

果郡王对弘时的印象还是挺好的,弘时性格单纯,对他们这些叔叔也都很尊敬。

"十七叔相邀弘时哪能推辞,到时候一定备上厚礼,去给嫂子请安。"

弘时笑着回答道,他的目光却一首留在采蘋身上。

"你要带上厚礼就别来了,十七叔可没钱回礼。"

果郡王哈哈一笑,开玩笑的对弘时说道。

叔侄之间聊得很是投契,只是果郡王没有发现弘时对采蘋的目光有异。

就连采蘋自己都没发现,她也没往那方面想过。

实在是她的身份与弘时的身份太过于悬殊了,淳郡王作为皇上的长子,和王爷一样都贵为郡王。

淳郡王身边什么样的女人会没有,哪能看上她一个小丫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