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富贵椰 作品

第58章 纵火犯就在你们之中!

青黛和木槿表示知道了。免费看书就搜:书群小说网

云清一跟着衙役来到城北应河府衙,京城有数十个当地衙门,一个片区一个衙门。

看着门口堵着的一片百姓。

什么情况?

宁小世子看见老大来了,连忙出来接应她,嘴上念叨着,“老大,你可算来了。”

云清一随着他进了公堂,指了指门口的围观群众,“这什么情况?”

宁小世子这才给她解释道,“这不是保卫战演练嘛,突然起火,我和无双将军就来彻查情况。我们去了案发地城墙,发现着火的城墙上有人泼了油的痕迹,这就说得通为什么城墙石砖砌的会着火了。”

火灭了之后,他和无双还特意留下来,在城墙上看了一圈。

云清一听着没毛病啊。

“这跟外面的百姓有什么关系?”她疑惑不解的眼神盯着宁小世子。

宁小世子接着说道,“问题就在于此次演练是由应河知府周元卓负责的,百姓们一听说要怪知府周元卓的罪,纷纷前来求情,说知府大人是不可能做出危害应河的事。”

说完,请老大坐上公堂之上的位置。

云清一看着公堂上的椅子,连忙摆手,“不不不,还是你自己坐吧。”

一个立下赫赫战功的无双将军,一个宁小世子,哪里轮得上她这个小官来坐。

宁小世子以为云清一是不好意思,也没在强求,只是让人搬了个小椅子坐在他旁边,无双将军则是站在另一边。

“应河知府周元卓,今日城墙失火一事,你可有什么想说的吗?若是知道什么实情,如实交代,本世子必定秉公执法。”宁小世子坐在公堂之上,手拿着惊堂木用力拍了一下。

地上跪着的男子,约莫西旬上下,岁月在他脸上轻轻勾勒了几笔,不深不浅,恰到好处。额头宽广,像是能装下万卷诗书,又或是世间沧桑,那几道浅浅的皱纹,不是岁月的刻薄,倒像是智慧与沉稳的徽章。

眼神里,既有不傲的锐利与不羁,又多了份历经风雨后的淡然与温和,看人时,就像老茶泡开,不烫手,却暖到心窝子里去。

身材嘛,既不臃肿也不干瘦,像是那种常年劳作与锻炼出来的匀称。衣服嘛,穿着官袍,却也干净利落。

“臣确实不知城墙上为何有油泼,下官失职,请世子责罚。只是此事与今日表演的百姓们无关,所有的罪责都由下官一人承担。”他说起话来,声音低沉又有磁性,每一个字都吐字清楚。

旁边的师爷一字不漏的记录着供词。

宁小世子眉头一皱,事情有些棘手。

他凑近老大耳边,低声说道,“老大,外面的百姓们都说不是知府周元卓做的,与他无关。可又查不出往城墙上倒油之人,这可如何是好?若是贸然把周元卓打入地牢,只怕会引起民愤。”

云清一把整个案件梳理了一下。

【搞了半天,这事是缺了关键性证据,也没有人证物证。没有监控,有的事情确实说不清楚。】

这还是吃了没有监控的亏啊!

宁小世子、无双将军听见监控,脑子里一首在想监控是什么意思?但听起来也不像是什么坏东西,不过从字面意思猜的话,似乎是一种监视的什么……

跪在地上的知府周元卓听见声音,身子抖了一下,头上的乌纱帽也颤抖了一下。

这……女子没有开口,却能听见她的声音,可真是天下奇闻,去请的时候说是神谕使者,这大兴什么出了个神谕使者职位?

系统附和:【是这样的没错,不管在什么时候,有时候若是没有监控确实说不清楚。】

云清一接着八卦着。

【对了,瓜宝,那你肯定知道今天这事儿是什么情况了?】

系统欢快的声音响起:【那是自然,瓜瓜可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纵火犯就在你们之中!】

云清一一整个大震惊。

别说云清一了,宁小世子、无双将军和知府周元卓也是震惊不己。

什么叫纵火犯就在他们之中?!

云清一看着现场的西人,她、无双、宁小世子、知府周元卓。

她、无双、宁小世子事发都在一块儿,那纵火犯不是只有知府周元卓了嘛。

【?瓜宝,你是说纵火犯就是这个知府周元卓?】

听见她的声音,宁小世子和无双将军心都提了起来。

知府周元卓冷笑了一下,什么无所不知无所不晓,都是骗人的鬼话,他自己有没有放火,他能不知道?

系统摇了摇头:【不是他,纵火犯是正在书写记录的师爷。他是隔壁梅江县知县的亲戚,受梅江县知县授意,在寒食节演练之时放火烧城,以此知府周元卓降职,他才有机会调过来做知府。而宁小世子他们缺乏的关键物证,在师爷的床下有一个木桶,正是他提油泼在城墙上的工具。目击证人也有,瞭望台半夜出来方便的士兵陈修,他其实见到过全过程,只是睡得迷迷糊糊没太在意。】

听见天音的话,宁小世子和无双将军对视了一眼,无双将军微微点头,从一旁溜了出去。

正记录的师爷,听见声音,手中毛笔的墨汁滴在了纸上,化成一团黑点。

而知府周元卓则是瞪大了眼睛,他怎么也没想到会是师爷,从他任职开始一首陪着他的师爷,为他出谋划策的师爷。

云清一松了一口气。

【吓我一跳,我还以为真是知府周元卓呢?我还说百姓都这么爱戴他,他没有理由放火烧城墙啊。不过他这么受百姓的喜爱,应该是个好官吧?】

系统点了点头:【知府周元卓的确是个好官,他从小就在应河长大,在应河还是县的时候。他本可以凭借他的才华谋别的更好的职位,可从小到大乡亲们对他都颇有照顾,他从小父母双亡,跟着祖母长大。

祖母年龄也大,所以周围的百姓对他们祖孙二人都很是照顾。他甚至可以说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读书也是私塾先生没有收他的入塾费,书籍也是其他学子借他或者送他的。

他考上功名之后,状元本可以任职从六品,他选择了县令为正七品,负责地方行政。

他就成了应河县令,任职第一件事就是上报朝廷,把应河的河道从中等河道扩大成运河,以供水上运货。也大幅度提升了百姓们的生活,上面拨下来不少银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