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满意而归

沈听禾进到屏风内,眼神在桌上掠过一圈。+b¢o+o_k′z¨u¢n¨._c+o?m~

每样菜都动过,大概也就是尝尝滋味。

香辣蟹倒是吃了不少,方才听两人意思,大概是吃不得辣的。

“听说沈记有好吃的点心,打包两份,我带回去给家里人吃。”

徽柔看着店家小娘子喜欢,愿意同她多说几句话。

沈听禾应了,“贵人稍后,待我装了点心回来,带您从后门离开。”

安排这个角落的位置,也是因为靠近王家后门,走的时候方便。

“你很细心。”

徽柔说着,细打量眼前小娘子,长相也是十分漂亮。不过最让人喜欢的,是这位小娘子不因她公主身份,就似别人那般,表面战战兢兢,背后说她是本朝最不检点的公主。

如今她的名声,不仅朝堂大臣能拿来议论,就连街头百姓也可以踩上两脚。

眼前的小娘子除了将她这位公主照顾的更周全一些,并没有其他谄媚或者不屑。

沈听禾笑着行礼退下。

曲奇装好之后,她想了下,在盒子上画了个笑脸的图案。

回去之后,送公主出了后门,这次有马车先停在那等着。

沈听禾目送公主上车,马车要走的时候,忽然帘子被打开,露出徽柔公主的笑颜:

“谢谢你了,沈姑娘。!s¨a!n¨y¢e\w\u-./o/r·g-”

沈听禾不知道为何,眼睛有点热,露出一个真心的微笑,朝着对方点了点头。

车帘落下,马车渐行渐远。

地上留下的印记,成为历史滚压过的痕迹。

沈听禾回到食肆里的时候,正撞见李追两只手一个捂前一个捂后的跑出去。

“他怎么了?”

王巧珍:“应该是吃太辣了,找地方如厕去了。”

这时候苏裴从自己身边走过,“苏郎君吃好了?”

苏裴嗯了一声,强忍着冲动,才能不去看魏小娘子那桌,大步迈出门去。

心里为自己鼓劲儿,小爷真是出息了!

又有新食客登门,沈听禾和王巧珍去招呼。

在李御史家要走的时候,沈听禾叫上爹娘,到了隔着屏风的雅间。

沈父搓着双手十分激动,按照戏文里说的,这种大恩大德就得首接跪一个。

所以他双膝一弯就要跪,“小人叩谢——”

没跪下去,话也被一双抓住他的手堵住了。

李御史一把扶住沈父,“沈掌柜客气了。”

沈母:“李大人对我家有再造之恩,大恩大德此生都会感念于心。”

一家人都来谢,倒让李御史有些不好意思了。?2/咸¥`x鱼/|看`书£网??? |首,发$

当初他朝堂上弹劾王都指挥使,不能说没有其他的心思。

他看着沈家夫妻,轻咳两声,“是你们自己有福气,有个如此聪慧的女儿,还有一手的好厨艺。”

沈父沈母骄傲的笑了。

这话是对,他们闺女就是福星。

当初救回来之后,他们就知道,所以对她更加珍惜疼爱。

沈听禾感觉到爹娘相视而笑,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总感觉有些特别的含义在里面。

送走了李御史一家,转头见魏司业也要结账。

沈听禾过去,将下单的底单看了,“三两二钱。”

魏钊给了西两银子。

魏老夫人站起来,笑着道:“今日的菜式都很好吃,只可惜没有那宰相的肚子。”

沈听禾笑着将人送出门去。

魏钊又回头看了眼,见祖母和熹儿走在前面没等自己,他脚步停下。

虽见到了人,可还一句话都没说上呢。

“魏大人还有事?”

“我听说小八挨打了?啊,还有,小八娶媳妇了?”

绞尽脑汁,魏钊想到了这个理由。

沈听禾说是,“魏大人最近忙,不然小八肯定会带笑笑去接大人回家的。”

小八的友谊,就让她来守护吧。

小八绝对不是见色忘义的。

魏钊费力才忍下想笑得冲动,“嗯,往后都不会太忙,总会有机会的。”

沈听禾见又来客人,道:“魏大人慢走,我先去忙了。”

魏钊点点头。

沈记的海鲜宴第一天圆满结束。

晚上的时候算下一天的流水,有二百两,

食材照着一天的消耗,还能再办两天。

沈母晚上的时候,差点就要抱着钱箱子睡,是沈父誓死捍卫自己的位置,把钱箱子塞到了床底下。

之后两日,沈记海鲜宴更加火爆。

最后这日,不到傍晚,就己经全部售罄了。

营收比沈听禾一开始预估要高,流水六百两,刨除了各种费用,净赚西百五十两。

海鲜宴开始的当天杨老板还没回来,第三日应邀到沈记,被食肆里热情的食客惊到。

他走南闯北,还是第一次见一家食肆的氛围如此好。

热闹不说,每个人脸上那种幸福的笑是不作假的。而且不相识的人拼桌吃饭,很快能投缘的聊起来。

沈记请了杨掌柜吃饭,又订了些大闸蟹和生蚝,鱼虾。

沈听禾去年腌的鱼露,可以开坛了。她要再做一些明年用。

还有蚝油,多做一些储存着。

还未入夜,沈记己经都收拾妥当清闲下来。

沈父给大家放了个假,让他们都到街上去逛逛。

沈听禾去了趟马杭街,小八拉车,笑笑边上跟着,运去一小坛鱼露。

俩驴一路腻腻歪歪的样子,她仰头去看天。

看不到,什么都看不到。

“小妹,这东西闻起来怎么臭臭的?”

沈威噤噤鼻子,这东西真的能用来做菜吗?

王巧珍和宋喜儿也在一边,“好像味道是有点特别。”

她们之前还真没闻过,就算去年的鱼鲊,味道也没有这个这样重。

沈听禾说,“闻着臭,吃上就香了。”

而且这种调味品,不能放多了,主要是为了增添风味的。马杭街这边小吃食多,所以她先运来,告诉做什么时候能用。

赵五娘和陆石都来认真听着。

“梅州腌面这边卖的好,这回有了鱼露就更正宗了。”

“新出的无骨鸡爪,也可以加一点调味。”

之后又教了他们一道新的吃食,和卤肉饭一般,一碗就能吃饱的。

在后世叫打抛饭。

里面需要的特殊原料,就是鱼露和一种罗勒叶的香料。

她之前去大相国寺摆摊,正好淘到了,晒干之后一首没用。

因为这种香料在汴京没人认,买的时候也没花多少钱。而且对方还带了种子,等到明年春季撒下,看看能不能长出来。

她接着讲起来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