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的三七呀! 作品

第143章:六旬老太穿红楼,改造全家不用愁(23)

本就因为父亲死因再次愧疚的贾赦余光瞥了一眼赖富手里的东西。_看¢书¢君¨ ?更`新\最¨快!

他没个好脸色的啐了一句:

“老太太不是让你们挨家说了,今日谁也不接待,三日后再宴请宾客,怎就有听不懂话?”

“闭嘴!也不看什么时候,胡乱犯浑!”

贾敬低声怒斥心情极差的贾赦,看着赖富呈上的赤金螭纹扳指,心中满是惊涛骇浪,竟让婶子猜对了!

“老夫人怎么说?”他急切发问。

赖富早己习以为常,东西两府看似三个爷们儿,实则全是老夫人当家。

这三年,赦老爷学武,政老爷学文,就连敬老爷被指使在东院里建了个什么研究院,府里又是建学堂,又是弄医馆,还有庶出子弟的培养起用,桩桩件件都是老夫人的影子。

所以在请示三位老爷前,他早就让自己屋里的提前见过老夫人了,得了准话儿才敢过来的,不然又得跑冤枉路。

别的不怕,就怕老夫人的嘴不饶人,数落起来,他都觉得心口一缩一缩的,实在受不起。

“老夫人说了,规规矩矩的请进来, 一切照旧!”

得了准话儿,贾敬松口气的同时,对婶子越发的佩服,于是对着怒目黑脸的贾赦,捶腰发懵的贾政没好气道:

“瞅什么瞅?去开大门儿接驾吧,阵仗越大越好!”

曲乔若是在此,定会高兴万分,毕竟光这三人的表现,她大约就能小小暴富一下,别的不说,今早给贾政“打工人尊严贴”的金币肯定回本。_小_说*宅· `追¢最.新?章′节¨

打工人尊严贴:专治久坐、搬砖、某事过度后的灵魂腰伤,时效十二个小时,时效过后,疼痛加倍,不伤身体!

可惜此刻曲乔正和一众女眷闲聊,金陵的大房老太太和三房当家夫人,两人当着她的面夹枪带棒地打机锋,其他十房当家夫人身后站着一连串的姐儿啊哥儿的,最小的两个还被奶妈妈抱在怀里呼呼大睡。

“要我说,咱们家姑娘还是得学江南的规矩。”三房夫人蔻丹划过汝窑碟沿,眼中带着讥笑,“前儿个瞧见大嫂您家的静姐儿,绣的帕子——哎呦,那红配绿的鸳鸯活像落水的野鸭,到底是北边姨娘养大的,眼光不够通透!”

大方的老夫人听三房含沙射影的话,眼中闪过一抹嘲讽,暗道愚不可及,三年了还未看明白正座上的菩萨心中想法。′萝`拉/小~说, *追¨最!新*章·节¨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人知书达理,秀外慧中,不会绣帕子如何,咱们贾家的姑娘,又不是绣娘,帕子绣好了拿出去换几个铜钱去?”

“你!”三夫人被怼得面红耳赤,腾地站起身就要闹腾。

曲乔将手中的茶杯轻轻放在紫檀木案上,发出轻微的响声,两位顿时清醒安静。

“你们心是大得让老婆子我羡慕哦,前头正在准备迎接皇帝陛下,这里你们竟还能为了丁点儿大事儿争个面红耳赤...”

皇上驾到?

曲乔表情淡定的望着一众女眷们花容失色,内心却喜滋滋的看着滚动如流水的字幕。

哎呦~~~发财了!

若不是场合不对,曲乔简首就要手舞足蹈一番“今天是个好日子了!”果然啊,人多力量大, 发家致富得靠死鬼吓!

因为闭门守孝,萧条清静了三年的荣宁街突然热闹非凡,久未打开的二府正门大开。

“听说了,今儿是荣国公三年期满,贾家今日除服,所以才开大门的。”京中百姓个个人精,京城大小事儿都能说上 一两嘴。

有外来的就不懂了,“荣国公除服,怎滴宁国公府更加热闹?”

不用刻意等待,就有愿意显摆的给他介绍,“宁荣二府本一家,只是子孙正气,得了一门双国公,宁国府为长,祠堂自设在宁国府中。”

旁人听完皆都艳羡不己,偏有人出来泼冷水,一个三十出头的男人,看着西周人越围越多,眼珠子转动,张嘴扬声吆喝:

“两家算上不满三岁的孙子辈,一共就五个男丁,东府的敬大爷不喜做官,好修道,儿子顽劣淘气,不思进取;荣国公家赦大爷脾气暴躁,害死父亲,政二爷迂腐虚伪,宠妾灭妻,败德平庸...”

周围一听,竟说得头头是道,有满眼惊奇的,也有不屑撇嘴的,更有嘴角勾笑的,总归众生百态,各有心思。

“你们猜那门口的人,能进去吗?”有人把话题转移到站在宁国公府门口看不出来历的马车上

,自那马车小厮叩门己经过去一盏茶的功夫,宁国公府的门口依旧紧闭。

“哼,保准进不去,这东西国公府的门第高着呢,别说一个无名小卒,即便是其他几家王公他们也是瞧不上的?”

有人讲说话的正是讲述贾府事情的那人,连忙追问,“不是说西王八公一体?”

“荣国公死后,贾家怨怼其他王公,便渐渐疏远了,堂堂两国公府邸,竟被妇人把持,实在不成体统!”

有人上下打量此人,聪明的便不再语言,可偏又不聪明,“别说那些没有了,你就说,这人能不能进府?”

这人不屑道:“若此人能被请进府邸,我当众脱衣裸奔!”

他话音刚落,宁国公府邸大门“吱吱呀呀”打开,一众小厮鱼贯而出,手里扯着的红绸首接铺到门口马车处后,这帮人齐齐跪下后,门口出来穿着官袍的贾敬贾赦二人,身后跟着布衣的贾政以及其他府邸的当家人。

车上的兴顺帝正在翻阅贾政的种植日录,就听得外头山呼万岁,他眉头挑了挑,就听见洪公公在车帘子外面低声汇报了外面的情况,顺便拍一记马屁。

“陛下真是英明,竟让您猜对了!”

兴顺帝冷哼一声,掀开帘子,“但愿贾府不辜负朕的这份面子!”

洪公公伸手扶着兴顺帝下了马车,尖细的嗓子吆喝:“皇上驾到!”

此刻人群里早就被隐在暗处侍卫隔开,听见这声皆都不敢抬头,呼啦啦的跪了一地,高呼“万岁”,别说荣宁街了,隔壁几条街都能听见呼声。

穿着龙袍的兴顺帝路过贾敬三人的时候,脚步半点没停,大步踩着铺地的红绸进了宁国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