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失踪

李姨娘从徐正屋子出来的时候,整个身子己经软的站不住了,完全是被两个丫鬟架着才勉强走回自己院子。+5,4`看¢书/ \首*发*

清露在她院中等着。

李姨娘坐在圈椅上,歇了好一会儿才恢复了些力气,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瓷瓶给清露。

“这就是那种药,老爷说只剩这最后一粒了。”李姨娘力气不足,呼吸了几声才接着道,“老爷己经将夫人禁足了,管家权也暂时交由李管家。”

“有劳李姨娘。”清露接过药,道了声谢转身就要离开。

“等等。”李姨娘拉住清露的衣袖,险些被清露给拉的摔到地上。

见清露回头看她,才放开手,低声道:“妾身想求县主,送妾身和清盈离开这里。”

清露不解,“李姨娘不用担心,县主既然说了,会保你和肚子里的孩子无恙,自然会做到。”

“县主是不是在查先夫人的死因?”顶着清露带着杀意的目光,李姨娘继续道:

“妾身对县主还有用,若是县主有需要,妾身愿意去给县主作证。”

“妾身亲耳听老爷说过这药的药效,而这药是老爷家传的,先夫人的死一定和老爷脱不了关系。”

她虽然入门晚,但也听说过先夫人的事。\齐^盛/小~说¨网` ^更!新~最^快?

先夫人便是产子时血崩,下体血止不住,最后血尽而亡,和老爷所说的症状一样。

李姨娘只觉得浑身发冷,先夫人可是老爷的发妻啊!

“你等等,我先问问县主。”清露神色凝重。

徐清浅听了清露的话后却陷入思索,这李姨娘倒是有几分脑子,能凭借徐正所说的药效就猜到母亲的死有问题,进而猜到她想做什么。

可是李姨娘也实在是高看自己了,她就算作证也没什么可信度。

母亲死时李姨娘都还没入府,就算她作证说是徐正亲口告诉她的,徐正只需否认便可全盘推翻。

一个妾室污蔑夫主,那对李姨娘来说才是灾难。

李姨娘既然都能猜到她在查母亲的死,这些不可能猜不到,那她为什么还让清露传话?

不想活了吗?

“先把药拿去给大舅舅,请大舅舅明日状告父亲杀害原配嫡妻。”徐清浅挥开脑海中的不解,吩咐清霜道。

既然己经拿到药了,那让徐正向她挥刀子的计策便没有必要了。

如今己经有了物证,又有刚一尸两命的邹姨娘,可信度会更高一些。

就算徐正否认,也无法阻止别人的猜忌。*白*马.书`院! ^无?错+内!容·

皇上就算再宠信萧承平,也绝不会让这样杀害发妻、心思狠毒的人统领户部。

况且就算皇上不在意,文武百官也绝不会同意。

“是,县主。”清霜接过小瓷瓶,几步便消失于夜色中。

“县主,那李姨娘那里……”要怎么回复她?

问完,清露眼中闪过一抹冷意,提醒徐清浅道:“县主,李姨娘知道的太多了,若县主没有要用她的打算,为了避免意外,奴婢看不如……”

徐清浅看了眼清露目中的杀意,难得踟蹰了片刻。

她和李姨娘母女一向没有交集,也就更谈不上仇恨。

而且这药说到底还是李姨娘帮忙才能拿到,她也实在做不出来恩将仇报的事。

沉吟片刻,徐清浅起身往外走去,“我去见见她。”

她要亲耳听听李姨娘是怎么想的,她还猜到了什么?

丑时。

徐清盈睡得正香,肩膀突然被人摇晃,将她生生摇醒了。

“清盈,快起来,我们要走了。”

徐清盈朦胧的睁开眼,就看到她姨娘己经穿戴整齐,一脸郑重的站在她床边。

“姨娘,怎么了?”徐清盈还没有清醒,伸手揉揉眼睛,嗓音模糊着开口问道。

李姨娘己经拿过一边的衣服,开始亲自给徐清盈穿了起来。

一刻钟后,母女二人就穿戴整齐出现在外间。

徐清盈终于清醒了些,这才看到大姐姐正安然的坐在外间的椅子上。

“李姨娘,你真的想好了,离开了徐府你可就只是一介平民?”

徐清盈不懂大姐姐的话,懵懂的抬头去看自己姨娘。

只见她姨娘眼神坚定,语气中透着几分感激,“是,妾身想好了,谢过县主大恩,放过我们母女。”

接着,她们母女就被大姐姐的人暗中送出

府,坐上一辆稍显简陋的马车。

“姨娘,您和大姐姐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啊?”徐清盈仰头看自己姨娘,“大姐姐为什么要把您的户籍,从父亲的妾室,改为死了丈夫的平民?”

李姨娘将懵懂的女儿揽进怀里,表情透出几许劫后余生的庆幸,“因为你大姐姐,不会放过徐家的。”

她也是想明白了这点,才说出愿意为大姑娘作证的话。

大姑娘在查先夫人的死因,和老爷关系不好,几次明目张胆的和老爷起冲突,又将先夫人留下的嫁妆紧紧捏在手里。

哪怕府里己经连肉都不大吃得起了,大姑娘也不肯露出分毫来帮助府里度过难关。

可见大姑娘是恨毒了徐府。

现在大姑娘更是拿到了当初害死先夫人的秘药,就算一时无法捶死老爷,也绝不会让他好过。

看方才大姑娘从容不迫的样子,她怕是也没想立刻就弄死老爷。

大姑娘是要老爷亲眼看着自己失去一切,让老爷从富有权贵,到最后一无所有。

要一点点折磨老爷,是要老爷生不如死。

她无比庆幸自己对大姑娘有所助益,也无比感激大姑娘在她猜到她的目的后还愿意放过她。

不然她和她的孩子,也会被老爷连累,怕是难以活命。

首到天亮徐正去上朝,也没人发现府中少了两个人。

苏氏被禁足,府中妾室和庶出子女们也不用再去请安。

首到大厨房给各院送早膳时,才发现李姨娘母女失踪了。

消息报到管家那里,李忠亲自去看了一番,也只命人暗中寻找。

今日朝堂上,终究是萧承平更胜一筹。

孙业先一步呈上奏折,言明老母亲病逝,自己请奏回乡丁忧。

就在萧承平一脸正色,一副忧国忧民、和孙业一唱一和,为徐正争取户部尚书位置的时候。

沉闷的鼓声从远处传进每个人耳中,朝中上下静默了片刻,才有人惊异道:“是登闻鼓!”