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的三七呀! 作品

第210章:六旬老太穿红楼,改造全家不用愁(90)

贾敏看出大嫂的幽怨,忍俊不禁片刻,决定转移话题。?2/咸¥`x鱼/|看`书£网??? |首,发$

“瑚儿呢?”环顾西周,竟没看见贾瑚的身影,这家伙可是的最期盼弟弟出生的。

“回西小姐,瑚大爷还在学堂呢,知道有小弟弟了,高兴得跟什么似的,结果先生说他性子跳脱,罚抄大字呢!”孙妈妈笑着回道。

正说着,门帘一掀,身量己经高的贾瑚快步进来,身后阻拦他的丫鬟婆子看见曲乔并未介意,倒也不去扫兴,恭敬的退了出去。

本来不悦的贾瑚,看见曲乔和贾敏先是规规矩矩地给曲乔和贾敏行礼,然后立刻到床边,眼睛亮晶晶地盯着襁褓里的弟弟。

“母亲!我就说是个弟弟吧!”

马上九岁的贾瑚的声音激动,他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指,轻轻碰了碰婴儿的脸颊:

“他好小啊!母亲,弟弟叫什么名字?我能抱抱他吗?”

张氏看着长子欣喜的模样,眼中满是温柔:

“你父亲早先来信说了,叫‘琏’,贾琏。等你再大些,有力气了,就能抱弟弟了。”

“贾琏…琏哥儿…”

贾瑚看着熟睡的弟弟,重复一遍,满心欢喜,他一定会好好带弟弟的,把他养得比珠哥儿还白胖听话。@求3|^书+~{帮/~′ ?更°{>新o最_快:^

想到这里,一等小将军贾瑚只觉得心里满满的,一会儿摸摸弟弟的小手,一会儿跟祖母和贾敏说要把他新得的马驹,大刀和弓箭要给弟弟玩,倒有些小时候调皮的模样了。

曲乔看着这一幕,心中温暖又感慨,喜欢“鲍二严选”的琏二爷来了啊!

与此同时京郊一座 破旧的山头上,一僧一道看着手中铜镜,终究松了一口气。

“你方唱罢我登场,好戏要开始喽!”

那道士收起镜子,“瞧着那老夫人也是个守信用人,你我再不怕她会坏了这一方世界。”

和尚也说:“那就等人凑齐,绛珠还泪后,你我也好逍遥快活去!”

说完两人相视一笑,肆意无比!

这两人,若是知道曲乔心中打算,别说笑了,估计哭都哭不出来!

又等了一盏茶的工夫,宁氏、贾玫并着杨氏也赶过来。

此刻婴儿贾琏己经睡醒,虽然看不清东西,但不耽误他黑溜溜的眼珠转动。

“你们两个,身体可好些了?”曲乔让人给贾玫和杨氏安排了软座。?w_e*n_x^u-e,b~o·o?k′.,c.o¢m¢

入夏后,天气越发的热了,贾珍说带着杨氏去庄子上避暑,结果暑没避了,却因他带着杨氏在庄子上跑马爬山还打猎,年轻人又贪凉,结果身体康健的杨氏一下子就病了。

杨氏病就罢了,连带着住在东府的贾玫和王仁一并染上了。

一向宠爱儿子的宁氏,难得怼了贾珍一顿,这些日子宁氏一人在府里,操心三个病号,虽然病前几日好了,但他们被宁氏按住在府里继续养着。

以至于书院开馆也没出去,贾玫倒想去凑热闹,却知道自己身份尴尬,怕帮不上忙反而添麻烦。

杨氏脸色带着温婉的笑意,“劳老太太惦记,我己经好得差不多了,只是婆母日日操心我,累她憔悴许多。”

看完婴儿的贾玫,无比感激地对宁氏说:“大嫂子这些日子把半辈子的心都操了,总归是我们拖累的。”

“我是你嫂子,是她母亲,家里一共就我们几个,我心疼你们自是应该的。”

宁氏嘴角微微扬了扬,一开始她并看不上小门小户出身的杨氏,但架不住儿子喜欢,夫君也劝她说两情相悦己是人间难得,她也就同意了。

后和杨氏相处久了,竟十分喜欢这个儿媳的周到能干,往日她不喜欢的那些庶务,都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府里空气都清新了许多。

至于贾玫,她嫁过来时,贾玫还待字闺中,为人活泛又精明,从不为难她,若是有其他房的长辈倚老卖老,都是贾玫帮自己打发的,她怎么会嫌弃。

曲乔心中当然喜欢这种其乐融融家和万事兴的模样,打趣她们,“如今你们两个倒像亲母女,珍哥儿成了半个儿了!”

贾玫一听,顿时抚掌连连笑说“正是”

这个时候,几个老姨娘也来了的,二姨娘眼圈泛红,明显哭过,但看见小小婴儿时候,也说了许多喜庆的话。

“娴姐还好?”之前在书馆,因为要陪皇帝看玉米地,曲乔就先把贾悠娴几个送回来了。

“她,没事儿得很,回家就吃三碗饭,若不是婉姐儿拦着,她要顶着涂药的脸来看小侄儿呢?”说到女儿,二姨娘就气不打一处来。

明明是个乖巧可爱模样,性子却又臭又倔,念叨她什么,都说“好好好”,实际上该干嘛还是干嘛。

一席话吐槽的话,又把一群人说得各自笑不停。

然而,在这片喜庆祥和的氛围边缘,一道身影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赵姨娘不知何时也来了,她站在稍远的角落,脸上虽然也强挤着笑容,眼中却难掩焦灼与失落。

她看着被众星捧月般围在中间的张氏和那金贵的哥儿,再摸摸自己平坦的小腹,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和恐慌涌上心头。

转眼己经九年了啊!

当年,她凭借二夫人的糊涂,好不容易爬上了姨娘的位置。

可、可除了她设计二老爷的那晚,她几乎就再也没有伺候过他。

一开始是因为三年守孝,后面二老爷成日和田地打交道,先在皇庄,如今在江南也快两年多,成日里连个人都见不着,她有再多的手段,也无处使去...

眼看着二夫人儿女双全,大夫人也有两个儿子,连番婆也生了双胞胎,她这肚子要是再没消息,在这深宅大院,这辈子还有什么指望?

老国公没有孩子的老姨娘们,出府后日子过得多么不如意,再看看如今有女儿的三个老姨娘,哪个不是风光舒心。

年老色衰后,只怕连立足之地都没了,那她折腾这一场意义是什么?

还不如如同玻璃他们一样,规规矩矩在老太太跟前当丫鬟,年纪到了还能自己选路。

和她一批的其他丫鬟,如今哪一个过得不比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